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商训、十二戒、经商十八法的智慧,不经商也能成大事

陶朱公范蠡的商训、十二戒、经商十八法的智慧

陶朱公《商训》

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关者众。

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因才器使,任事有赖。

能辩论。坐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躬行以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

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

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

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期

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一、《三谋》:

《人谋》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

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

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

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

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

,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

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 而

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

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

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

,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

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

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

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

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大商之道!


“无事时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

时如无事般镇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在经商的过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

双方得不到平衡,那么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矛盾和

冲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那么最终谁的目的都达不到

。予,就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通过这个

办法,解决了利益各方之间的平衡,最后达到了取的目的。

逞强蛮干是绝不行的,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

要懂得商道之本,还要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要善于

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也要善于

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商海

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