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在官渡之战中犯下哪些“致命”错误而导致自己一败涂地?

无论是演义中的七十万对七万,还是《三国志》中的十一万对三万,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在官渡之战中都是占绝对优势的。但是事实是官渡之战成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案例流传于战争史上。那么兵精粮足、实力强大、不可一世的袁绍集团为什么会败在兵力不足、而且军中缺粮的曹操集团的手下?我认为,袁绍兵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对将领不能知人善用

袁绍手下将领不可谓不精,即使之前“河北四庭柱”中的颜良文丑被斩,仍有诸如张郃、高览等武艺精纯、身怀绝技,能独当一面的猛将,但他不用张郃来守屯粮的乌巢,却将一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了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怎能不误事。

  二、对谋士不能用人不疑

  

首先是田丰,袁绍用田丰谋略,消灭公孙瓒,平定河北,虎据四州。田丰曾劝袁绍早日图许,奉迎天子,占据政治上的主动,袁绍不能从。建安四年,曹袁争霸,田丰亦提出稳打稳扎的持久战略,袁绍执意南征而不纳,但在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这是什么理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错失良机。官渡之战,田丰再议据险固守,分兵抄掠的疲敌策略,乃至强谏,被袁绍以为沮众,械系牢狱。建安五年,袁绍官渡战败,因羞见田丰而将其杀害。

然后是沮授,战争刚刚开始,他就献了一个良谋,希望搞持久战,以消耗对方的粮草然后取胜!但这不符合急于求胜、气势汹汹的袁绍的心理,袁绍带着那么多的精兵强将就是想一举歼灭曹军、攻克许昌的,因此他认为沮授的良策是“慢我军心”是可想而知的。沮授因这一次献计而获罪,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军中。但这个可怜而忠义的沮授还是能以大局为重,他在被拘禁的牢笼里尚且时时关注两军的战况,当他夜观天象发现“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意即贼兵劫掠之害)”,于是他冒死向已醉卧的愚蠢的袁绍进谏:“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言说乌巢粮草的重要性和保护粮草的重要意义。可惜袁绍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合理化意见,反而将他大骂了一顿,而且还丧心病狂地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斩了监押沮授的兵士。

最后是许攸,谋士许攸忽然截获了曹操军粮告竭的重要军事情报,于是他向袁绍献计分兵许昌,而袁绍却因许攸家人而怀疑许攸暗通曹操。不仅不采纳,反而痛骂一通,最终把许攸推到了曹操一方,还带走许多军事机密。许攸后来告诉了曹操嗜酒无备的将军淳于琼守把袁绍的军粮库乌巢(绝密情报),曹操当机立断,立即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行动,完全烧毁了袁绍大军的储备粮仓,兵无粮自乱。

三、好谋无断,贻误战机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袁绍在官渡之战中错过的机会:第一,曹操东击刘备时,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田丰的奇袭许都之计:第二,曹操军中断粮,却因怀疑许攸而拒绝分兵许昌。再加上,谋士分崩离析,将领才不尽用,袁本初岂有不败之理?

 

时间回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曹操评价袁绍“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生,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真是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