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诸葛亮的兵法不及格,你怎么看?

浩然之士


说不及格的,都是没看过三国的。不说别人就说司马懿吧,1.他自己说过孔明智在吾先。2.对战比排兵布阵基本没赢过。3.后期不敢跟孔明对阵,只守不出。4.看过孔明走后的军营排列称他为“天下奇才”。5.小命差点丢在葫芦谷。可以说诸葛亮军事才能数一数二,但是因为刘备托孤之重,束缚他不敢放开手脚为保刘备基本,从不涉险。但是有一人的境界,孔明永远做不到。他就是郭嘉,全是险招,而且全胜。因为郭嘉只走军事,战略路线。而孔明政治,经济,军事,战略,发明集一身。所以纵观整个三国在军事上,我只同意郭嘉比他强,其余司马仲达,周公谨,陆伯言等只能屈居孔明之下。(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三国人物之王者荣耀


诸葛亮兵法不及格是绝对不可能的!网文误人子弟,害人不浅!盲目摸黑历史名人以彰显自己卓尔不群,这群人和为秦桧洗白的人一样卑鄙无耻!我们不妨从历史角度,梳理一下孔明先生的生平,从中我们就不难发现他的能力。

《三国志》提到孔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因此有很多人说诸葛亮不懂军事。但是我们不妨分析这段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诸葛亮善于治理军队,相对于治军能力奇谋并不是特长;和领兵作战相比,诸葛亮更善于内政建设。那么问题来了,按陈寿的说法,诸葛亮各项能力都是和自己相比,也就是说陈寿从来没说,诸葛亮军事能力不如谁,只是相对不如自己的强项。要知道,孔明的强项能力高的吓人,弱项与强项比虽然相对短,但是绝对数值不可能低,也就是说,孔明的将略大体上高于平均值。

诸葛亮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统帅,这种角色区别于五虎、五子、十二虎臣这种武将,所以讨论战术上的胜利这种细枝末节是不足以体现孔明的价值的,他的价值体现在战略层面。自刘备在夷陵之战葬送蜀汉精锐以来,诸葛亮励精图治,蓄势待烦。一朝发难,历次北伐行动给曹魏在战略上的压力绝对不只是野战必克、武都阴平、区区张郃人头和三千甲首。甚至没有人可以打败这个不懂军事的知识分子,武后每次都是“粮尽退兵”,试问如果可以击败诸葛亮,魏国武将难道会放弃到手的军功?

曹魏有文武两帝的积累和节省,是这样的:“世或谓魏氏不用钱久,积累巨万,故欲行之,利公富国”。而诸葛亮北伐,情况是这样的:“每诸葛亮入寇关中,边兵不能制敌,中军奔赴,辄不及事机。”然后 “岁有数千万斛,以充兵戎之用。”再然后“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魏国出兵辽东是这样的:“初,帝议遣宣王讨渊,发卒四万人。议臣皆以为四万兵多,役费难供”。这是国力和积累是蜀汉十倍的魏国,出兵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诸葛亮穷兵黩武,如果不北伐蜀汉不会那么早灭亡。这种把一个败家皇上作死的后果归罪于一个死人,简直是可笑之极!玩儿过即时战略游戏的朋友都懂得,对方资源收集速度是你的九倍,如果不能迅速以快攻分出胜负,十分钟以后,还打个屁?“地摊历史学家”所谓的穷兵黩武的诸葛武侯打了这几年仗后,蜀汉国内是这样的: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打脸不?

武侯以一州之力对抗天下三分之二,十几年间让魏国西线始终处于守势。而魏国为了平定区区公孙渊,凑四万平叛部队都难。如果诸葛亮军事不及格,那么曹魏诸将军事能力可谓猪狗不如。而诸葛亮治国的能力就更不用多说。在战略上给予魏国巨大的压力和消耗的同时,保持国内物资充裕本就是不可多得。

还有一种轮调是“放水论”。这种人貌似是宫斗剧看多了,什么都是放水,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兵天将放水,诸葛亮北伐司马懿放水,反正就是放水。我们不妨看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魏国的反应,魏国一线大将纷纷出动,如张郃、曹真、郭淮、郝昭,魏国皇帝亲征潼关,好一个放水。第二次北伐,由于曹魏已经事先在陈仓做好了充足准备,加上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相方激战二十余日未有胜负。曹真派费耀等率军来救,魏明帝也召张郃前往迎击诸葛亮,此时蜀军运送粮食上发生问题,又闻讯魏援军快到,只好再退回汉中。在退师途中,成功杀死前来追击的魏将王双。这么大的阵仗就是来放水的?第三次放水放到国土沦丧,第四次正面击败魏军,斩杀张郃。最后一次病死军中。至此,诸葛亮被魏国放出来的水淹死了。嗯~放水好厉害!

对诸葛亮的评价,文治当不在萧何管仲之下,武功尤有胜之。“武庙十哲”这就是对孔明一生最大的肯定!细化的说,三国时期最准确,完成度最高的大战略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治事之才,同时期军事能力第一梯队的战略统帅,非诸葛武侯莫属!


司马武侯


诸葛亮的兵法绝对是合格的!帮助实力最小的刘备取得三分天下,这个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连当时一流外将司马懿这样厉害的角色都屡次败在诸葛亮手下,诸葛亮送他女人衣服羞辱他,他都不敢出战,葫芦谷更是一把火差点烧死了司马氏父子三人。尽管后来六出祁山没有取得胜利,但这并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打仗除了指挥官的军事才能外,更重要的是拚的国家综合实力,在魏蜀吴三个国家中,蜀国无疑是最弱小的,尽管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高超,但国家太弱小,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粮没粮,而且君王昏庸,奸臣误国,这个仗谁还能打好?杜甫赞扬他“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这从侧面也佐证诸葛亮的军事素质是非常过硬的!


冯兄化吉fwz


诸葛亮这个人被三国演义小说构造成为了一个“半神”一样的人物,据史料记载诸葛亮并不像罗贯中所写的那么无敌。

诸葛亮自小聪明,天资聪慧,放到现在的话就是个天才。很爱学习,出生在官宦家庭,条件不错,外出求学也能支持的了。

所以他才得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包括那个年代鲜有人知的天文学,就是所谓的夜观天象,通过观察星象和云彩的变化,来推测之后的天气。

诸葛亮并不特别擅长领导打仗,也不能说一点不懂,只能说跟他其它的才能相比一般,因此在很多战役的时候刘备并没有带上他,而是让他坐镇后方,安排后方的粮草物资等。

其实诸葛亮最擅长的应该是发展经济,在刘备集团占领蜀中之地后,迅速的发展成为鱼米之乡,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华!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皖北郭大侠


提问者好,既然你这样问了,我仔细想了想感觉诸葛亮军事上确实有不及格的问题。比如,草船借箭哪出,无论绑几个人还是好多人在船上,射箭超准的将士不会发现吗?普通人一箭射中立马倒地。就算疼的那种感觉也不能是直挺挺还站哪!作者有时把敌人淡化的太傻。观看者厌恶坏人,坏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精神因素一碰撞,得到的效果观众反而很满足。一个淡化,一个美化,反差就出来了,坏蛋最后就死了。中国的抗战片,打的小日本屁滚尿流,细想,片中小日本也不会这么呆吧!这样无能怎么能侵略中国好多年。当然我们看了这些片子那感觉特过瘾。小日日看了应该是玩笑剧吧,真逗!对于诸葛亮这个角色,我认为也是往神了写的多,不然整个剧本的突出人物出不来,没看头。至于诸葛亮摆的空城计更是离谱,城里就几个老弱病残,居然吓退了千军万马,常年带兵打丈的勇士都是吃干饭的吗?人家不会派几个二愣子凶神恶煞进去看看嘛?就算进去个把兵所有伪装全露馅。(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易果258052500


兵法就是领兵打仗的统帅之法。

诸葛亮在蜀汉后期的领兵时间很长,甚至多过于他在朝堂做丞相的时间。

确实说他伐曹魏是几乎没有进展,但也掩盖不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毕竟遇上的是司马懿,这位历史上晋朝的先驱。

回过头来说一说诸葛亮崛起的履历,刘备集团得以生存延续且三分天下有其一,诸葛亮是功不可没。

或许对火烧博望,赤壁大战有异议,但天下三分是事实,也就是说诸葛亮的谋略是有成就的,谋略也包括治理打造军队,否则手中没有强大的武装,不消说曹魏,东吴都能将刘备集团消灭掉。

不但坐拥荆州,而且还入侵攻取益州,有了诸葛亮后的刘备集团简直是浴火重生,难道这些都不能归功诸葛亮的军事才华?

谋定而后动,本来就是属于兵法中的一环。

足以证实,诸葛亮的兵法不但是及格,还是优秀,只不过优秀的兵法家不是只有诸葛亮一人罢了。


鸿哥iouyh福小铺


虽然我们不曾知道当时的诸葛亮,但既然有人说的话 仔细想想也却有可能。因为在演艺里杜撰了许多诸葛亮的战绩,比如: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一句话都说不完。如果要是除去这些杜撰,可能可圈可点的正规战却屈指可数。换句话就是因为作战能力不强所以要编造一些出神入化的战役。现在就说下实战吧几次北伐接失力而回还有一次居然被郝邵千人据于陈仓外。除了作战素养外 就算识人善用方面也远不及刘备或者说远不及很多人。就拿被大家认为有反骨的魏延来说在刘备期间如此的被重用而到诸葛时代却恨不得先杀而后快,如果有人说这是子虚乌有,那咱举个现成的例子街亭之战 主要两个战将 赵云 马谡 咱说一下这两个人在刘备期间的重用程度1、赵云:在刘备期间可以说是不被重用没有亲帅部队争四方总是像配角一样的出兵。2、马谡:这个人咱就不用说了。再说一下街亭之战诸葛亮选了两个不称职的人镇守最重要的位置。赵云固守已经投降的天水五郡、马谡固守街亭以便通往五郡的要塞道路。到最后大家就都知道了挥泪斩马谡。可是论两人失职情况赵云远比马谡失职,可怜了马谡背了这次大黑锅。(因为守街亭是为了联通天水五郡既然五郡都丢了街亭的战略意义也就没那么重要了)就上面两点就可拙劣的证明诸葛不管在作战部署还是识人善用方面确可说不及格


守夜人12138


不是诸葛亮兵法不及格,是说这话的人智商不及格!


一般读者


我认为是及格,在群雄逐鹿东汉未年,辅助刘备形成三国鼎力的局面己相当不简单了!


天蓝篮4


我也只能在网上看看,一来诸葛亮已经去世,不可能再去经历他的年代,二来特意买书看,也不想,所以只能网上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