中越战争加剧了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邓小平一直在说对越作战是在教训东方的古巴,这话听着话里有话。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让美国和苏联跟1979年时的中国和苏联一样,差一点兵戎相见。苏联人在1962年被迫在美国的压迫下让步,赫鲁晓夫不到2年就被勃列日涅夫搞下台。但是赫鲁晓夫还是强迫肯尼迪作出了决不入侵盟友古巴的保证,而且永远免遭越南那样的军事打击。而勃列日涅夫则让自己的盟友越南被打得皮开肉绽,自己却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尽管中国的力量比美国弱得多,但是邓小平短平快的行动比肯尼迪破釜沉舟的恫吓让苏联栽的面子更大,苏联在全世界面前遭到了更严重的羞辱,所以中越战争对苏联的打击程度远远超过古巴导弹危机,它不仅损害了苏联在全世界的声誉,而且加深加快了东方阵营内许多小伙伴的离心步伐。可惜的是世界媒体对中越战争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如古巴导弹危机。

中越战争后苏联阵营里第一个反叛者是埃及。1978年9月,萨达特与贝京在美国签署了戴维营协议,答应与以色列结束战争状态,和平解决争端。由于国内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反对,苏联的强大压力,萨达特没敢如约在3个月后签署正式的和约。但中越战争后萨达特的胆子就壮起来,1979年3月26日就与以色列签署了正式和约,埃及毅然决然地背叛了整个阿拉伯世界和苏联,与以色列结束了30多年的战争状态,美国立即慷慨地给予大量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虽然萨达特2年后也被刺杀,但这丝毫不能改变埃及已经加入西方阵营的现实,苏伊士运河这个战略要地牢牢地进入了美国的掌控中。

紧跟着埃及反叛的是阿富汗,1979年9月,受中越战争及埃及成功反叛的影响,阿富汗政府内亲美的阿明干掉了亲苏掌权的塔拉基。但是阿富汗的地理位置不如埃及,她紧邻苏联,所以阿明的反叛引得苏联在同年12月27日出动10万大军进行干涉,推翻了阿明政权。苏联的过激行为被外界认为是对越南遭受中国攻击自己支持不力的一种补偿,也是防止阿富汗变成第二个埃及。从阿明闹出动静到苏联出兵,中间间隔了3个月,远远超出邓小平对苏联军队反应速度的估计,但是无论如何,苏联在阿富汗跟在越南一样误判了形势,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全球力量对比正向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快速发展。美国人不失时机地迅速采取行动,给阿富汗的反苏游击队提供大量的金钱和武器,这些援助没过多长时间就让苏军在阿富汗陷入泥沼。

苏联在越南、阿富汗的接连失误很快引起了全局的被动和战略性危机:在西亚,苏联失去了将更重要的伊朗拉入阵营的绝佳时机。本来在中越战争爆发前6天,紧邻苏联的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列维国王,如果苏联人抓紧时间拉拢,霍梅尼很可能倒向苏联。那样的话苏联进入印度洋、波斯湾更容易,比走阿富汗近得多。但由于中越战争及阿富汗战争的掣肘,苏联人始终没有时间对伊朗采取行动,结果美国人抓紧时间武装萨达姆。1980年9月22日,萨达姆在美国的挑唆下向伊朗全面进攻,挑起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奇怪的是苏联对脱离美国的伊朗不仅不支持鼓励,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向着伊拉克。两伊战争经过几次拉锯后,终于向不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拉克教训了背叛的伊朗,同时有效吓阻了阵营内其他还想背叛的小伙伴,而苏联不仅失去了与中东大国伊朗结盟的机会,也失去了借道伊朗南下印度洋、染指波斯湾石油的可能。

在苏联心脏的东欧地区,苏联对阿富汗、越南的大量投入以及之前在世界其它地区的无限扩张,不仅让苏联人民苦不堪言,也让经济基础本就薄弱的东欧各国雪上加霜。最不安分的波兰最先起来发难,1980年8月14日,波兰爆发全国性的罢工,抗议物价飞速上涨,格但斯克造船厂的电工瓦文萨组织了东欧历史上第一个反政府的政治团体——团结工会,专门跟苏联作对。勃列日涅夫一连撤换了两任亲苏的执政党总书记,并调50万大军到苏波边境集结。波兰可不象越南那样非要用鸡蛋碰石头,闹腾到1981年12月13日,新上任的雅鲁泽尔斯基拘禁了瓦文萨,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这虽然避免了苏联的军事干涉,但是波兰与苏联之间的裂痕已无法弥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光波兰,整个东欧对苏联的离心倾向都越来越明显。

在远东的中越边界,勃列日涅夫并没有象赫鲁晓夫在古巴导弹危机后那样成功,邓小平等看到苏联在阿富汗、中东和东欧都陷入了危机,准备给越南“第二次教训”。越南被迫在北部边境维持了一支近100万人的大军,防止1979年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以越南那样的小国保持100多万的正规军后果不堪设想,庞大的后勤工作就让越南几乎没剩什么劳动力,越南少得可怜的那点儿重工业在中越战争中又遭到全面摧残,所以只能全靠苏联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苏联每天给越南的援助在200~250万美元,这也让苏联不堪重负,而且大批苏联的物资都要经过海路、空路的长途运输,惊人的运输成本和损耗当然也得苏联割肉。再加上越南专业技术人才几乎为零,越南北方本已非常薄弱的基础设施在中越战争中又遭到全面摧毁,所以大量先进的苏联援助在偏远的中越边境根本施展不开。

邓小平明白在中越边界打仗比在中苏、中蒙边界直接跟苏联人对抗更能有效地打击苏联,而中国一方的战争成本和风险都降到了最低。1980年10月,中国人夺取了有争议的罗家坪大山。1981年5月,在广西和云南方向几乎同时又夺取了法卡山和扣林山。越南的反击都遭到失败,伤亡超过中国的5倍。1984年4~5月,中国人又攻取了老山和者阴山,越南实在无法承受,被迫以全国、全军之力在地形不利的老山跟中国人展开大规模的争夺。越南这样的小国打正规阵地战本来就非常吃亏,再加上中国军队经过彻底改革战斗力已今非昔比,而越南军队则完全丧失1979年本土作战的优势,所以越南人在老山承受了比1979年还要悲惨的战斗。而邓小平则在筹划空地协同、导弹攻击、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模式,准备开辟第二、第三个老山战场。1988年更是在南中国海把冲突从陆地扩大到了海洋,准备派海军攻取越南中部的昏果岛,从海上掐断贯通南北的越南铁路交通大动脉。

中越边界战争至此完全成为套在越南人脖子上的枷锁,但是苏联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越南垮台,她为越南付出的血本太多,中越边界战争因此也成为苏联不断淌血的深深伤口,只要她继续支撑越南,血就会没完没了地继续流。

在柬埔寨,波尔布特借助中越战争及中国源源不断的援助死灰复燃,在柬埔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继续跟越南人进行着他创造的那种残酷的作战,稍有不利中国人就会在北方搞出动静。越南在柬埔寨的10万大军始终不能给红色高棉象样的打击,双方很快也陷入谁也吃不了谁的烂仗中,越南死不撤军,波尔布特死不改悔,相互在仇恨中死扛着看谁更能挨揍。越南在柬埔寨的战争消耗也是全靠苏联,虽然柬埔寨的战争规模远远小于中越边界,但它仍然成为苏联躯体上不断淌血的另一道伤口。

在地中海东岸,苏联在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拥有的某种优势在埃及反叛后被从根本上削弱。1982年6月,以色列无所顾忌地发动第五次中东战争,出动10万大军攻进黎巴嫩,黎巴嫩、巴解组织、叙利亚相继战败,苏联在中东好不容易扶植起来的力量遭受了一次全面的摧残。第五次中东战争、两伊战争与阿富汗战争一起,让苏联在整个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威信扫地,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影响几乎完全丧失,而西亚和中东这一世界的能源中心从此又重新回到美国的掌控中。

在非洲,苏联的处境也越来越不妙。本来,苏联人1975年借助越南战争的胜利在非洲大陆进行了成功的渗透,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都建立了比较稳固的亲苏政权。但是中越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以后,原先不想作为的美国在里根上台后信心大增,开始在非洲大陆进行大规模的反击。美国人用大量的资金和物资不遗余力地支持非洲大陆上的反苏势力,原先毫无悬念的安哥拉、莫桑比克内战,突然之间变得猛烈而又旷日持久,埃塞俄比亚境内的厄立特里亚独立武装也变得除之不尽。这三个国家逐渐也演变成美国和苏联角力的战场,战争的残酷性远远超过中越边界和柬埔寨,差不多有200万以上的人死亡,这样的损失连阿富汗战争都望尘莫及。可悲的是非洲三国跟越南一样毫无工业基础,所有的战争费用也得苏联买单。所以,苏联在阿富汗、柬埔寨和中越边界以外又不得不背上另外三场战争的长期消耗。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对苏联极为不利了,苏联没想到对越南的慷慨援助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让自己的阵营爆发这么多的叛乱,还一下子触发6场反对自己的猛烈战争,而且中东和东欧随时还可能爆发第7、第8场战争。6场已经开打的战争除了阿富汗战争以外,其余5场都跟苏联远隔千山万水,不仅代价奇高,而且都看不到取胜的希望,因为苏联面对的对手实在太强。6场战争中的4场(阿富汗、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其实是苏联跟美国在角逐,2场(中越边界、柬埔寨)其实是苏联在跟中国角逐,尽管中美没有签署书面的同盟协议,但实际发生的事情就是中美在联手对抗苏联,苏联毫无取胜的希望。那就是象古巴导弹危机后搞掉赫鲁晓夫一样迅速搞掉勃列日涅夫,不管是政变还是谋杀,越快越好,然后寻求与中美达成某种妥协,保住苏联的世界帝国地位。但是苏联这样的国家搞掉赫鲁晓夫那样聪明的人非常聪明得力,对付勃列日涅夫这样愚蠢的人则非常愚蠢无能,勃列日涅夫在克里姆林宫稳坐钓鱼台,继续竭尽全力地维持这场对苏联越来越不利的对抗,从而有条不紊地把苏联一步步推向坟墓。

1982年11月,心力交瘁的勃列日涅夫病逝,他只活了76岁。不到4年,黎笋也撒手人寰,他也只活了79岁。两人都是被自己狂妄而又愚蠢的政策拖累死的。接替勃列日涅夫的两个苏联老人也不能跳出勃列日涅夫思维的桎梏,仅仅2年多也先后在拚命维持勃列日涅夫留下的烂摊子中活活累死。等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时局势已无法挽回,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中苦苦挣扎了6年,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苏联崩溃而毫无办法。在越南,接替了黎笋的长征想从根本上改变黎笋的战略,无奈黎笋长期执政产生的惯性太大,心力交瘁的长征不到半年就被迫下台,2年后也含恨去逝,越南只好在血泊和眼泪中继续挣扎。好在越南领导层还保留了一些赫鲁晓夫式的人物,1991年,摆平了内部纷争的阮文灵北上中国求和,重新又回到了中国的怀抱。越南虽然屈辱地放弃了柬埔寨和老挝,但是也成功地避免了国家再次分裂。时隔16年,越南又回到了1975年国家刚刚统一时的位置。苏联其他卫星国、小伙伴也是树倒胡狲散,东欧国家在苏联崩溃以前就已经纷纷推翻各自的亲苏政权,迫不及待地加入了西方阵营。阿富汗、非洲的亲苏政权也一个个塌台,不是倒向西方就是陷入分裂。整个苏联东方集团土崩瓦解,连苏联自己也开始四分五裂。

在大规模援助越南以前,苏联的对外政策是非常谨慎的,斯大林在柏林危机、朝鲜战争中,赫鲁晓夫在第二次中东战争、非洲独立风潮、古巴导弹危机中,勃列日涅夫在越南战争、第三、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都不敢在境外豪赌,苏联就象一只刺猬缩成一团,不仅美国无从下口,自己内部出现问题也好解决。但是越南战争胜利后苏联就失去了原有的冷静,不仅在世界各地到处扩张,挤占美国人收缩后空出的地盘,而且想用越南挤压中国的活动空间。

苏联就是在徒劳地堵越南人桶出的天大娄子,把越来越多的负担强压在国内人民头上,还让他们看不到尽头。最终,忍无可忍的苏联人民起来造反,苏联帝国随之轰然倒塌。仔细回味一下苏联倒塌的全过程,就会发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就是1979年邓小平发动的中越战争。如果邓小平当年没有对越南下手,全世界的人恐怕到现在也不会相信苏联和越南原来如此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