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不同领袖的金钱观:被优厚待遇毁掉的领导人

据斯大林的女儿斯韦特兰娜回忆,有几件小事可以看出斯大林对自己口袋里钱的态度。她肯定地说,斯大林对什么东西值多少钱一点儿概念都没有。“每当我临走时,他就会把我叫到一旁,并给我钱。1947 年的改革取消了政治局家属的供给制生活后,他才开始这样做的,在那之前我一直身无分文,总是跟挺有钱的保姆借钱,当时保姆们的工资不算低。

1947 年后我与父亲见面的次数不多,他有时会问‘需要钱吗?’我一向回答,不需要。‘瞎说,要多少?’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对当时的钱心里根本没数,不知道什么东西什么价,以为和革命前一样,100 卢布就是很大的数目。他给我两三千卢布, 觉得好像给了一百万。他自己不花钱,没地儿花,也不需要自己去花。他的全部日常生活、别墅、住房、佣人、饮食和服装都由国家支出。有专门的管理局,他自己根本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斯大林在世时从不使用现金,尽管照常发给他工资和稿费。在他的别墅里,装钱的信封扔得到处都是,他的习惯是只要需要钱就从警卫那里拿。斯大林的保镖阿列克谢·雷宾回忆说,“一次在博尔若米(格鲁吉亚)休假,一男一女来找他,他们是斯大林做地下工作时的战友。这两个格鲁吉亚人把钱花光了。斯大林身上从来不带钱,他就找我们要,凑了300 卢布给了他的老乡。后来我们到了索契。斯大林一下车就被休假的人围住了, 其中有许多孩子。斯大林想请孩子们吃糖,边上正好有个格鲁吉亚小贩在卖糖,斯大林一下子就散发出两箱糖。晚上斯大林问,‘你们付钱了吗?’‘没有,没来得及。’‘马上去付钱’。小贩收到钱非常高兴,他很自豪,斯大林亲自来买他的糖了。”

赫鲁晓夫沿袭了国家一把手不带现金的传统。可以说,这个办法很聪明,在会见群众时突然有人要钱怎么办?不好拒绝,说没钱不丢人,艰苦朴素是共产党员的美德。当然艰苦朴素是相对的。赫鲁晓夫的儿子在谈到他父亲 1955 年访问瑞士时说,“我父亲当然不会去逛商店。但他派卫士长去‘侦察’ 瑞士表的价格,他一直认为瑞士表是高档奢侈品。卫士

长回来说那些表值不了几个钱,这让他大吃一惊。他吩咐给家人都买块表,当然买便宜的。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块气派的金灿灿的自动上弦手表,这可是最时髦的。”

关于领袖们对金钱的态度,曾在国家保卫局工作的克格勃九局的萨利尼科夫上校说:“无论赫鲁晓夫、安德罗波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不带现金,通常有警卫或助手帮他们带着。柯西金和赫鲁晓夫会请人去商店代付现金,而勃列日涅夫经常忘,当然警卫会帮他把钱付了。”

勃列日涅夫是挺抠门的一个人,克里姆林宫举办宴会,他指着各种食品对我说,“ 把这个、这个、这个都打包”。尽管有专车给他送食品,但他还是愿意随身带着, 好像他缺什么似的……给领导人的钱是装在信封里送来的,通常放在保险箱里,当他们回家时再带回去。他们花钱方式不同,柯西金在修别墅时,拿自己的钱买家具,尽管可以免费配置家具。差旅费标准是每天 11美元,但柯西金把这个数字划掉,写上60%的字样,于是大家也就拿5、6 美元。当然也看去哪个国家。

据说,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小金库”,在必要时能够有钱可花,外交部和苏共中央比较有钱。

总之,可以得出结论:苏联领导人不带现金只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现金,一些“训练有素的人”专门替他们付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