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在隔岸观火,好像与自己无关,为什么会这样?

大公异闻


八国联军侵华时,民族主义思潮还没有兴起。普通老百姓还没有受过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对他们来说,洋人来了,不过换一个皇帝而已。他们照样种地、纳粮,生活并没有什么区别。说不定洋人对他们比大清还好呢!

一直到经历了民国时代历次救亡图存运动,以及革命宣传家的鼓动,普通民众才有了爱国主义思想。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这些运动,不再仅仅是知识分子等精英阶层,普通民众也大量参与。像在五卅运动中,各大城市的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以声讨帝国主义暴行。全国范围内有1000多万人直接参与了这次反帝爱国运动,受到间接影响的人更是好几倍。堪称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反帝爱国教育。

不过像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主要还是在大中城市中进行的,受到爱国主义影响的主要是学生、工人、商人、知识分子等。农村依然没有受到影响。

到后来1926年的大革命(北伐战争),经过共产党人及国民党左派的宣传,农民们也被动员起来了。反帝爱国思想真正的普及到了全民。

所以到了抗战的时候,我们才能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坚持下去。这是因为大部分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参与了抗日战争。


国史拾遗


因为这是封建国家的常态,封建国家民众并不认为自己对这个国家负有什么责任。


这绝不是清朝一个朝廷如此,历朝历代都是这样。


明朝江阴之所以反清,起因并不是因为对明朝有什么感情,是因为清朝下达剃发令后江阴士绅去衙门恳请清朝官吏允许江阴百姓不剃发,遭到拒绝后群情激奋的江阴民众这才打死清朝官吏,宣布不服从清朝统治的。


再说远一点,金国完颜亮曾经认为燕赵地区老百姓就像墙头草,谁势力大就服从谁。“幽燕之民少忠义,宋来从宋,辽来从辽,我来从我……”


原因是不管封建王朝是怎么宣传,但是封建王朝民众缴纳的税赋说到底是一种“贡赋”,类似于保护费。


既然是保护费,又怎么能期望民众对收取保护费的组织有什么爱戴?


什么时候我们看到过,两个涉黑组织就一家菜市场保护费问题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菜市场的菜贩们加入其中一家涉黑组织打另一家的?菜贩们都是能这两家打完后,然后把保护费交给胜利者的。


八国联军进入北京,老百姓隔岸观火,这不仅是清朝统治的失败,更是封建王朝这种体系的全面溃败。


其实封建王朝体系与英国为代表的君宪国家体系优劣,清朝最保守最守旧的官员都看得一清二楚。


刘锡鸿是晚清著名保守派官员,他最有名的事情是作为郭嵩焘的副手代表清朝出访英国回国后,大肆诋毁郭嵩焘,说郭嵩焘数典忘祖云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保守派官员,在出访英国过程中对英国与当时清朝的异同是有着异常清醒的认识的。


在英国时,有一次日本特使井上馨拜访郭嵩焘时谈到英国国民踊跃纳税,而日本国民却经常性的偷税漏税。结果刘锡鸿发表了一番非常有见地的看法,他认为英国人的税收是经议会讨论的,征什么税、税花在哪里,百姓是清楚的,当然愿意交;而清朝与日本,收多少、怎么收、花在哪儿……统统是糊涂账,谁愿意交呢?


最后刘锡鸿还总结说“此法诚善,然非民主之国,则势有所不行;西洋所以享国长久,君民兼主国政故也。”郭嵩焘听了之后大为惊讶,称赞刘锡鸿“此论至允”。


你看,就连晚清保守派官员自己私下对封建王朝制度本身有什么弊病都看得一清二楚。


更好玩的是刘锡鸿在出访英国前谈到学习西方时,都毫不讳言之所以不能学习西方,是因为我们“(化)天下为家已更数千载,政令统于一尊,财富归诸一人,尊卑贵贱体制殊严,士农工商品流各派。矧(况且)其在逐末之人何得妄参国是……使富商大贾视官宦如帝天,偶一盼睐便可以为至荣极宠,斯匍匐以献其财力而惟恐不纳矣。”


刘锡鸿这段奏折完全可以解答为什么“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在隔岸观火”了:这封奏折的核心意思是清朝与西方国情有别,怎么能让平头老百姓参与国事?清朝必须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必须让有钱人把官府当做天,当做上帝,捐全副身家给官府都怕官府不收才行。


既然清朝上下把民众视作奴仆贱民,那么也就别怪老百姓关键时刻袖手旁观了。


克罗采和春天


打个比方说,你们村有个流氓无赖整天打你,骂你,欺负你,而你却毫无办法,突然有天县城里来了一个大流氓,来打你们村小流氓,打的挺惨,请问你会不会去帮助你们村的这个流氓呢,道理就是这样,反正我不会去帮助本村的流氓,打死才好呢


堕落凡间


一个政权,腐败,暴力,欺压老百姓,剥削老百姓,人神共愤,已经痛失民心,当有一方势力能推翻他,你说老百姓会帮政府吗?老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大的国度,老百姓都痛恨政府,这样的政府能不完蛋吗


杨威177487788


看看下面的照片吧,不光光是看热闹,还有帮八国联军带路的,还有帮忙扶梯子的,还有送粮食送水的,还有送锦旗的……

看热闹就不用说了,刚开始连八国联军都惊讶,这些老百姓是怎么了?太气定神闲了吧。真打起来,哎呦,“带路党”也来了。

(华勇营)

当时的带路党主要分两类,第一是“华勇营”。这些人是八国联军侵华中的中国人部队,他们被雇佣了来打仗。因为熟悉地形,所以充当了马前卒,作战也非常勇猛。

第二种“带路党”就是教民。当时义和团运动针对洋人和教民,所以教民们恨义和团,见了洋人赶紧跑过去带路。

八国联军攻北京城外城的时候,通过教民的带路,顺利通过广渠门附近的下水道钻了进来。

《时务报》创始人汪康年也在自己的笔记中记载了“带路党”的事情,其中有这么一件事:八国联军进城之后,溃散的义和团人员没吃没喝,就跑到了富人韩某的家里,勒索一万金。韩某想讲讲价,竟然被杀了。

韩某的妻子本来准备找衙门的,后来一想,还是找洋人管用。于是,她给洋人带路,顺利灭了这伙义和团人。

还有,看照片,八国联军打进来的时候,还有帮忙扶梯子的。

人家进城之后,清朝官员更加无下限,敲锣打鼓送锦旗来了。

然后就是帮忙送粮食的,看看运输大队的规模,你能想象他们是给八国联军运粮吗?

当时的一位俄国战地记者记载:“……中国的农民从事着和平劳动,他们抱怨着遭到自己国家士兵的抢劫,他们倒水给我们喝,对我们十分恭顺……在回来的路上,有一个中国农村非常友好地接待了我们。村民们用茶水款待我们,并要我们送一些俄国旗给他们。

为什么老百姓会这样呢?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

满清官员欺压百姓为非作歹,纵容拳匪烧杀抢掠,老百姓早就不想忍了。再者说,满清的“文字狱”统治,早就把当时中国人的骨气磨没有了。既然都是当奴才,为什么不选一个好一点的主子?

精神上的奴役,让很多人习惯了跪着。要记住这段历史,站起来。


七追风


一个腐败的政府,贫富差距大,百姓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讲,政府欺压百姓,政府的形象败坏,百姓笑在脸上恨在心里,这样的政府,百姓当然愿意它倒台,这就是八国联军进中国,受到百姓欢迎的主要原因,不然八国联军一共才八千多人,怎么会推翻有几十万兵的政府呢。


同生195


失信于民的结果,说一套,做的是另一套,把国人当傻子。所有利益归于朝廷那波人,对于百姓的疾苦视若罔闻。所以才导致百姓希望换掉统治者。。。


蘭育


对于一个盘剥老百性,贪污腐化,人神共愤,无可救药的政府。当他遇到危难时,我不但隔岸观火,而且还要临门一脚,送他去西天。






寒松24517716675


本来不想回答,但是看到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也来说一说,一个国家他的存在就是因为有他的国民存在,如果国民都没有那又哪里来的国家?所以不要一天用什么爱国主义去洗脑老百姓,天下没有一个人就能打下,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叫国家,而国民之所以要支持一个统领去管理一个国家,是为了每个人都能在统领的管理下,都能够平等生活,也能够团结抵御外敌,而有些统领拥有了权利,就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拥有无限大的权利,所以他利用国民们的劳动去实现自己跟己类的荣华富贵,把国民期待的平等不当回事,国民只能在权力的压迫剥削下生存,这时的统领因为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国民们也只能屈服,变得沉默,愤怒也只是压在心中,这时外敌突然来袭,国民们的心中忽然好像又看到了希望,他们甚至幻想外敌能战胜统领,因为这个统领倒下那么就可以寄托于下一个统领,周而复始,统领一个个的换,到最后还是走不出权利独大,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永远是离国民们很远!


这些年不孤单


纠正一下题目,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时,老百姓并没有隔岸观火,也没有感觉跟自己无关。而是感觉天降正义,一定要顺势而为。因此我们看到了八国侵华时,无数的北京老百姓搬着梯子帮助八国联军翻墙,也有很大一部分推着独轮车帮助联军运送“战利品”。也就是说他们成为了后人眼中“助纣为虐”的刁民。



实际上这件事根本怨不得这些普通的老百姓,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清朝的统治者。

权力与义务不匹配

清朝入关之初便大量圈地,夺取了无数汉人赖以生存的根本。到了清朝末年,不仅有满清贵族侵占土地,就连汉族的地主官僚阶级也争相兼并土地。这一时期的普通百姓大部分已经破产,变成了佃农或者长工。

这些佃农租赁满清皇族和官僚地主的土地,通常被地主“岁取其半”,甚至有的高达七成至八成左右。大量的农民从年初辛勤劳累到年尾,没有留下任何的积蓄,有的甚至还欠下地主家大量的租金。而这些官僚地主和满清皇族却坐享其成,根本不用任何的劳动而大肆挥霍财富。

这种情况造就了晚清社会的不公,普通的百姓辛苦的付出了相对应的劳动义务,然而却得不到相对应的权力享受,所以对整个清政府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敌对态度。



满清政府对汉族子弟极尽欺压之能势

满清政府自入关以后选择定都北京,随即把内城的汉族子弟驱赶了出去,从此规定了只有旗人才可以在内城居住,汉人只能在外成居住。

以上只是其中一项,终整个清朝旗人还有很多的特权,比如清朝规定凡是旗人,只要服兵役,清政府会给其全家人养老送终,而这些养老的钱旗人根本无法产出,最后都由汉族子弟的赋税补齐。



也正是因为以上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广大的普通百姓眼中,满清政府已经成为了欺压他们的流氓,而八国联军虽然也是流氓,但他们却来欺负长期压迫自己的流氓。面对这种情况,老百姓最终选择了帮助八国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