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拜占庭帝国可以存在一千多年?关键原因有三点

为什么拜占庭帝国可以存在一千多年?关键原因有三点。

公元395年(君士坦丁大帝去世之后),罗马帝国分裂为以罗马城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和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西罗马帝国。由于君士坦丁堡是以古城拜占庭为中心发展而成,所以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当时的西罗马,日耳曼蛮族不断迁入(在匈奴人的驱赶下,日耳曼人失去了家园,变成了难民,他们大量涌入西罗马),罗马人的出生率却连年下降,最后军队里大部分士兵都变成了日耳曼人。476年,罗马城被西哥特人的一支,汪达尔人攻破,西罗马帝国亡国了。

“两罗马”只剩下了一个,就是东罗马帝国。但在查士丁尼大帝西征之前,东罗马帝国尽管已经完美地避开了那些导致西罗马灭亡的因素,成功生存了下来,但始终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帝国(日耳曼人并不把“东罗马”放在眼里)。查士丁尼先是先是用大量黄金与波斯缔结了和约,接着就大举征讨日耳曼人(他的名言是,哥特人以暴力侵占了我们的意大利,却至今赖着不还)。经过前后二十年之久的战争,查士丁尼大帝先后灭掉了大大小小十几个日耳曼国家,收复了意大利,再度把地中海变成了内海。

从395年到1453年,拜占庭帝国先后熬过了一千多个年头才灭亡。为什么拜占庭可以存在那么久,而同一时期的世界其他帝国却不行(比如东晋王朝,和拜占庭几乎同时立国,却只坚持了一百五十多年)?在小编看来,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宗教,拜占庭以基督教的分支东正教立国(牧首常常凌驾君王之上)。在动乱的年代,宗教,特别是一神教,常常可以成为稳定社会的支柱(鲁滨逊流落荒岛,就是靠一本《圣经》找到了精神归宿),至少可以保证国家不动乱(除非政府与宗教决裂)。

第二个原因,就是君士坦丁堡城池比较牢固,不太容易被攻破。拜占庭曾经和很多帝国对抗国,既有亚洲帝国,也有欧洲帝国。但这些国家一个个都倒下了,拜占庭还活着。除了文化上的输出,即使外敌兵临城下,君士坦丁堡也可以坚持很多年,直到敌国的君主去世。每到了这个时候,拜占庭人就会使出他们那续命的杀手锏。在敌国储君相争之时,拜占庭人总会恰到好处地出现,他们扶植比较弱的那个储君,来打击那个比较强的。这样常常可以使敌国内战数年之久,甚至面临亡国危机。

第三个原因,拜占庭帝国的君主并非世袭,而是元老院推举。秦朝以后,中国古代的王朝一般不超过300年(只有宋朝除外),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君上的昏庸。一般历代开国之君都很厉害,但要后世子孙每个人都厉害,那几乎不可能。有的朝代灭亡于臣下篡权,但拜占庭不会出现这种事,元老院会推选有能力的将领为君,这样不仅他们没有篡权的必要,常常还能在继位后力挽狂澜,使帝国再度中兴。

为什么拜占庭帝国可以存在一千多年?关键原因有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