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只明白“此间乐,不思蜀”?刘禅:后面还有这句话您弄不懂!

你只知道“此间乐,不思蜀”?刘禅:后面还有一句话你不知道!

作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含辛茹苦的教育他的儿子刘禅,可是没想到刘禅并不是一个当好皇帝的料,因此在坚持了40年之后,果断开城投降了。因此后世不少人将蜀汉的灭亡归咎于懦弱无能的刘禅,将诸葛亮塑造为千古名相之列。那么真实的情况真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诸葛亮信奉“北伐”,这是他一生都为之奋斗的事业。那么北伐的好处是什么?答案就是换来的只有劳民伤财。诸葛亮一生之中六次北伐,一次都没有成功,全都无功而返。那么坐守后方的刘禅做了什么?他将西蜀治理得井井有条,出现过短暂的繁荣!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讲,蜀汉的灭亡并不全是刘禅的错,当然诸葛亮北伐也没有错。其实总的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蜀汉的地理位置太偏僻了!

当然,我们也不知道刘禅是不是支持诸葛亮北伐,或许是不支持,但是不敢说出来。毕竟刘禅曾经强行召回过在前线作战的诸葛亮,当然听信了谗言说诸葛亮想要谋反。其实在三国之中,刘禅是当的皇帝最久的一位,足足有42年。在这几十年中,不可能没有什么波动,但是刘禅却依然能够在这个位置这么久,想必一定有他自己的手段。不管是不是有很多忠心的大臣和将军为他卖命,他自己的能力绝对也是在水平线以上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当时其他的几位幼主,看看有谁能比刘禅做得更好吗?

就说汉献帝,他也是幼主吧?可是他做了什么呢?除了成为一个又一个诸侯的傀儡之外,一生最大的成就估计就是成就了曹操吧!曹操的大曾孙子曹芳,也是幼主吧?他成为了司马家的垫脚石,被狼狈的赶下了台。就退一万步来讲,蜀汉就真的没有狼子野心之辈?所以说刘禅其实做的已经足够好了,他就算没有守住父亲留下来的基业,但是他守住了刘备的血脉!当年司马昭问他:想不想蜀国啊?刘禅说了一句文邹邹的话:此间乐,不思蜀。

想必大家都对这个典故非常熟悉了,也因为刘禅说的这句话,嘲笑了他很久。可是大部分不知道,刘禅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那就是司马昭继续问他同样的话。刘禅很聪明,他知道司马昭在担心什么。因此故意学着郤正的口气说想家。然后司马昭却说:怎么有点像郤正的口气?故作惊讶的说:你咋知道呢?确实是郤正教我的。(诚如遵命)原来刘禅的近臣对刘禅说,如果司马昭问你想不想蜀国,你就说想,然后他就会放你回去了。可是刘禅知道,一旦说想那可就真的完蛋了,所以完全装作耳边风。可是一旦说不想,有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不想,因此就把郤正让他这么说的原话都讲给司马昭听,于是司马昭完全打消了对刘禅的怀疑,因此也就没有除掉一个“智障儿”的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