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东人来说,全国其他地方都是北方。你有这种感受吗?

用户61875307


严格的说,海南除外~~

虽然我不是一个广东人,但是在广东生活的时间也不短,加上小时候经常待在广东,很多广东人确实有着这样的感觉,但是为什么呢?我想,地理位置的缘故,导致文化和一些习俗的差异,最后造成了这样的感觉吧。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除了我们的海南岛,广东处于整个金鸡的最南方,离中国自古的中原之地隔着相当远的距离,这样的地理位置造成了广东不同的语言和习俗。去过广东的都知道,这里的人,基本上都讲粤语,只有在你表露自己听不懂粤语的时候,他们才会友好的切换到普通话。

而在广东人自己的认知中,知道自己在中国的最南方,然后其他地方的人,都不讲粤语的,所以,不会讲粤语,嗯,大概是北方人。毕竟我们在中国的最南方嘛。

其实这大概是一种地理上的认知偏差,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往往不会从全国的角度出发去考量什么地方是北方,什么地方是南方。只会从自己生活的这个地方出发考量南与北,以自己的地方为参考点,所以,在广东人眼中,其他地方都是北方,有毛病吗?嗯,没毛病~

还有就是气候的缘故了,广东的气候适宜,即便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也有个十多度,所以在广东是看不见下雪的(当然,万事不绝对,前几年刚下过雪~),更不会知道什么是暖气了,因为根本不需要啊。所以只要去到比广东稍微冷的地方,就感觉到了北方一样,毕竟常年待在温暖的地方,对寒冷的抵抗力,真的很弱...

当然,这更多的其实是一种调侃。

以上。


倪磊楚


我是鱼小智,在广东有十年了。

我的故乡是湖北赤壁,从前,在我的眼里,秦岭淮河以南的地区,都算南方(标准的学生理解角度)。

广东人眼里的北方

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家乡是江南水乡。直到我来到了广东,第一次东莞朋友称呼我:“你们北方人……”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波澜壮阔的···唉!

我多方打听后,发现原来在广东人眼里,不止湖北,湖南和贵州都算北方···他们的南北观念真的很不一样,看下图:


产生这种认知的原因有两个

气候原因

在湖北,冬天我的手就会长冻疮。东莞的气候,让我一下子就不想走了。因为,不打霜,不结冰,不下雪!不下雪!不下雪!

下面两张是2月份同一天两地的气温差异,相隔12℃!


我在广东,可以只穿一件毛衣加外套,但是在家里,秋衣,秋裤,毛衣,毛裤,羽绒服,毛靴,手套,口罩,耳罩,棉帽……这些都是我在冬天的标准装备。即便是这样,数九寒天里,我依然还是冷……

语言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广东盛行粤语,客家话还有闽南语,属于保留下来的古汉语。差异巨大的语言环境,造成广东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文化。

粤语生命力很强,在社会应用中也非常广。

之前在广州坐地铁,语音播报都是粤语,普通话,英语三个一起的。更不要说广东的电视台都是纯粹讲粤语了。而在其他地区,本地方言基本上都只停留在,民间的语言交流这一层面。

关于地域认知偏差,每个地方都有

其实,每个地区的人,都会有类似的观点。比如东北觉得除东北以外都是南方;老一辈潮汕人觉得,除潮汕以外都是外省;上海人觉得,除上海外全中国都是乡下……这些说白了,就是地域偏见,主要还是对外了解不够。

你们那里,南方和北方是怎么区分的呢?留言告诉我吧。


鱼小智


作为广东人,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问外省人。

你家乡下雪吗?下,北佬!

你家乡人水少吗?是的,北佬!

你家乡能种苹果梨吗?能,北佬!

你家乡人说话都是叫别人老铁双击666吗?是的,北佬无疑!

你不会说粤语吗?应该是北佬!

你家乡人面食为主吗?是,必定是北佬!

你家乡离这远吗?远!北佬!

你家乡人吃得很辣吗?是的,有可能是北佬!

……

所以我们没有的,你们有都是北佬!举一个为例,比如说下雪,广东是很少会下雪,几乎百年一遇,当然除了粤北地区,而邻省贵州,湖南省,几乎每年都下雪,而且他们说的话我们听不懂。而我之前都觉得这些省都是北方,因为气候文化不同。

这我这北佬并非歧视,只是给你们一个定义,一个标签,如何方式相处的开始。即使地理上面说的很清楚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但是我们的定义是只要与我们的生活方式大不同的都是北方人。


非si卜k


我经常去广州,接触很多广州人。在接触中,并没有那种“地域感”。

一、季节

他们反而很羡慕“北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季节变化,有种山区想去平原,平原想去山区一样,无非是想体验没有体验过的生活向往和好奇。每次谈到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都很兴奋。夏天就不用说了,广州热得我都受不了。秋天,广州一年最冷也就是我认知的“秋天”,没有我家乡秋天的感觉,可以说,就是冷点,还是没感觉。冬天,更是如此,不穿秋裤不穿保暖裤就过冬,这哪像冬天,人家都不穿秋裤的,“冬天”顶多一个外套+破洞的牛仔裤,更没有冬意。我是河北石家庄人,我还是很喜欢这种四季分明的感觉,春意盎然,盛夏果实,金秋时节,寒冬腊月。就是天气和空气好点,那就更好了。

二、饮食

我经常去一家地下美食城,主食就是米饭。北方都是秋天成熟,南方最少两季,夏天一季秋天一季,甚至有三季的。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不管是从大米的品种,还是气候、土质等都会影响到大米的口感。我吃惯了北方的大米,确实觉得广州的大米没有北方的好吃。但是广州这个地下美食城做的菜,确实不错。

三、语言

我接触的广州年轻人多,他们会说“美式英语”“广州普通话”“地道粤语”,我比他们也不差,我会说“家乡话”“中国普通话”,普通话那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比他们更有优势。所以,沟通起来,我比他们“溜儿”多了。有些不自然的说了粤语,我也毫不客气的说我的家乡话回应,让他们一头雾水“这是哪国语言?”


粤语还是“很好听”的,我们喜欢听的BEYOND,张国荣,谭咏麟,张学友,刘德华,李克勤,陈奕迅,邓紫棋等,他们的粤语歌都是红极一时的,有的至今传唱。

四、美女

有人说广州的美女相当的一般,有人说广州的美女遍地都是,这就不好说了。广州作为国际时尚之都,美女应该少不了的了,是不是那些人没去对地方,到小北路逛去了。


80后中国行


造成这种一定程度存在的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文化不同:

比如说广东人普遍对政治冷漠(不是说全部,但至少大多数人是这样),这是历史的渊源(长期远离政治中心),但是也跟“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

什么是“文化氛围”?

下面就举最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

事先声明一下:以下所说,敢以生命担保,一字一句全是100%真实的事也是真心话,若不是,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并非要比优劣,请喷子高抬贵手,谢谢。

1、广东人爱喝工夫茶、喝汤、吃粥,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养生”概念,但是,其他地方与我们相去甚远


这些广东人天天过的生活方式,一出广东就很难体会到,比如答主我,每次出差吃杂了导致肠胃不适,我就想喝粥喝汤,但是让广东人非常烦恼的是,不管哪个城市,无论是汤还是粥,都极难找到,比如我前年在重庆,顿顿辣得实在不行,想吃点粥中和一下,结果打了一辆摩托车绕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一家模仿广东餐厅开的粥店,但是……巨难吃……抱歉,说的是事实,并非故意抬杠。

可在我们广东,“粥粉面”店是任何一条街都会有的。


换你是我们广东人,身处我那样的情况,你也会很烦恼,不是吗?

好吧,说到喝汤,也许有些人说广东人爱喝汤,导致中老年人容易痛风……是的,的确如此,广东的痛风病是比全国其他地区较多一些(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病”),但是,这也只是极少数人。因为,在广东这样经济发达的地区,生活节奏那么快,事实上我们这几代人已经没多少时间熬老火汤的——而导致痛风的主要是熬太久的老火汤。


只要不是熬太久的汤,是有益身体健康的。

2、喝茶,工夫茶——是“品”而不是“喝”

虽然近十年来,全国也已蔚然成风,但是同样在喝工夫茶,感觉却仍然不一样,广东人喝工夫茶是为了打发时光与品尝香茗,可其他地方喝工夫茶就感觉是为了应酬——就是说,并不是经常喝,也不是自然而然的习俗。

3、广东人特爱吃,重吃多于重穿

首先,又要澄清一下,请不要受网上妖魔化广东人的夸张段子,如吃福建人、吃婴儿、吃蛇虫猛兽,吃重口味等等极端例子影响,广东人里的确有爱吃这些乱七八糟东西的人,但和爱喝老火汤导致痛风一样,那只是少数人,不是绝大多数人,普通人一般是接受不了的。

广东人吃的内涵,最大无非两点:

①新鲜,食材一定要新鲜,哪怕厨艺出品一般;



②吃的慢,不是为了填肚子而吃——所以广东人可以一天五顿,早餐、中餐、下午茶、晚饭、宵夜,看次数很夸张,但其实我们吃的量不多,每餐都是基本饱了就行。


最典型的莫过于去茶楼吃茶,每次和省外朋友吃茶,总是菜没上完,朋友就快吃饱了——省外朋友吃东西大多数慢不下来,明显是习惯使然。而我们是边喝茶边聊天,时不时吃上几口这样子。

4、广东人明显更加“中西合璧”

一是清末一口通商,二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这两件事,经历了一百多年,已经把广东人改造的与其他地方很大不同。比如说:

①听歌:广东人肯定是中西佳宜的,比如香港,早期就曾经大量翻唱或改编欧美流行音乐与日本流行音乐。而现在在内地大行其道的韩风在广东却不怎么翻的起风浪。




这又得说到另一个话题,那就是广东人普遍有“念旧”情怀,比如我们吃东西买东西都爱去老字号,可是我和外省朋友交往,却发现他们更加重品牌,也就是所谓的大牌,比如吃饭要去大酒店、西餐厅,买东西喜欢奔大商场(我们广东人也逛大商场,但是也不拒绝小作坊)。


正是因为念旧,所以才至今仍然对欧美经典与日本曾经在流行音乐与漫画方面的深远影响而选择坚守——君不见,北方流行的很多大牌歌星、影星,在广东并不那么“大牌”,不是吗?

②广东人做人做事都低调务实

首先,广东的有钱人大多数不爱炫富,这是公认的,在珠三角,很多富有起来的人真的像网上说得那样,不会一身名牌也不会财大气粗,就跟平常人,有些地方能看出高贵气质,但是大多数时候的行为是不会给人感觉高高在上的。

在很多个场合,我都听讲过一个故事,说当年准备改革时,中央大员去调研,在哪都听到“我们很穷,需要国家帮忙”如此云云。

可是在东南,也就是江浙与广东为主,却只听到“我不需要什么援助,只需要国家给政策支持”,比如说我要开厂搞什么什么项目,国家能支持么云云。

也所以,广东与江浙首先成为最先富起来的地区,并且一直“称霸”到现在,有一定的道理的。

当然,也许有些人会说,富裕起来是因为改革开放主要往海外发展——是,这当然是很大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要是“人”不行,那也不可能轻易成功的。

比如不炫富,这难道不是一种可贵的品质,而会是“故意”+“装逼”吗?

答案显然是NO。

最后:各方水土都会孕育不同的文化与人文气质,也各有优点,当然也有缺点,广东人也不例外,在此就不展开缺点评论了。

但是:广东文化与其他文化差别很大,这是事实。


無風即風


我不是广东的,我是经常被广东人吃的那个省份, 福建的。但是我觉得广东福建都没差,因为我们是真的认为,全国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北方。

但其实没有题目说得那么夸张,像是广东云南广西浙江上海江西这种距离较为近的地方,我们并不会觉得它们是北方,反而觉得它们跟我们是一伙儿的,都是嗲滴滴软绵绵的南方省份。更别说远在更南部的小岛海南,或者台湾了。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知,我觉得和我们身处的环境相关,一般来说大家经常讨论的南北方差异都是摘取最为典型的部分,那作为祖国较南且饮食生活习惯突出的省份,福建或者广东经常拿来与较北的省份做类比,这令我们觉得只有我们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南方典型生活方式,“南方”在这种时候成为一类人的象征,很多时候真正和地域的关联性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再者,我们的祖国版图太大,当我们没有走出去,很容易因为一些较为突出和具体的习俗固化了自己的思想,这其中就包括了,我们觉得全国绝大多数和我们不一样的省份都算北方,这样子的一个思想。


酗我


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从小到大都被灌输着广东以北都是北方的概念,听到这里可能有些江西湖南的同学就不服气了,说他们还是秦岭淮河以南,还是正宗的南方人,其实,对于广东人来说,从个人感受来说,也许分辨北方的可能是以下的原因吧。

第一个最基本上的就是一个温度的感知。在广东,除了粤北山区之外,一年四季都是春节或者夏天,全年无冬,降温全靠北方下来的冷空气。所以,这就给广东人一个分辨的方向,就是下雪的地方就是北方。而且这种感觉是非常明显,从小到大说下雪都是北方才下,广东只有一个霜都要开心到飞起。你可以想象下,到了冬天的时候,广东人还穿着大短裤满大街走,而北方已经鹅毛大雪。

第二个就是语言上的区分。广东主要三大语系,客家、潮汕、粤语,基本上广东人一听到普通话都认为是北方人,这个在以前感觉特别明显,现在是经济和人员流动的变化,所以,这种感觉没有很明显了。

以上是个人的感受,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的?可以留言一起分享哦

一个爱旅游的胖子-广州周末君,欢迎关注。


广州周末


我认为在大部分广东人的潜意识里,除广东以外的地方都是北方,而不是传统认知的秦岭淮河分界线。

为什么广东人会产生这样的认知呢?我认为主要是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

广东地处我国最南端,东北部有武夷山山脉阻隔福建,北部有南岭山脉阻隔江西湖南,西部有云开大山阻隔广西,南临南海。过去由于生产力落后,无法抗拒地理条件,限制了中原文化正常交流,产生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影响广东人南北方认知的因素如下:

1.独特的地理气候

地处最南(过去海南省属广东),三面大山阻隔,一面临海,北方冷空气难以到达,北方冬季下雪的气侯现象这里基本没有,广东人把下雪的地方都叫北方。

2.独特的粤语方言

粤语作为汉民族保留古汉语特点和保留最完整体系的一个方言,在港澳、海外华人中使用最广泛。当地人对本地语言非常自信,极少说普通话。

3.独特的饮食文化

广东地处亚热带,物产丰富,饮食文化底蕴丰厚,粤菜注重质和味,口味清淡,力求鲜美,在海内外知名度很高,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4.当代经济实力首屈一指

广东最早依托港澳和海外改革开放,目前经济实力在国内排第一,GDP超单个亚洲四小龙,经济实力雄厚,而且还在引领全国继续发展。

总之,广东如今各方面强势自成一统,例如现实中很少看到男人外出广东在全国打工、女人出嫁到全国各地的现象,有种唯我独"知“的自信自大,所以广东人把广东以外的全国各地都认定为北方,就不难理解了。


尘迹


作为在广州生活过4年的人,我确实有这样的感受。

广东人称呼广东以外的人,统统都称为:“北方人”。

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思考了下,大概是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对于广东人来说,广东确实是中国最南的省(海南因为是岛,不是陆地省份),所以在广东人心中,外地的人自然都是北方来的人了。

在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广东人眼中的“北方人”,并不指的是地理意义上的北方人,而是特指相对广东而言是北方的人。因为在广东人心中,没有“南方人”这个概念,南北的概念只有在比较中才能得出。

2、这三四十年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很快,连续多少年都是位列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的位置。到广东打工的全国各地人很多,所以广东人这些年觉得身边多了很多外地人,因为各种生活习惯不尽相同,“北方人”来广东打工,让广东人自觉有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在言谈中可以体现出来,比如一但出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广东人总习惯说:哎,那是“北方人”。

所以说,广东人经常说“北方人”,也是一种地理设置上的“排外”,是一种心理层面“优越感”的体现。


小川叔


当然啦!我广东人就是把广东北面的省份都当北方,因为我们不一样!比如说,红包的事,我广东人不需要封几千以上的红包,也没分子钱说法,然后就是结婚不需要十万八万彩礼这种行为,再然后就是,结婚不一定要买房或买车。另外,我们广东人也没年三十回娘家还是回婆家的争议,更没有我家或老公家的说法,因为我们广东女人会把老公家当是自己家,嫁人了,广东女人都知道娘家只是娘家,娘家不再是自己家,我们广东人也非常传统,基本不会有儿子是否要跟母亲姓的这种违背中国几千年传统的问题,放眼全世界,也没有儿子跟母亲姓的这种反人类的问题!以上我说的,广东以北的省份都有,所以这也是我们广东人为什么把你们这些省都当成北方的其中一个原因,我们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