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可谓风云诡谲、波澜壮阔,为何三次废黜自己汗位继承人?

努尔哈赤从起兵到去世,其一生可谓风云诡谲、波澜壮阔。将一个落后的游牧渔猎部族打造成关外的强大政权,自然伴随着权力的争夺与阴谋,争斗最为激烈的便是三次废黜自己的汗位继承人。

努尔哈赤剧照

第一次废储发生在努尔哈赤与同母弟舒尔哈齐之间。在努尔哈赤起兵征战中,舒尔哈齐立下了汗马功勋,被公认为努尔哈赤的继承者,两人在建州女真部落中地位相同、待遇一致。但在女真部落逐步统一之后,兄弟二人在对待明朝的态度上发生分歧,进而矛盾激化,最终兄弟反目成仇。

努尔哈赤以作战不力的借口削弱舒尔哈齐的兵权,但不甘失去权力的舒尔哈齐试图分裂女真部落并自立门户,失败之后遭到囚禁,在暗无天日的牢房里苦熬两年才死去。

大贝勒代善剧照

第二次是努尔哈赤废黜长子褚英。舒尔哈齐被囚禁后,军功卓著的嫡长子褚英理所当然成为储君。但褚英这个人性格狂妄,与几位弟弟和元老大臣们的关系恶劣。成为储君后也没有妥善处理与父亲努尔哈赤的权力关系,遭到群臣联手打压。失宠的褚英心生怨恨,意图谋反,被努尔哈赤囚禁至死。

第三次是代善被废。褚英被废后,其弟代善成为新的储君,代善年长,被称为大贝勒。他为人虽然和善,但也难逃被废黜的命运。不过代善之废起因是家庭私事——与努尔哈赤的大福晋暧昧不清、虐待前妻的两个儿子,与权力斗争关系不大,所以代善没有重蹈前两任囚禁身亡的命运。在得到父亲原谅之后,虽然失去储君地位,但仍是四大贝勒之首,参与朝政。

皇太极剧照

努尔哈赤时期的宗室内斗十分惨烈,都是至亲骨肉之间的残杀。舒尔哈齐、褚英、代善三人相继成为储君,但都无一例外遭到废黜。导致代善之后没有再立储君,甚至皇太极都是通过惨烈的宗室内斗才得以即位。

其原因,建州女真在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在十几年间迅速走向统一和扩张,一个过去的渔猎游牧部落风云跌宕地向封建社会迈进,努尔哈赤的身份也从部落首领逐步成为女真政权的大汗,甚至期望获得天命的眷顾。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努尔哈赤的汗权势必要一再强化,他本人也不可能容忍自己的权力存在不稳定因素,一些能够形成阻碍的绊脚石必须被清

女真族剧照

此外,在女真族封建化的过程中,不论是女真上层社会还是下层社会的矛盾都在急剧激化,大汗储君正是一个矛盾的聚焦点,可以说储君是努尔哈赤时期的一个高危职业。北魏鲜卑族就是一个十分相似的例子,在鲜卑族早期汉化与封建化过程中,北魏拓跋皇族的内斗同样无比惨烈,甚至产生了“立子杀母”的残酷制度。

透视努尔哈赤三度废储的历史,其中透露着几分历史的必然和无奈。

参考文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