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善和与邓小平(一)

谭善和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前后有两任司令员,第一任是湖北荆门人陈士榘,第二任即是湖南茶陵人谭善和。

谭善和原为红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干部,抗日战争初期调到八路军总部,先后任总部特务团政治处组织保卫股股长、政治处代理主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保卫部一科科长。他就是在这时认识邓小平的。

谭善和直接在邓小平领导下工作,是在解放战争初期。1945年10月平汉(邯郸)战役打响,时任冀鲁豫军区后勤部政委的谭善和负责组织将弹药、物资、粮食运送给参战部队。他的高度负责、刻苦耐劳,哪里有困难往哪里上的精神,引起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注意。平汉战役结束后,刘邓首长点名要谭善和去完成一项特殊的任务——到山东日照去兼任晋冀鲁豫军区驻山东办事处主任。

办事处的主要工作是转运华东新四军和山东军区支援给晋冀鲁豫军区的炮弹;接受经周恩来争取由救济总署分给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救济物资。在国民党已挑起内战的情况下,谭善和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完成了任务,将炮弹运送到晋冀鲁豫军区野战部队手中,将救济物资运交边区政府。连分来的一辆没人会驾驶的摩托车,也被他奇迹般地连骑带推从山东日照弄回了河南旧范县。

1950年率特种兵部队挺进西南时的谭善和

有一次,上海出版界的进步人士送给邓小平一包书籍,因为不知道邓小平的具体地址,这包书籍辗转捎到了晋冀鲁豫军区驻山东办事处。谭善和见包已破损,便打开来重包。包里的许多书都是他只听说过却没有见过的,爱读书的谭善和被吸引住了,他想了想,决定留下几本历史和文学方面的书。

过了几天,谭善和回晋冀鲁豫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河北武安冶陶镇汇报工作,顺便将那包书也带了去。

见到邓小平,谭善和汇报了办事处的工作,然后拿出那包书说:“邓政委,上海进步人士送给你一包书,其中有几本我很想看看,就自己做主留下了。”

邓小平接过书,爽快地说:“想看你就拿嘛,包里的书你想要哪本还可以拿走。以后需要什么书就讲,我这里有的都可以给你。不过书拿去了就要读,可不能抛在一边。”

谭善和忙说:“事情再多,我也一定要把那几本书都读完。”

邓小平笑着说:“对嘛,当个指挥员,负责干部,就是要多读书。不怕文化程度不高,就怕不肯学习。没有文化,没有知识打不好仗也做不好工作。”

邓小平这番话,谭善和牢记在了心里。后来,无论是在大小战斗不断的大别山区,解放大西南的行军路上,还是在空气稀薄的康藏公路筑路工地,阴暗潮湿的朝鲜坑道里,他都带着书,有空儿就读上几页。

[作者系原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秘书,曾任副总参谋长李达、工程兵司令员谭善和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