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三侃史2:岳母“精忠报国”刺错了一个字,岳飞不是民族英雄

皇帝不惜花费那么多时间和脑筋,目的只有一个,即让你今后时时刻刻记着“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任凭你跑到天涯海角,都是老子的奴才。奴才是啥?不用我介绍,只要大家知道系软骨科动物就行。中国自从产生皇帝以来,所谓义士,所谓英雄,很难有逃出软骨科范围的。

妈,别刺错了字,要闹千古笑话哈

南宋名将岳飞,勇不可挡,打得金兀术哭都没地方哭,眼看就要革命成功了,可是皇帝老儿赵构连放十二个响屁,他马上就跪在地上,流泪道:“圣上连发十二道金牌召我,我怎敢违抗圣命?”写到这里,一定有些忠贞分子要嚷嚷,说岳飞是民族英雄呀,是我们老祖宗的大救星呀。我想问一句,岳飞他是民族英雄吗?我说过,他跟林则徐一样,都不是民族英雄,他们是皇族英雄,他们磕头的对象是皇上,不是中华民族,所以,岳母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错了一个,应该是“精忠报皇”。

赤胆忠心报皇恩

其实,什么英雄也好,什么大救星也罢,那属于另外的讲座范畴,我们现在只讲软骨科动物。

连像岳飞这样的大英雄、大救星,在皇帝面前都自动自发弯腰屈膝,其他多如牛毛的小英雄、小救星,还有啥话可说!在皇帝这方,想到的绝不会是政治,国土收复不收复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只要朝廷一天不亡,你再英雄,再救星,对老子必须无条件奴服。这既是皇位的有力保障,更是当皇帝的高级享受,不然,做臣子的连御话都敢不听,在外边擅自动刀动枪,在朝廷上则大眼猛瞪,立而不拜,那当皇帝还有他娘的啥意思哉?磕头的妙用,除了保障皇位和供皇帝享受虚荣之外,就是把臣子的自尊心磕掉,一个人一旦丢失了自尊,对恩怨是非遂变得麻木不仁,皇帝正是要借助你的麻木不仁,恣意乱搞,满足他个人的私欲呢。

宋宫廷文化节目表演《杯酒释兵权》

从前清朝有位号称“不倒翁”的曹振镛,官运享通,连任三朝,难道他功劳大大的,学问深深的?恰恰相反,他既没有半点功劳,又没有一丝学问。有个门生想不通了,便问他做官的诀窍,他咋说?他说:“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多磕头少说话能永葆官春,那么反过来,少磕头多说话又是怎么个结局呢?明朝有位大臣叫陈祚,出任山西御史的时候,只不过劝劝第五任皇帝朱瞻基多读几本书,结局便是被照准屁股一脚,下狱五年,株连十余口。

皇上,你这么不厚道,我直接石化了

皇帝混帐吗?当然混帐顶尖,提都不用提了,然而俗话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官焉僚焉,臣焉民焉,不努力迎合,磕头政治可能早已在中国绝了种。好容易捱到二十世纪开元,眼看就要绝啦绝啦,危险万状啦,结果硬生出一股子邪劲,没有绝成,不但没有绝成,康有为甚至头头是道地训导小民“膝盖拿来干啥用”,膝盖拿来干啥用,简直废话一句,膝盖除了拿来磕头,你说还派得上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