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主义者”东条英机,“顶多当上等兵”,但有一人很看重他

文| 李响

1915年春季,出身军阀世家的东条英机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那一年他已经31岁。陆军大学学生毕业后通常派驻欧洲,东条英机专攻德语,算是“亲德”的学生。因为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已成为“敌国”,他无法去留学,只好暂时在士官学校担任中队长,1916年调到副官部。

当时大岛健一任陆军大臣,和田龟治是直属高级副官司,东条英机在和田手下,能力得到很快提高。东条英机工作非常勤奋稳妥,据说他在军政界被称为务实主义者就是源自于此时的工作风格。临调离副官之时,和田龟治给东条英机的忠告是:心胸要开阔一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后来被称为剃刀将军的东条英机是缺席的,对他来说,战争结束伊始的经历才是影响深远的。大战结束后,东条英机终于可以按照原计划赴欧洲,这是他期待已久的。1919年8月,他被派往瑞士和德国任驻外研究员,主要任务是收集军事情报,研究欧洲各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在欧洲,东条结识了永田铁山、小畑敏四郎、冈村宁次等青年军官,他们组成了小团体,不定期举行集会。一战使东条英机等同辈军人认识到,战争需要庞大的全国动员计划,动员最大规模的物资供给,举国皆兵,全面作战,平民与民间工业也要进行编组并中央管理。他们相约在归国后,为改革军制、刷新人事、建立总动员体制共同奋斗。这个军人秘密团体称为“一夕会”,主要成员后来皆成为侵华日军的骨干分子。

作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亚洲、侵略中国的头号战争罪犯,东条英机自幼受到军国主义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熏染,幼年时期他就先后在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和陆军中央幼年学校经历了严格的军事化学习。东条学习成绩不算太好,打架却很厉害,从不服输,被别人称为“打架王东条”。同时,军事教官的“在战争中要勇冲猛杀,视死如归,为日本征战建立功勋”的“训示”对他影响很大。1904年6月,东条升入陆军士官学校,1905年4月毕业时被授予陆军步兵少尉军衔,毕业前夕他带领第17期300名学员在皇宫振天府前宣誓:“要为天皇而死……在满洲的土地上粉身碎骨心甘情愿。” 毕业后,东条英机跟随新建的第十五师团来到中国东北,此时,日俄战争已胜负分明,东条英机只是作为一名守备队员度过了他梦想已久的第一次出征。

从日俄战场返回日本后,东条英机又进入日本陆军大学学习。陆军大学是一所门槛极高的军事学府,可谓是优中选优。在这所已经精英云集的学校里,还要进行再选拔,毕业成绩前六名的学生可获得天皇御赐配刀,因此也叫“军刀组”,首席毕业生更是享有在天皇面前演讲的殊荣。天赋平平的东条英机靠着“拼爹”连续考了三次才进入这个精英学府,他老爹东条英教就是陆大第一期首席毕业生。东条显然没有遗传他老爹的高智商,他的大学校友兼同僚、曾经策划了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后来曾当面称已经晋升为陆军中将的东条英机为“东条上等兵”,他讽刺地说:“(东条)顶多能当上等兵。能管好仓库里的20挺机枪,但多于20挺就很难说了……”不过,能走向首相位置的东条必定有其过人之处,他的学长,“统制派”公认的老大,有日本“陆军第一大脑”之称的永田铁山,对东条就颇为看中,他在1933年曾判断说:“东条是将来肩负日本陆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