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建港源于营口

众所周知,葫芦岛是中国重要的军用港口之一。由于其特殊性质,长期处于封禁状态,直至 1984年国务院批准葫芦岛港对内开放,2000年5月葫芦岛海关成立,标志着葫芦岛这座神秘的军港正式对外开放。在所有介绍葫芦岛港的资料中,都提到其历史悠久,始建于清末。但鲜为人知的是,葫芦岛港的最初,与营口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营口代替牛庄开埠,成为东北唯一的通商口岸,在近代东北的经济发展中,营口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20世纪初,日本扶持的大连港对外开港,中东铁路开通,打破了营口港的垄断地位。同时,由于营口港无防波大堤、冬季结冰期长、辽河河道淤塞等自身缺陷的日益显现,使营口港受到严峻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确保营口港在东北的“龙头老大”地位,清朝政府筹划在营口港附近的辽东湾沿海,修建一座营口港的辅助港。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东三省总督的徐世昌聘请英国专家秀思,经过3个月的实地勘测,建议葫芦岛为修建营口辅助港的最适宜之地。

葫芦岛位于辽东湾西岸,与营口东西相望,距离仅66海里。葫芦岛沿岸几乎全为岩石构成,海床急斜,可做海港之用。冬季微结薄冰,可用破冰船清除航道,故称为“不冻港”。葫芦岛的选址得到清廷的批准,宣统元年(1909年),葫芦岛港开始兴建。然而,这一工程的建设却一波三折,进度迟缓——

第一期工程以奉天劝业道黄开文为开埠总办,以英国专家秀思为工程师,开工后不久即因“辛亥革命”爆发、清廷倒台而中断。

1919年,孙中山发表了著名的《实业计划》,将葫芦岛列为9个三等港的首位,提出了修建葫芦岛港的设想。时任东三省巡阅使的张作霖与北洋政府交通部达成协议,共同建设葫芦岛港,于1920年再次开工建港。张作霖兴建葫芦岛港的目的,是建设一个海军基地,并计划在此设立海军军官学校,这与当年修建商用的营口辅助港的初衷已大相径庭。然而,就在即将开工之际,直奉战争爆发,交通部撤出合作,建港工程再度中断。

1928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东北改旗易帜,张学良雄心勃勃计划建设东三省,再次把葫芦岛建港提到议事日程。在国民政府铁道部长孙科等国民党大员的支持下,葫芦岛港第三次开始修建,工程由国民政府委托荷兰治港公司设计兴建(江苏连云港就是由该公司承建的)。1930年1月24日,张学良派北宁铁路局局长高纪毅,与治港公司总代表陶普施签订了《建筑葫芦岛海港合同》,规定全部工程限于5年之内完成。此次开工,张学良举办了声势浩大的筑港典礼,在码头西山树立起高大的“筑港开工纪念碑”,碑文由张学良亲自撰写(该碑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治港公司签约后即着手设计防波堤,从海外运来大批机械设备,修建了施工人员宿舍、水泥厂等,并且在陡峭的半拉山开山运石,工程进展比较顺利。

好景不长,一年后,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葫芦岛港的第三次建设被迫中断。命运多舛的葫芦岛港几经周折,最后,由于日本侵略者掠夺我国东北资源的需要,由满铁株式会社的相关企业承包建设,从1934年起,陆陆续续完成了大部分工程。

又是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今天的葫芦岛港已经完全走出了历史阴霾,焕发了勃勃生机。今日的营口港也再创历史辉煌,排名全国港口第8位,成为中国沿海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开放后的葫芦岛港,不再是当年清政府设想的只作为营口港的辅助港,而是成为我国重要的船舶制造基地和国家一类口岸,与营口港一样,是连接东北与世界的窗口。

作者 阎 海 系营口市历史学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