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体育学院(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

山东体育学院(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是一所集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与一体的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与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省体育科研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体育学院。

截至2014年5月,学校建有济南、日照两个主要校区,总占地面积206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6056万元。学校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下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联合培养博士专业。截至2012年9月,全校有各类在校生8536名,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50名、非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46名,本科生6875名、普通中专生845名、函授生320名。

校园文化

校训:坚卓竞远

校徽

1.校徽的主体图案为英文字母“SSU”,为山东体育学院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大写简称,由红、绿、蓝、黄、黑五色彩带交织重叠而成,与奥运五环相呼应,代表了山东体育学院坚持的奥运精神。

2.学校的中英文名称在红色外圆内上下对应。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9月,学校共有专业技术人员498人,有专任教师428人,教学科研辅助人员70人;有体育教育训练学“泰山学者”1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全国优秀教师7名、省级优秀教师5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99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14年5月,学校设有研究生部、基础理论系、体育社会科学系、运动系、体育系、武术系、体育艺术系、五年制专科教学部、政治理论课部、继续教育部、体育运动学校11个教学单位,设置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特殊教育、英语、舞蹈表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体育信息工程)、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康复、表演等19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校以体育学学科为主,以体育相关学科为辅,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下4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权,有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联合培养博士专业。

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名单:运动人体科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

联合培养博士专业:水上运动装备工程、体育教育训练学。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4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特色专业、9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运动人体科学“三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体育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运动训练。

省级特色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特殊教育、舞蹈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省级精品课程:运动医学、田径、运动科学核心课程系列、体育管理学、运动训练学、篮球、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基础英语。

科研平台

截至2014年6月,学校有1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还建有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实验室、兴奋剂检测实验室、体质评价与检测实验室,与韩国大德基因公司联合成立了基因检测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运动人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实验室。

山东省“十二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办学历史

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1985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委备案,济南市人民政府创办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

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

1978年7月,成立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1996年10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行政主管部门为山东省体育局。

山东省体育学院

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济南市人民政府创办山东体育学院。

1983年和2003年先后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为学士和硕士培养单位。

2000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体育学院与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体育学院,把原隶属省体育局管理的竞技体育和体育科研资源纳入到学院统一管理。

2005年获全国首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

2017年获批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

2018年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授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