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最可惜的短命皇帝:宋哲宗赵煦,九岁登基,聪明仁慈帝王风范

北宋自赵匡胤开国以来,传到第七代,出了个聪明大气又有魄力的皇帝宋哲宗,但可惜的是他只活了24岁就病死了。在他9岁时,父皇神宗病重,历来皇帝家的储位之争都是很残酷的,他的两个哥哥看弟弟年幼,当然就想和他争夺皇位继承权。但是,太后和臣子们都支持小赵煦,因为他聪明善良孝顺,为人稳重有帝王风度。

不久神宗去世,九岁的赵煦即位,就是宋哲宗。虽然他这么小,当皇帝却是有模有样的,说话做事都很合乎身份礼仪。有一次在早朝上,他身边的一个太监传递文件时,不留神碰掉了他的帽子,当时,赵煦刚剃过头,帽子一掉,露出了亮光光的脑袋,看起来可爱又好笑。堂上的大臣们都低下头使劲地忍住笑。那个冒失的太监吓坏了,扑通跪下一个劲儿地磕头,另一个太监赶快把帽子拿起来,给小皇帝重新戴好。而小皇帝一直端坐在座位上,神情态度都没有什么变化。退朝后,内务首领来请皇帝下旨惩戒那个冒失的太监,而哲宗只是笑着说:“一点小事,无心的过失不用罚了。”

有一次北部的辽国使臣来朝见哲宗。蔡丞相想着辽人样貌和服饰跟汉人大不相同,恐怕小皇帝乍见之下会惊奇或害怕,就提前给他描述辽人的样子。小哲宗听着什么也没说,蔡丞相以为他还没听够,就又说了一遍。一直到蔡丞相闭上嘴,哲宗才问:“辽使也是人,又不是大怪兽,有什么好怕的!”蔡丞相听了尴尬,才知道这个小哲宗不一般,自己小看他了,于是慌忙施礼告退了。

在哲宗成年之前,高太后出于对年幼的他的溺爱,不免保护太过头了,朝政都是由自己处理,哲宗没有什么实际的权利;在教育上对哲宗要求也很高,于是渐渐引起了十几岁的哲宗逆反的心理。太后执政期间,启用司马光,废除了耗尽先帝神宗毕生心血的王安石变法,哲宗对此很不满。

太后去世后,哲宗一主政就立即贬谪了反对变法的旧派,恢复王安石主张的青苗、保甲等新法,农民得到好处,国家实力逐渐好转。但新旧两派的矛盾始终没有解决,给后面的徽钦二帝遗留下来一些问题。哲宗还一改北宋在外交上多年以来的柔弱作风,出兵攻打西夏,收复了以前被西夏抢占的青塘等地,最后西夏不得不向北宋求和。

然而哲宗天生体质赢弱,在24岁时,大病一场去世了。他励精图治,有勇气有才干,只可惜寿命太短,不然以他的能力,振作大宋是很有希望的。哲宗死后,后面的徽宗和钦宗比较懦弱无能,北宋终于被金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