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两千年》第29期:从垓下之战到乌江自刎,项羽的末路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垓下之战爆发,楚汉两军在垓下(今安徽省灵璧县东南沱河北岸)展开决战、一决生死。

诸侯共讨项羽

正如前文所言,此时的局势对项羽极为不利。项羽是在粮食告急,无奈与刘邦签订合约的条件下撤军的,而刘邦则撕毁条约率军追击,加上韩信从齐地出兵、彭越从梁地出兵、英布从九江出兵,可以说项羽已经陷入了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极为危险境地。

战争背景

公元前202年10月,汉将灌婴领兵攻向彭城,一连攻占包括彭城在内的西楚多座城池。英布则派人进入九江地区,诱降楚将大司马周殷,与之合兵攻向城父方向。刘邦则由固陵率兵东进。(如下图,紫色为汉军,蓝色为楚军)

垓下之战示意图

项羽虽然初期在固陵击败刘邦,但面对汉军从各地发动的进攻,仍然无法扭转局势,无奈之下选择东南方向撤退。11月,项羽退至垓下,修筑防御工事,整顿兵马,意图再战,此时楚军尚有十万人马。

战争经过

公元前202年12月,韩信、彭越、英布与刘邦会合,在垓下将十万楚军层层包围。韩信亲率30万人为主力,蓼侯孔藂率军为左翼,费侯陈贺率军为右翼,刘邦则坐镇后方,周博、柴武等预备军则在刘邦军后待命。

垓下之战示意图

韩信首先亲率汉军发动进攻,初战受挫,韩信后退。楚军追击韩信时受到左右两翼汉军的夹击,双方陷入混战之中,此时韩信整军回身再战,楚军受到三面夹击,一场大战之后楚军战败,项羽被迫退回垓下城。

四面楚歌

夜间 ,双方各自回营休战。汉军采取心理战攻势,命人高唱楚歌。

此时楚军将士已在外征战数年,白天一场苦战,在身陷重围、缺兵少粮的绝境下,听着耳畔传来的楚歌,不难想象那种境况下楚军将士的心情,楚军的士气定然低到了极点。

四面楚歌

项羽眼见大势已去,局势已经不可扭转,趁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南逃。(或许项羽是为了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士兵,以自己为诱饵给他们留一条活路,不想让他们跟着自己送死)

天亮之后,刘邦得知项羽已经逃跑,于是派遣骑将灌婴带领五千起兵追击。项羽在渡过淮水之后,身边便只剩下了100多人。之后却在阴陵迷了路,向一个农夫问路却被骗了,导致项羽陷入了大沼泽地中,被追击的汉兵追上。

困兽之斗

此时项羽身边只剩下了28人,而灌婴率领的汉军则多大数千。眼见如此,项羽知道自己逃不掉了,于是下定决心死战。

项羽将起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外围则是层层叠叠的汉军。项羽对骑兵们说“且看我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于是命令四面骑士飞奔而下,约定冲至山的东边。项羽高喊一声,率先纵马疾驰而下,冲入汉军阵中,项羽果然勇猛,一番厮杀之下,果然战死一名汉将。这时,汉军骑将赤泉侯杨喜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羽回头大喝一声,赤泉侯大吃一惊,连人带马被惊的连连后退。

项羽

可是项羽再能战,面对百倍之敌也无可奈何,他来到山的东边和其他起兵会合,迅速就被汉军再次围了起来。项羽纵马再战,又斩杀一名汉军都尉,杀死士兵百八十人,再次收拢起兵,发现自己一方竟然只折损了两人。

趁着将汉军包围圈冲乱之际,项羽指挥人马再次冲杀,终于杀出一条血路,向南疾驰而去,一直到乌江边(今安徽和县东北长江边的乌江浦)。

乌江自刎

此时,乌江亭长正停船等在那里,待见到项羽后,对项羽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一千里,还有几十万百姓,定然还能东山再起。大王您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就没法过江了。”

项羽听着耳畔传来的追兵马蹄声,仰天长啸一声,苦笑道,“上天如今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再说我率领江东子弟八千人西征,说好的建功立业,如今一个人也没带回来,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江东父老。纵然他们不说什么,我难道心中无愧吗?”

项羽

项羽抚摸着爱马的鬃毛,回头看着渐渐逼近的汉军,对亭长说道,“我知道你忠于我,这匹马跟着我纵横征战了五年,日行千里、所向无敌,我不忍心看其枉死,就把它送给你了。”

说罢,命令起兵全部下马步战,带领身边仅剩的士兵向着追兵冲了过去。混战之中,项羽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道:“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

吕马童看着人群中脸上布满血水和汗水的项羽,半天才认出来,于是指着项羽对身边将领王翳说“此人便是项羽”。

此时项羽已经身负重伤、精疲力竭,便笑着说道,“我听说刘邦说杀死我的人将悬赏千金,封万户侯。既是熟人,我便将这份好处送给你了。”

乌江自刎

项羽言罢,自刎而死。一代霸王项羽就此身死,楚汉争霸终以项羽身死刘邦称霸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