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烈士园里,为何埋了一个日军少将?墓碑上只有两个字

在现在的云南腾冲,有一座为纪念抗战阵亡将士而修建的墓园,名曰:国殇墓园。这个墓园,是为了纪念1944年中国军队收复腾冲所建。在当年的战斗中,有9168名中国军人血洒于此,他们共历大小战役40余场,毙杀日寇6000余人,使腾冲成为滇西地区最早光复的县城。在这个墓园里,除了长眠于此的抗战烈士,还有一个特殊的坟冢,这里面埋的,是当时据守在腾冲的日军最高军事指挥官——148联队队长,少将藏重康美。跟他一起埋的,还有4个日军军官。埋葬敌人尸体,本是对敌人的最大尊重,但就是这样一座坟墓,后来却得到了一些日本学者的抗议,认为这是对这位少将的不尊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立在这座坟前的石碑上,大书两个字:“倭冢”。这是对藏重康美,一名可耻的日本侵略者,最好的盖棺论定和评价,他也理应有这样可耻的下场。而这个藏重康美,究竟是何许人也?

藏重康美早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学校可不一般,他不仅培养出了东条英机、冈村宁次、松井石根等甲级战犯,成为输出日军高级军官的大本营,而且,像阎锡山、蔡锷、何应钦等名将,早年也在此学校就读。藏重康美很早就加入了侵华战争,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他便加入了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扫荡作战。1940年,他又奉命转战华南,可以说,他几乎作恶了大半个中国。

1942年5月,日军出兵腾冲,当时的腾冲境内,虽然也有不少抗日力量,但他们皆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既没有组织有效抵抗,更是不自觉的加入到了撤离的部队当中。这样的后果是,日军攻近腾冲时,几乎面对着一座空城。而在1943年5月,藏重康美被任命为第五十六师团步兵第一四八联队联队长,守卫腾冲城时,才是另外一番模样。中国军队为了打通滇缅公路,疏通国际补给线,决定对腾冲内的日军发起猛攻。藏重康美因为自身力量不足,决定依靠城南的来凤山设防固守,但远征军来势凶猛,对来凤山的日军发起了猛烈的炮击,使日军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藏重康美被迫率军撤到腾冲城内固守。

中国远征军乘势追击,攻至腾冲城下,全力攻城。藏重康美的守城部队,损失惨重,他向上级师团长请求弃城而走,但被上级拒绝,并要求他配合主力师团作战,死守腾冲城。面对远征军凌厉的攻势,藏重康美仿佛看到了自己最终的命运,他命令部队拼死抵抗。不久,腾冲城破,远征军冲入城中,藏重康美做困兽之斗,率领顽抗的日军又把远征军击退。

但不久远征军又用喷火器进行攻击,并组织了敢死队、爆破队,连续攻击,仍未成功,可见日军作战之顽强。远征军看强攻不成,又出动轰炸机助战,终于将腾冲城墙炸出了13个口子,远征军如潮水一般,冲入城中,与顽抗到底的日军展开了白刃战。但即便如此,藏重康美仍然据守着城内的断壁残垣,做着最后的抵抗,而远征军同样伤亡惨重。不久,远征军再次派飞机轰炸,藏重康美的最后指挥部被炸毁,他和身边的亲兵当场被炸死。

至此,这场历时127天的艰难攻城战,才宣告结束。期间,中日双方反复争夺,伤亡惨重,场面惨绝人寰,绝非现在的抗日神剧那样,轻松写意。远征军对日军的恨以及打心眼里的蔑视,都浓缩在了这短短的“倭塚”二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