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最好的亡国之君,国家虽然没了,但百姓依旧对他念念不忘

现在一提起亡国之君,大家就没什么好印象。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君主能把国家给亡了,不是昏庸无能,就是残酷不仁,如同商纣王和宋徽宗之流。而在我国的历史上,还真有一些既不昏庸,又不残酷的君主,他们只是因为实力不如别人,而被迫亡国了。今天的主角就是这么一个人。

钱弘俶,字文德,浙江临安人,也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的最后一任君主。他在十多岁时便开始担任内衙诸军的指挥使,哥哥钱倧继位后,又安排他主持相府工作。公元948年,吴越国将领胡进思发动政变,软禁了吴王钱倧,恭请钱弘俶上位。钱弘俶登基后诛杀了反复叛变的内衙指挥使何承训,震慑朝臣。然后他又多次下旨免除赋税,让百姓去耕种朝廷的公田。百姓欢呼雀跃,国内五谷丰登。

原本他励精图治的发展,国家应该不至于灭亡。但可惜他碰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钱弘俶秉持先祖一贯的作风,对北宋开始纳贡称臣。这时南唐国主李煜拉拢钱弘俶,要跟他组成盟军,一起抵抗北宋军队。并多次向他阐述“唇亡齿寒”的道理。但钱弘俶很清楚自己国家的实力,也看的出南唐的国力。思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拒绝李煜的提议。

原本赵匡胤是打算先灭掉富庶的吴越,但钱弘俶这么听话,搞得他都不好意思打钱弘俶了。公元974年,赵匡胤发兵攻打南唐。李煜向钱弘俶求援,却遭到了他的拒绝。后来钱弘俶出兵助宋灭掉了南唐,十国中仅剩吴越一国存在。公元975年,高僧延寿病重,钱弘俶前往探望。在探望的过程中,钱弘俶向延寿请教吴越国以后的发展走向。延寿劝他为吴越百姓着想,纳土归宋。

公元978年,钱弘俶终于是下定决心向北宋归降。出发前,他在吴越国的钱氏宗祠外哭的不能自已,说对不起列祖列宗,腿软的几乎无法站立。向祖宗认过罪后,他于同年五月到了北宋开封,将吴越国所属的十三州,一军、八十六县全部献给北宋。从此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统一的时期。

钱弘俶的投降,让吴越国百姓免遭了刀兵之祸,能够继续安居乐业。北宋诗人苏轼也曾在诗中提到,吴越国百姓至死都没看到过战事,到处都是钟鸣鼎乐之声。所以钱弘俶虽然亡了国,但在吴越的百姓心中,仍然是最好的君主。而他本人在投降之后,也在开封安享了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