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耶鲁全栽了?!只因学校种族配额已满?

2018年6月,美国非营利组织“大学生公平录取”(SFFA)向波士顿联邦法院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正式指控美国顶尖学府哈佛大学“歧视亚裔申请者”。再次将哈佛大学至于众矢之的。

SFFA通过对比分析哈佛大学超过16万份的申请和录取材料后,该组织声名:“相较于亚裔,哈佛更青睐白人、黑人和西班牙裔的申请者,哪怕其中一些人的资质远远不如亚裔”

针对此种说法,哈佛大学立即表示强烈反对,声称校方专家的分析显示并无歧视,而追求多元化是学生录取的重要一环。

图片来自:哈佛官网

2018年10月,哈佛大学“亚裔歧视案”将于波士顿联邦法院进行审理,专家预计诉讼最终会到达最高法院。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它都将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多元化走向和招生制度产生影响……

无独有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CBS报道

哈佛的瓜还没吃完,耶鲁大学又被曝“涉歧视亚裔”!好兄弟耶鲁大学以实际行动公开支持老大哥,也“涉歧视亚裔”!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司法部和教育部已针对耶鲁是否非法歧视亚裔美籍学生,展开民权调查!

这次针对耶鲁大学的调查是回应2016年亚裔教育联盟(AACE)的投诉,他们向司法部和教育部控诉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非法歧视亚裔申请人,在录取过程中给予不同对待。

不过,教育部驳回了对布朗和达特茅斯的投诉,因为这两所学校没有足够细节,却对耶鲁大学“很感兴趣”,emm…说是因为对耶鲁的指控中有足够的信息。

目前,该投诉的全部细节尚未公布。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萨洛维证实了这项调查,但坚决否认耶鲁歧视任何种族群体。

哈佛耶鲁手拉手,你走过的路我也要走,要知道哈佛的歧视可是闹了整整四年。

2014年,“公平录取学生”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起诉哈佛,控告其违反了1964年人权法案,要求哈佛公开该校的招生纪录数据。

2015年,美国亚裔教育联盟AACE向教育部和司法部对哈佛提起申诉,指控哈佛在录取过程中限制亚裔学生的录取数量,涉嫌歧视。

2017年,美国司法部宣布,对哈佛等美国多所名校在招生过程中涉嫌歧视亚裔学生进行调查。哈佛大学也按照司法部要求提供材料。

2018年,SFFA制作的“哈佛的财政和招生”报告,分析对照了2010年至2015年间哈佛大学的申请和录取材料,其中包括16万名学生的数据,分析报告指出,证明亚裔学生被可以打很低的分数,并被描述成“standard strong”。

甚至,招生办公室常常连亚裔申请人的面都没见,就给出了所有种族里最差的评分。

因此,AACE也声援SFFA进行起诉,而耶鲁、斯坦福、杜克等16所名校集体站队,请求联邦法院判哈佛大学胜诉。

没想到的是,2018年8月底美国司法部 (Department of Justice) 发表声明,代表特朗普白宫团队,站队支持亚裔学生,并表示哈佛的做法是最高法院判决中"毫无疑问的违宪行为"。

但哈佛仍然保持以往的态度:我们没有歧视,就是没有歧视—— “我们录取的2000人里,这不有一个亚裔嘛?”

司法部发给哈佛大学律师的邮件(来源:CNN)

莫慌,2018年10月15日,哈佛大学“亚裔歧视案”开庭在即,孰是孰非或许到那时会清楚不少,笔记姐准备好了马扎坐等吃瓜~

不过名校申请从来不是一场盲目的冲锋,面对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被爆出“歧视亚裔”等不公招生规则,身为中国学子,我们更应该认真了解与思考世界名校看重什么,而中国学子的长处与薄弱又在何处?

发达国家被人诟病的教育问题,往往是学生习得的基础知识不如中国学生多,但教育在中国的问题,恰好就变成了:中国人重视教育,但太简单地把“教育”等同于“知识”,过多的进行了传授,而忘记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中国学生,多知识的积累,却缺少创造性思维。但是这也并不是不可以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训练出来的。

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统合成果、团队之间互相合作的习惯。保证学习的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日积月累,才能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统计能力、沟通能力还有创造能力等全方面综合素质。

人才是多元化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是多元化的。适合自己的院校才是最好的。在申请的过程中,在确保自身综合素质过硬的同时,还是要有专业的人士为自己量身裁衣。

最后笔记姐始终坚信:与其抱怨不公,不如自我提升。学会在大环境内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支点,那时不管你身处低谷还是山丘最终会达到属于你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