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苗族是怎么来的?四个字形容:英雄、悲壮!

众所周知,我的爱好就是唠唠苗族的事。

后台有读者问我说“北京的苗族是怎么来的?”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正宗的北京苗族,也就是1949年以前的北京,这块黄河以北远离苗疆的地方为什么也有苗族定居的。

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他们的历史就是:英雄、悲壮。

这背后是一场震天动地、动摇满清帝国国本的一场战争——乾嘉苗民起义。

我手上有五六本关于这次起义的书籍,不过书太多我就不一一引用,我就说说下面这本。这本研究就很透彻了,里面就说了北京苗族是怎么来的。

就是这本书了,盛天宁:《清代中衰之战——乾嘉苗民起义大揭密》

虽然我不想引用大段文字,不过为了说清楚,大家还是细心看一下吧。

第十四章“坪垅陷落与众英雄赴难”的最后一部分是这么写的:

(嘉庆元年),此后,为了抓获“据守坪垅”,妄称“吴王”的吴廷义,数万清军在坪垅一带开展了严密的搜捕,并饬令各降苗缚献。在这关键的时刻,吴八月的侄儿吴廷梁投降了。十二月十一、二日间,他委托吴老季、吴老上、石八总等一干先降的首领,环跪于清军营门前为其求情,以贷一死,并许诺如若投降,“即可将吴廷义缚献。”清军勒限出投的吴廷梁两日内要将吴廷义擒献。丧尽天良的吴廷梁,遂与十五日带领一批降苗、清军混入老虎洞,将受伤的毫无戒备的吴廷义缚送清营。此后,又将石柳邓的次子石老二、石老乔之妻陇乜三、石老二之妻吴乔女、石老观之子石陇保等捉献清军。二十三日,吴廷梁带领数十名降苗从后山披棘钻入龙牙、半冲,欺骗隐蔽在此的石三保的大儿子石满宜等人说,自己是带领人马来帮助他们东山再起的。石满宜等尚不知内情,乃召集附近一带的义军和首领,“杀白牛跳舞犒来使”。到晚上,大家都累了、醉了、睡了。吴廷梁引导埋伏在外的清军潜入寨里,将石三保的妻子吴老妹、长子石满宜、次子石老有、幼女五妹及众义军,全行捆拿。吴陇登也将隐蔽在外的石三保的幼子石老五捉献。

嘉庆二年正月二日,清军派乾清门侍卫副都统阿哈保、头等侍卫多隆武、三等侍卫诺穆齐、参将张受荣等将官,率一干文武员弁和大批清军,将吴廷义及石柳邓的四个儿子石老乔、石老二、石老观、石老九等五人以及大批义军首领的家属,押往北京。正月八日,降苗吴老贵、吴廷梁等,再次带领清军前往半冲一带,将隐藏在山洞中的吴廷玉、吴廷英兄弟俩抓获。对待这大批被抓获的义军首领及其家属,清军除就地杀害外,没有杀害但又不宜留驻当地的,相当一部分被押往北京隔离起来。这部分被当做战俘和人质羁押起来的苗民,繁衍至今便形成了北京香山的苗村。

至此,乾嘉起义主要领袖石柳邓(战死)、石三保、吴八月(被害于乾州)等人以及他们的妻儿子女全部被降苗捉住献给清军。

该死的降苗,为了一顶五六品的乌纱帽,竟然做出这种背信弃义、断子绝孙的事!

将来写苗族史,真该分类专门列一类“降苗传”。

这本书不过也有没有说清楚的,我在这里补充一下。

乾嘉起义的主要领袖石柳邓是松桃人、石三保是花垣人、吴天半是凤凰人、吴八月是吉首人,通过这幅清代的手绘“苗疆全图”简字版就能看到全湘西苗疆的分布形式了。

当时所指的苗疆包括凤凰厅(凤凰县)、乾州厅(吉首市)、永绥厅(花垣县)、辰溪县、麻阳县(麻阳苗族自治县)、泸溪县、古丈县、保靖县、秀山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松桃厅(松桃苗族自治县)、铜仁府(铜仁市)。

当时起义波及的范围也就是全苗疆。

从乾隆六十年起义爆发,到嘉庆元年起义主要战争结束,大战前后历时一年零八个月,起义的余波一直到嘉庆十年才结束。

据盛天宁的研究,“清军的总兵力已达十四、五万人”,牵扯到清朝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七省供应兵力。

据盛天宁统计,“在约两年的主要战争阶段中,湖南省耗费银两七百五十万两,贵州省耗费银两五百万两,四川省耗费银两四百余万两,总计已达一千六百五十万两左右,已接近乾隆‘十全武功’总耗费一亿二千万两的五分之一。”清朝的战争耗费巨大,国库虚空。

起义失败后,就像书上说的,一部分苗族就被押往北京了,在那里做战俘,被监视在香山脚下。

当时他们住的地方叫“小营”,没错,就是一个营,一个军事单位,被军事监控着的。

而周围监视他们的满汉士兵居住区叫做“大营”。

后来逐步放松管制以后,这批苗民被迫在清军中养马服役。也就是马夫。

当然,辛亥一声枪响(据考证打响辛亥第一枪的也是一个苗族士兵,真不知是否是历史的巧合),满清解体,对他们的控制也就不复存在,也成为了普通百姓。

如今北京苗族主要居住在香山脚下门头村,有郎、杨、萨、龙、伊、阿、白、张等姓氏的100多名苗族。

前往北京的苗族都是战斗到最后一刻的英雄!

除了被当成战俘押解往北京的,在战争后期即将失败的情况下,许多人死战到底,也有许多人决不投降,不得已离开故土,逃亡他乡。

据龙秀章的调查了解,逃亡他乡的苗族最后定居的地方有贵州的天柱、雷山、丹寨、三都、榕江、荔波、紫云、望谟等县,广西的环江、河池、南丹、都安、天峨、凤山、东兰、田林、西林等县,云南富宁县乃至越南北部地区!

虽然在当地他们都是人口很少很少的民族。但是他们依然没有忘记故土。

就像北京的苗族,他们都是苗族里宁死不降的铮铮铁骨,真正的英雄。

记得,2014年,北京苗族还排出代表团到湘西苗疆那些曾经的战场览古凭吊,回到那些古老的苗寨去寻根溯源。

随着他们的外迁,将湘西苗族文化的种子迁往他乡开枝散叶,在苦难的历史中,将苗族的足迹踏遍神州乃至海外,致敬!

如果有一天,苗族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有意识有计划的迁徙到条件更好的地区去繁衍民族,传播文化,那天也许就是苗族文化复兴强盛的时候吧。

如果还有谁不了解这段历史,请把这篇文章甩给他。

如果你还有什么想法,请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