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哪些情形变化,是暗示甘油三酯高的信号?

漫天画飞雪


心血管王医生告诉您真相:千万不要等甘油三酯升高的信号!

因为几乎所有的的甘油三酯升高初期,身体都不会有任何太明显的变化。

除非长期甘油三酯升高,已经导致了急性胰腺炎,不得不住进监护室。或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发生冠心病、脑梗死。您说那时候这还叫暗示吗?

这分明是赤裸裸的示威!

我们在临床常常遇见甘油三酯20-30mmol/L的人,没有任何症状。王医生遇到过甘油三酯72mmol/L的患者,当时吓懵了。

可是这位老人家只是有点头晕而已。

目前我们甘油三酯的正常参考值为1.8mmol/L,当大于2.3的时候会考虑甘油三酯升高,甚至高甘油三酯血症。

大部分甘油三酯升高都是和饮食有着密切关系,爱吃油炸、肥腻、高热量食品,主食过量,爱喝酒等等这些习惯都是甘油三酯升高的源泉。

一般建议甘油三酯高于5.65的时候需要服用降脂药,但一般情况,王医生遇见甘油三酯升高的朋友,都会先建议健康饮食+有氧运动,几乎都能恢复正常。王医生治疗过最高的甘油三酯30,没有用药,只是采取健康饮食+有氧运动,经过三个月甘油三酯正常。



当然有时候,甘油三酯也会表现为头晕,头昏,头痛,肢体发麻,眼脸和其它部位现黄色疣,老年环等等。

但我们不能指望这些表现来推断甘油三酯升高,我们只能依靠化验血脂才能了解甘油三酯是否升高。

我们更应该健康生活方式来预防甘油三酯升高,而不是去发现甘油三酯是否升高!


心血管王医生


甘油三酯是血液中的一种脂肪,主要经由肝脏完成脂类代谢,且甘油三酯可与糖类相互转化,所以也会影响参与糖类、脂类代谢的胰脏。另外,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过多,会影响血液流动,妨碍血液顺畅的通向重要脏器而引起相关症状。

甘油三酯高的症状并不明显,很多人都是血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甘油三酯高。当它过高的时候人可能出现皮肤下长黄色瘤、胰腺肿胀(胰腺炎)、肝肿大、心脑供血不足相关的症状。具体如下。

黄色瘤

即皮肤下出现脂肪沉积物,大小、形状不一,呈黄色或橙色。它意味着可能有高甘油三酯或高胆固醇。

黄色瘤可能出现在眼睑上、也可能在肘部、膝盖等关节上,也能在手、脚踝、背部和臀部出现。甘油三酯降低后,它们能消失。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也可能是高甘油三酯的警示信号,症状包括:

突然剧烈腹痛;

恶心;

呕吐;

发烧;

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

另外,酒精可能诱发胰腺炎发作,它也能让甘油三酯水平更高。所以,最好少喝酒。

心脑供血不足的相关症状

除了上述两个,人还可能出现肝脏、胰脏肿大的情况,但这两者不易观察到。而甘油三酯很高的时候可能妨碍血液流动,使通向心脏和大脑的血液不足,而引起如下症状:

心缺血时,胸痛;

脑缺血时,麻木、头晕、意识混乱、视力模糊或严重头痛。

甘油三酯多少才正常,多少比较危险?

正常:低于150mg/dL,或低于1.7mmol/L;

临界:150-199mg/dL或1.8-2.2mmol/L;

高:200-499mg/dL或2.3-5.6 mmol/L;

非常高:高于或等于500mg/dL、高于或等于5.7 mmol/L。

多久检查一次血脂,检查前是否需要禁食?

因为许多甘油三酯高的人都不会出现什么症状,所以只能通过定期血检来确诊。建议20岁以上的人每5年查一次血脂水平。


检查血脂水平通常在胳膊上抽取静脉血,一般需要禁食,检查前的9-12小时不要吃喝,可以喝少量水。

但也有的检验仪器不需禁食,且是从指尖采血。



您好,感谢提问。我是大连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惠大夫。作为三高之一,高脂血症发病最为隐匿,很多患者并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直到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病事件,经过检查血液才发现血脂升高。但是,有时可以通过一些少见的蛛丝马迹来判断是否有高胆固醇或者高甘油三酯血症。

一些浅表的身体变化可能会反映血脂异常,比如眼睑黄色素瘤和部分体质肥胖者,往往提示血脂有所异常,但是,毕竟高血脂不会产生明显的临床不适,所以呢,还是建议患者进行常规的血液化验,通过检查生化检查,即可明确血脂水平是否升高。

有研究指出,和胆固醇水平一样,甘油三脂轻中度的升高,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风险,如果甘油三脂严重升高,即重度甘油三酯血症,也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等问题。

然而,目前最主流的血脂指标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它是引发心脑血管系统事件最主要的指标之一。一旦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需要经过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可能的药物治疗,进行预防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事件。


惠大夫在江湖


甘油三酯高,是高血脂发生的重要诱因,也是引起动脉粥硬化、血管堵塞、血栓的源头。一般甘油三酯高在轻度和中度时期,症状并不明显,但不意味着没有症状表现。

身体出现4种情形,是甘油三酯高的提醒信号

1、头晕头痛

甘油三酯高,会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当血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减慢,就会造成大脑各组织缺血缺氧,也就常常出现头晕头痛。

2、胸闷气短

如果甘油三酯高发生在冠状动脉,就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施压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胸闷气短。

3、耳鸣眼花

耳部的供血是微循环,甘油三酯高导致微循环受阻,产生耳鸣。血液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会通过毛细血管侵犯到眼睛的黄斑,从而影响视力,一般发生于严重的高脂血患者。

4、四肢麻木乏力

脑血管发生供血不足后,会影响大脑指挥,运动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后,四肢就容易疲乏、产生麻木感。

由于甘油三酯高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常和其他疾病症状混淆,所以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建议去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如有必要就要通过药物干预来降低甘油三酯,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来稳定甘油三酯水平。

甘油三酯高了怎么办?常喝1种水,轻松解决甘油三酯高烦恼

这种水指的是,由荞麦、桑叶、决明子、菊花、枸杞、槐米共同煎煮的一种中药水,也称之为荞麦桑叶发酵液。其中主要中药材荞麦中的有芦丁,对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可以增强血管壁的弹性、韧度和致密性;桑叶含有桑叶多糖、生物碱DNJ,能降低血管的压力,降低血液粘稠度,具有预防动脉硬化、降甘油三酯的功能。

荞麦桑叶发酵液具体怎么制作?

《金匮要略》荞麦桑叶发酵液:准备好荞麦15克、桑叶8克、槐米8克、菊花5克、决明子8克、枸杞6克,先把决明子用小火炒至香味溢出,接着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熬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开,再转小火熬煮1个小时,三碗水煮成一碗水,取汁饮用即可。

对于甘油三酯高、高血脂、动脉粥硬化人群,不妨参考来制作,如果觉得熬煮麻烦也可直接购买成品饮用。6种有着“血管清道夫”之称的中药食材,搭配熬煮发酵后,可以更好地合力清除血管内的甘油三酯,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疏通血管,从而预防多种心脑血管疾病。

除了中药食疗降低甘油三酯,减轻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在日常生活中,这几件事也要多加注意:

1、饮食方上减少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2、少食多餐,注意营养均衡;
3、限制烟酒;
4、规则的体育锻炼,减轻体重;
5、遵医嘱服药。

美大康兮


身体哪些情形变化,是暗示甘油三酯高的信号?

甘油三酯(TG )是血脂的主要组成分之一,它的升高往往同时伴有胆固醇(T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降低,当它升高时,便提示我们机体出现“高血脂症”。在临床中我们最常见的高血脂信号有如下几方面。

1、 黄色瘤:根据其临床表现及发病位置不相同又分为如下几种:扁平黄色瘤、掌皱纹黄色瘤、结节性黄色瘤、结节疹性黄色瘤、肌腱黄色瘤等类型。黄色瘤经有效调脂治疗后,部分可消退,但肌腱黄色瘤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2、早发性角膜弓

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脂类物质沉淀于角膜出现角膜混浊。

3、肝脾肿大

甘油三酯积聚于肝脾可引起他们肿大,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


4、胰腺炎

高脂血症患者乳糜微粒栓子在循环过程中可以阻塞胰腺毛细血管,进而导致胰腺血液循环障碍,会引起高脂血症性腺炎。这种胰腺炎会反复发作,非常痛苦,甚至危及生命。

5、罕见症状还有呼吸困难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乳糜微粒由于体积大,循环进入肺脏时可堵塞肺脏毛细血管,引起血气交换障碍进而引起呼吸困难。同时高脂血可引起精神不振、倦怠、失眠健忘、肢体麻木、胸闷、心悸等症状。

高脂血症虽然有不少临床表现,但它的诊断最终还是应依据血液检测来明确诊断。一般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

如果身体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不能盲目自行应用调血脂药物,因为很对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症仅需要控制饮食辅以适量运动就可以缓解。

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喜欢我请关注头条“沪上祝医生”。


沪上祝医生


甘油三酯过高的表现有几种,但并非有这些表现就一定是甘油三酯过高,还要谨慎对待才好。

1.眼睑黄疣。眼睑黄疣是是含脂质的组织细胞在皮肤内形成的,眼睑上出现淡黄色的小皮疹,刚开始时为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严重时布满整个眼睑,这是系统内脂质代谢障碍、甘油三酯过高的外在皮肤表现,通常这种结节的出现就代表着体内血脂已经很高,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形成。

2.视力突然下降。甘油三酯过高时,血液就会变得粘稠,流速减缓,就会影响眼睛视觉神经和视网膜的供血和供氧。血液中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会通过毛细血管侵犯到眼睛的黄斑,短期内就会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一阵模糊、重影等表现,一般发生于严重的高脂血患者。

3.耳鸣。耳部的供血是微循环,甘油三酯高导致微循环受阻,产生耳鸣。

4.长黑斑。短时间内在面部、手部出现较多的黑斑,这种黑斑比老年斑略大,颜色较深。同时伴有记忆力、反应力减弱。

5.头昏脑胀。甘油三酯高,会发生脑动脉粥样硬化,当血管腔变窄、血流速度减慢,就会造成大脑各组织缺血缺氧,也就常常出现头晕头痛。早晨起床后感觉头脑不清醒,早餐后可改善,午后极易犯困,但夜晚很清醒。与人讲话的时候,还很容易睡着。

6.腿抽筋。腿经常抽筋,还伴有刺痛感。这是胆固醇积聚在腿部肌肉中的表现。

7.四肢麻木乏力。脑血管发生供血不足后,会影响大脑指挥,运动神经功能出现障碍后,四肢就容易疲乏、产生麻木感。

由于甘油三酯高的症状没有特异性,常和其他疾病症状混淆,所以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建议去医院做一个全面检查,如有必要就要通过药物干预来降低甘油三酯,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来稳定甘油三酯水平。


纯钧LHGR


高甘油三酯血症约20-30%是属于有家属遗传因素有关的原发性lV型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継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肾病、糖尿病、甲减、肥胖、激素等药物同素),也包括杂合子遗传性II b型混合性高脂血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较高。但大部分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吃出来的,过甜、过油、过飽把胃撑大了,少吃就难过。酒也是“液体粮食,甚至抽烟的人甘油三脂可升高9.1%。

与遗传有关原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一般甘油三酯水平大于5mmoI/L甚至10mmoI/L体型不一定肥胖,面部脂质浸润不一定明显。继发性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甘油三脂升高相对低些,根据不同疾病继发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外表不一定有特异性的明显变化。

目前最多见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往往是吃出来的。一般讲甘油三脂在1.7-2.26mmoI/L属于边缘升高,可能身体比较胖其他不一定有明显异常。2.2-5.63mmoI/L属于轻中度升高,此时除了体态较胖之外从面部就可以看出脂质浸润的特征如:眉弓发红微隆起,印堂红亮油光光,甚至鼻樑、颧弓皮肤红而亮。大于5.64mmoI/L以上属于重度高甘油三酯血症,约50-70%属于原发性家属遗传性相关的或各种疾病继发的高甘油三酯血症,这种患者可能面部或体型特征不明显。

除皮肤外最多见是脂肪肝、肝酶升高,不加以控制和治疗发展为肝硬化。另外有胆囊结石症的人如果甘油三脂大于5mmoI/L以上较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当然甘油三脂和血粘度关系密切,且和好的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成反比,它越高HDL越低,这都是导致心脏、脑血管事件的诱发因素。古代说“官相”的人,就是吃入太多脂肪和食物表现印堂、眉弓、鼻樑发红亮并隆起、眉毛稀疏。有经验的医生从面都即可看出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家族遗传性高甘油三酯血症还得用药物降脂,贝特类往往须和烟酸类等联合治疗方能将甘油三脂降下来,但这些人要降到1.7mmoI/L以下有难度。继发性或药物性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只有针对原发病治疗,有些药物是疾病必须的很难停掉,好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动脉血管的危害性不如高胆固醇血症严重,治疗上各方面要兼顾。

至于吃出来的轻中度升高的人只有靠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严格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靠忍住飢餓让胃废用性萎缩,通过吃得比罚旄消耗得少通过负平衡将体内多余的脂肪通过三羧酸循环转化为糖元供人体生命和生活需要的热卡,减肥了甘油三脂自然下降了。运动固然是消耗甘油三脂的好方法,只是运动后只能喝白水,不能因餓而再吃其他东西,否则白运动了。飲食上多吃新鲜的蔬菜,尽量不用油炒(炒出来的疏菜靠油多才香)提創热伴或凉拌。多吃些动植物蛋白质,尽量少红烧(少吃白糖)。水果都可以吃但要适量,不少人一天中有一歺不吃飯菜仅吃点水果,减肥效果不错,贵在坚持。

2018.5.12


我想说点真话


甘油三脂高,血管内脂质过多,如不及时治疗,血管产生粥样动脉硬化,形成斑块,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

甘油三脂高有如下表现:1,头痛头昏,血流不畅引起。2,肢体发麻。3,眼脸和其它部位现黄色疣。4,老年环,眼晶体上有一白色圆环。5,胸闷气短。以上情况明显者快到医院检查,急时采取措施,以免意外发生。

在服药同时,管住嘴,迈开腿,增强自我代谢能力,是控制甘油三酯的有效途径。

茶饮:桑叶,荷叶,菊花,枸杞开水冲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