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文平假名: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简称东大(とうだい),是一所本部位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世界级著名研究型综合大学。作为日本最高学术殿堂和七所旧帝国大学之首,其在全球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东大诞生于1877年,由“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在明治维新期间合并改制而成,初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和一所大学预备学校,是日本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亚洲最早的西制大学之一,其部分科系最早可以溯源到灵元天皇时期,作为资本主义文明浪潮冲击下的直接产物,东大在日本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性地位。学校于1886年更名为“帝国大学”,这也是日本建立的第一所帝国大学;1897年,其易名为“东京帝国大学”,以区分同年在京都创立的京都帝国大学;二战后的1947年9月,其正式定名为“东京大学”。

截至2014年,东大培养了包括9名诺贝尔奖得主、6名沃尔夫奖得主、1名菲尔兹奖得主、16位日本首相、21位(帝国)国会议长在内的一大批学术名家、工商巨子、政界菁英,在日本国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无可比拟。作为一所世界顶尖的综合大学,东大在2016年CWUR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世界第13位、日本第1位;其在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第20位、日本第1位。目前,东京大学设有10个学部,15个研究生院,11个附属研究所,13个大学研究中心,3个附属图书馆和2个高等研究所。除了本乡、驹场、柏三个主校区,东京大学的附属机构遍布全国。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文化传统

标识

东京大学并没有正式意义上的所谓“校徽”,右边黄青相间的图案只是东京大学长久以来的“标识”,它来源于昭和23年6月的校理事会上星野昌一教授绘制的图案。

图案由一黄一青两枚互相交叠的银杏叶组成,银杏是东京大学校园内栽植最为广泛的树种,沿街而立,每逢秋季黄叶遍地、覆满整个校园,因此金黄的银杏叶寓意东大最美丽的一面;而另一片银杏叶的颜色则源于东大传统的代表色——淡青。

校色

东京大学的代表色是“淡青色”,其源于一场竞技。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之于日本,酷似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之于英国,东大与京大长期保持着相争共进的友好关系;在很久很久之前(传为1920年)两校之间进行的一场划艇比赛中,由东京大学与京都大学抽签决定各自所乘赛艇,两校抽到的赛艇艇身分别为淡青色和浓青色,自那以后,这两种颜色也就成了他们双方的代表色,最后逐步演变为校色。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优势学科

东京大学综合实力稳居日本国内第一位,与排名第二位的京都大学共同构成日本科教金字塔的最尖端。东京大学所有学科门类均无明显短板,在理学、医学、文学、工学、政治学等领域拥有世界级的学术影响力,在土木、建筑学领域更是居于最尖端队列。

办学模式

教养教育

东京大学由于校区的不同,教育内容和研究内容也不同。根据教育内容来看,主要分为实彪“教养”课程的目黑区驹场校区、实施专业教育的文京区本乡校区、只进行研究生教育的千叶县柏校区。东京大学医科学研究所则位于港区白金台。根据研究内容,则有研究传统学术领域的本乡校区、进行跨学科研究的驹场校区、进行新学术领域研究的柏校区。这种校区分立体制,对于往往根据院系区分校区的其他大学是很少见的;这种在入学初期设立教养课程的大学在日本国内也并不多。

东京大学仍是采取学院制的大学,各校区实际可以称为驹场学院、本乡学院和柏学院。每个学院的自主权非常大,授课时间都不一样。但另一方面,学生在选择选修课的时候,有着很大的自由权力,所有学院的课程都可以选修。

如上所述,重视教养教育是东京大学教育的最大特征。教养教育是作为教养学部前期课程授课的,但是东京大学的所有专业、研究生专业和研究所的老师都参加授课。在文部科学省主办的每个大学只能应征一项的 “特包大学支援项目”中,东京大学以 “推进教养教育与研究生院尖端研究的创造性合作”项目应征,可以看出东京大学极为重视教养教育。

教养教育分前期课程和后期课程,基本包括了文科和理科的各种专业。前期课程涵盖各国语言、法律和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化人类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等。后期课程则在前期课程基础上加以细化。教养课程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

教授治校

和其他优秀的亚洲高校相比,东京大学在治学理念上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中第一个,是将“教授治校”放在学校管理的核心位置。这可以说是东京大学各院系保持高度专业性和学术性的一项根本保障。

除了管理奖学金、支援留学生等服务性部门,东京大学的各个院系几乎都没有专门的行政人员。每个院系的管理者,就是它们自己的教授和老师,甚至连学籍管理、网络维护这些杂事都是由教师们亲力亲为。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每个院系甚至每个老师都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的每一个行政措施,都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东京大学的学术自由得到了充分发挥。

和中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一样,日本高校的硕士、博士教学也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制。但在东京大学,每个院系,甚至每个老师都可以决定自己研究室的组织结构。比如,在某文科研究生院中,研究文化史的老师对“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非常看重,而研究互联网文化的导师却采用开放式论坛,每一个研究室的气氛都是独一无二的。

东京大学学校、院系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在充分考虑了自身专业特点的前提下实施的,甚至就连自己的上课时间都和别的院系不一样。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寻找自己的导师或留学生支援中心解决,绝不会遇到“踢皮球”之类的现象。

而且,从提供教育服务的观点出发,东京大学在校园内设立了餐馆、便利店等。本乡校区修建了星巴克、赛百味、Lawson等店铺。医学部研究楼还修建了意大利餐馆。为了加强信息的发布,还设立了由学生管理的网站。

走进东京大学校内的超市,会发现这里有着和普通超市完全不同的货架排列:笔记本电脑和各种专业仪器就像一盒盒饼干一样整齐码放在一起,文具柜的旁边还挂着一排一般超市很少见的白大褂。

此外,在东京大学的主校区里,食堂和快餐店多达21家,无论身处校园哪个角落,都能很快找到吃饭的地方。

和日本很多大学一样,东京大学的后勤是交给“东京大学消费生活协同组合”(简称“生协”)的企业组织经营的。校方对“生协”的要求是:既不许赔钱,也不许赚钱。在这样的经营理念下,学校的后勤将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降低成本、提供更多便利措施等方面。如今,东京大学内部的衣食住行都非常便利,学生可以放心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课业和专业研究上。

东京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okyo)

信息学环

相比其他高校,东京大学的必修课是比较少的,而另一方面,东京大学的选修课却多得令人眼花缭乱。不仅如此,无论年级、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课程,只要时间允许,选什么课都可以。物理系的学生可以选修世界史,教育学的学生可以选修计算机……文科生和工科生,大一新生和博士生出现在同一间教室,在东京大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学生们的专业角度和深度五花八门,经常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所以东京大学的每一场课堂讨论都非常值得期待。

这种扁平化的课程设置,可以说是东京大学的另一个特点,这得益于东京大学在新世纪中教学思维的改变。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有一个词被越来越高频度地在教育界提及:“复合型人才”。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各学术领域的互相渗透与交融已经成为每个专业发展的必然趋一势。因为提倡“教授治校”,一线教师就是管理者,东京大学在学术发展趋势方面的嗅觉非常敏锐,并立即着手进行教学改革。2000年,东京大学将一些看似联系不大的几个专业,如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信息工程、统计学、环境学等统合为“信息学环”,并设置“学际信息学府”。这一打破常规的举措,在当时引起了日本学界广泛的争论。

十年后的今天,“信息学环”的特殊能力开始充分显现出来:计算机专业出身的理科教授,在进行国际互联网政策等社会学研究时,会以网络构造等技术手段为理论基础,提出“IP 地址即国家资源”的观点。国际政治学出身的教授在研究地域文化交流时,电会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做出和传统文化专家完全不同的解读。

与此同时,东京大学还鼓励教授积极参与媒体、企业和政党活动,而不是泡在研究室和图书馆里。东京大学的教授几乎没有不在社会团体中任职的。所以和日本其他高校相比,东京大学的老师往往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他们很清楚社会各界的实际需求,并且将实现这些需求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部分,写入论文、带入课堂。

科研机构

截止2014年,东京大学设有2个国际高等研究所、12个尖端研究中心、16个直属科研机构,在11个附属研究所建有47个高水平研究中心,在研究生院建有30余个附置科研机构。

历史沿革

明治时期(1868-1912)

明治10年(1877年)04月1877年4月12日,东京开成学校与东京医学校合并,东京大学创立,设法学、理学、文学、医学四个学部。11年12月文部省(教育部)批准东京大学授予学士学位。 12年04月东京大学开始授予法学士、理学士、文学士、医学士、药学士学位。13年08月法、理、文三个学部的学士研究科成立,这是日后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的前身。14年06月东京大学章程规制确立。14年08月咨询委员会成立。19年03月更名为帝国大学。同月合并工科大学,改组帝国大学,设法、医、工、文、理五个学部。

明治19年(1886年)04月,大学院规程制定(研究期限2年以内)。19年04月分科大学诸学科课程制定完成(法、工、文、理修业年限3年,医科4年)。20年05月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1年05月首次进行博士学位授予(法学、医学、工学、文学、理学各5名)。23年06月成立东京农林学校(农科大学),学部增加到六个。30年06月京都帝国大学成立,帝国大学改称东京帝国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