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元政权灭金时,将金朝皇室基本杀完,而灭南宋时,却放过了南宋皇室?

车骑校尉


有网友问:为什么蒙元政权灭金时,将金朝皇室基本杀完,而灭南宋时,却放过了南宋皇室? 原因就是蒙古兴起,征服了几乎半个世界,遇到的最残酷的战争,就是灭金之战。

蒙古和金朝,几乎不停歇的血腥厮杀了23年,在1211年,1212年,金军完颜天骥,抹撚尽忠2次直接击败蒙古军,还击伤成吉思汗。在1216年金军将领胥鼎在平阳,太原连续击败蒙古军木华黎部队。

随后在1217年,金军在太原再次击败木华黎,但是随后在1219年在济南金军惨败。随后在1221年,经过5年战争,木华黎终于攻克太原。在1222年,金军在陕西,山西全线反攻,一直到1226年,金军又收复了大部分土地。

同年成吉思汗大军再次发动反攻,金军连续取胜,同时在1230年击败了蒙古拖雷,蒙哥两路大军。同时还直接打爆了蒙古军主力窝阔台大汗的部队。金朝大军完颜陈和尚追击蒙古大将速不台500多里。

一直到1232年的三峰山大决战,蒙古军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彻底打垮金军主力。随后,蒙古军包围金朝首都蔡州,金军抵抗异常激烈,这是中国古代王朝灭亡,首都抵抗最顽强的地方。

经过1年的围城战,蒙古军才攻破蔡州,进行血腥巷战,金朝最后一位皇帝,金哀宗自缢,传位完颜承麟,随后这位完颜承麟立刻拔刀参加巷战而死,金朝最后的500多位大臣,将领集体自杀。最后金朝大臣对宋朝皇帝说:“国之兴亡,何代无之。我金之亡,比汝二帝何如?”


深度军事


诸位从政治角度分析了,我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因果报应。

金朝首都两次被蒙古攻灭后,皇室被大量屠杀,许多后妃公主被奸淫,甚至沦为妓女。

南宋的临安被蒙古攻灭后,皇室却一直备受礼遇,迁往大都后,忽必烈还多次赐宴、赐衣等。

境遇为何如此天差地别?我们不妨再把目光提前一百年,放到1127北宋的首都汴梁被攻破的那年。金军在汴梁大肆烧杀抢掠,两个皇帝被穿上青衣戴上狗尾巴,皇后都要露出胳膊和胸部为他们跳舞,许多公主、后妃都被送到“浣衣院”,被当作军妓供金兵奸淫。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北宋、南宋皇室的待遇也天差地别。

有趣的是,北宋除了第一个皇帝,都是宋太宗的后裔;南宋除了第一个皇帝,都是宋太祖的后裔。

当年宋太祖攻灭南唐、后蜀等,对李煜、孟昶、钱淑等降王,都没有杀害,还礼遇有加。

后来宋太宗烛影斧声,害死哥哥宋太祖,夺走皇位,后来又逼死侄子。奸淫李煜、孟昶的小周后、花蕊夫人等,后来还毒死他们。可谓坏事做尽。



到了北宋灭亡,他的子孙也受到了这样的待遇,被金军烧杀淫虐。金国灭亡后,也有同样的待遇。

南宋的宋高宗因为没有儿子,又传位给宋太祖的七世孙。宋太祖宅心仁厚,所以他的子孙也能保全。

所以说,“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待我施为地煞变


蒙元政权对南宋皇室优待有加,但是已经去世的历代南宋皇帝的命运却极为悲惨。

1276年,南宋灭亡时,元世祖忽必烈已经是一位六十岁出头的老人,对待南宋皇室,他并没有表现得咄咄逼人。

3月12日,元军阿塔海、董文炳等人率领军队入宫,向跪在地上的南宋幼帝等宣读诏书。根据忽必烈的命令,除了太皇太后谢氏因为生病,暂时留在临安以外,宋恭帝赵顯及其母亲全太后等在内的南宋宗室成员将被押送北上。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当全太后听到诏书中“免系颈牵羊”(古代国君投降之礼,用绳系住脖子,用手牵着羊)之句时,哭得泪如雨下,悲伤的对幼帝说“荷天子圣慈活汝,当望阙拜谢”。

是的,南宋宗室要庆幸的是,蒙古国在忽必烈多年改造之下,已经变得文明许多,在上都朝觐之前,忽必烈特地下诏,允许南宋皇室成员“不要改变服色,只依宋朝甚好”。

要知道,北宋灭亡时,徽钦二帝以及北宋皇室无论男子或是女眷都穿上金人百姓的服装,头缠帕布,身披羊皮,袒露上体,到金人的宗庙行“牵羊礼”。

仅仅就在四五十年前,亡国之后的西夏宗室和金国宗室,也几乎都被蒙古人屠杀殆尽。

人自救,天救之。

小奔认为,南宋皇室的命运其实要归功于南宋的艰苦卓越抵抗,如果不是苦苦坚持五十年抵抗蒙元,而是像北宋那样,在敌人尚且处于野蛮阶段时就俯首就擒的话,恐怕下场未必会好过北宋、西夏和金。

在完成仪式后,忽必烈册封赵顯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大司徒,封瀛国公。赵顯的爷爷福王赵与芮被封为平原郡公,三个月后抵京的太皇太后谢氏则被封为寿春郡夫人。

不过,忽必烈尽管对南宋帝室优待有加,已经去世的历代南宋皇帝却没有这么好的命运。

在他的纵容和默许下,江淮释教都总统、八思巴的弟子杨琏真迦率领吐蕃僧人先后挖掘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及皇后杨氏、孟氏、韦氏、吴氏、谢氏等帝后的陵寝,不仅把陵寝之中财宝一抢而光,而且极尽其能侮辱尸体,并将骸骨毁弃于山野之间。

其中,宋理宗的尸体因为保存的最为完好,杨琏真迦命人将其尸体倒悬于树上三天三夜用以沥取水银,最后将头颅割下剔去附肉,制成厌胜之器。

宋六陵被盗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谢太后耳中,她是宋理宗之妻,丈夫的陵墓被挖开,于谢太后而言可谓人世大悲,但她又能做什么,说什么呢?

打落牙和血吞落肚,唯有隐忍。


小奔说史


1232年蒙古和金国在三峰山遭遇战之后,金国主力损失殆尽,蒙古大军围城汴京,在金哀宗抵抗了一年之后,逃往蔡州,最终蒙古军队攻破蔡州,之后开始了血腥的屠杀。并且下令全国“独完颜氏不赦”。于是蒙古杀尽了金国宗室成员,并将金国的宗室女眷全部虏回了漠北,把她们赏赐给了蒙古将士蹂躏。



但是与之相反的是,蒙古灭亡南宋之时,例外的接受了南宋政权的投降。公元1276年,蒙元军队兵围临安,南宋皇室出城投降,而投降的宋恭帝被封为瀛国公,皇族成员全部被带到了大都。



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金哀宗顽抗到底

蒙古人屠城和杀戮也是有原则的,即是举城投降不反抗的基本不会屠城,他们会把城内的财宝劫掠一空,对待当地投降的贵族也不会屠杀。但是如果出现顽抗到底的情况,蒙古的军队攻下城后便会大肆屠城,从而威慑其他城池不要抵抗。



金国就属于勇于顽抗到底类型的,1213年,金国被蒙古军队打败,被迫称臣。但是在蒙古军队走后,开始了积极的防御。在国力提升之后,曾经击溃过蒙古军队,收复了不少的失地。好景不长,在1232年蒙古军队兵围汴京,金哀宗顽抗到底,破城之际逃往蔡州,随后蒙古军队攻蔡州,蔡州城破金国皇室被屠戮殆尽。

反观宋廷的谢太后带着宋恭帝直接投降,所以得以保存了性命。



蒙金之间有世仇

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被塔塔儿部出卖后,送给了金熙宗,金熙宗下令将其钉死在木驴上,由此成吉思汗算是个金国结下了世仇。

在金国强盛只是,金国每年都会派人去蒙古各部落实行减丁政策,即是把高于车轮的男性杀掉,掠夺他们的牛羊马匹。也因此整个蒙古部落对金国上下充满了仇恨。



蒙古人在攻打南宋时,文明进化了一点

蒙古攻打金国的时候,尚处于野蛮时代,成吉思汗和窝阔台只懂得杀戮。野蛮的屠戮伴随了成吉思汗和窝阔台的一生。

但是在蒙古灭南宋之时,忽必烈已经接受了一些汉文化,明显的就是刘秉忠、张文谦等人建议忽必烈不要大肆屠戮,而忽必烈也接受了这一建议。足以证明灭亡南宋时蒙古向文明迈进了一点。


我是越关


在我看来,蒙古与金朝有深海大仇,与南宋,却是感激涕零,对金朝要赶尽杀绝以防死灰复燃,对南宋,要恩威并施,以宽仁获取民心,那为何蒙古对金朝和南宋会采取双重方式对待呢?且听我一一分析。



金朝与蒙古,在辽朝时本同为契丹部属,完颜阿骨打崛起建立金朝后,对曾经压迫自己的辽朝和同声受气同病相怜的蒙古采取一样的方针,那就是极尽所能的蹂躏压迫,这种高压政策加重了契丹人对金朝的仇恨,终于引发了撒八、窝斡等领导的起义,虽然起义被金朝一代明君,有“小尧舜”美誉的金世宗镇压下去了,但从此以后金朝更加变本加厉,对契丹人及蒙古人进行更疯狂的压制,蒙古人对此是深以为恨,想当年你我同受契丹人的压迫,你们金人灭辽我蒙古人还多次出手助尔,何以到最后却反手相杀了?



辽亡之后,新入主的金朝对蒙古部落处处提防,作为游牧民族出身的两大民族,常常为了各种利益互相大打出手,这一打就从金朝开国时期一路打到了金章宗时期,金章宗即位后,广吉刺部“屡胁诸部入塞”抢夺财物,合底忻、山只昆二部“连岁扰边”。为此,金章宗于1195年(金明昌六年)命左丞相夹谷清臣率师征讨,继以右丞相完颜襄代之,连续出兵北伐。女真贵族施行的屠杀政策,使蒙古诸部与金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次的事件为蒙古诸部与金朝最后的决裂埋下了伏笔。

直接导致蒙古诸部对金朝撕破脸皮的,不仅仅是出于铁木真对金朝的私怨,还有金人对蒙古部落长期压迫的公仇。铁木真因宗亲咸补海罕被女真贵族所杀,“欲复仇”,实乃假借私仇之名而行灭金大事。1206年(金泰和六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皇帝)后,即谋伐金,只因对金的底细还不很清楚,才未敢轻举妄动。



蒙古灭金之战,持续20余年,在这中间如果没有南宋给予蒙古方便,借道四川,迂回作战,给金朝来个措手不及。同时在蔡州之役南宋派将出兵配合蒙古大军合围金朝最后一座坚城蔡州,蒙古想灭金并非易事。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金朝到后期虽然日渐衰败,但是要对抗刚刚崛起于蒙古高原的蒙古人并不算难,一句“人一满万,天下无敌”深刻的形容了女真人的勇猛彪悍。更何况金朝还软硬兼施拉拢了摇摆不定,在当时还保留有一定实力的西夏,所以,一开始,局势对金朝还是有利的。但,1211年,金朝判断错误,在至关重要的生死一战野狐岭之战中遭到惨败,45万金军遭到10万蒙古精锐的合力围歼,此战被认为是金朝由主动转为被动的关键一战。此后,蒙古为了能迂回攻击金朝,多次强行从南宋的四川绕道北上攻击金朝重兵把守的两河之地,蒙古能够多次千里奔袭从四川“借道”,实际上跟南宋自身有巨大关系,为了拱卫长江以北沿线,南宋不惜抽丝剥茧,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四川一线抽调兵力顺长江而下保卫重镇襄阳,四川的空虚无疑为蒙古军队大行方便,这是后来蒙古人对南宋存有感激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宋与金朝,仇恨也是太多了,宋高宗赵构在称帝之前曾经差点入金营为人质,在半道幸被老将宗泽劝留。他的父皇宋徽宗皇兄宋钦宗皆在东京城陷后被俘虏,一路饱受屈辱,最后一一客死在天寒地冻的五国城,尸骨不能南还,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因此蒙古人邀约南宋合力灭金的时候,尽管朝廷意见不一,但宋理宗依然力排众议,派名将孟拱率3万精锐宋军北上合围蔡州,最终一鼓作气攻破蔡州城,金末帝完颜承麟力战而死,金朝宣告灭亡。

蒙古人自灭金灭夏之后,特别是在蔡州一役,早已窥知南宋虚实,虽然襄阳被蒙古人团围6年才破城,但南宋自理宗、度宗两朝,奸臣当国,搜刮无度,民变四起,早已是内忧外患,国将不国,蒙古人深知南宋已是垂手可得,所以并不急于南进,而是花更多的精力西征。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一代雄主元世祖忽必烈深受汉文化影响,对待南宋政权,他并没有赶尽杀绝,强弩之末何必再行无尽屠戮呢?

公元1276年,蒙古军队攻破南宋国都临安,年幼的宋恭帝与垂帘听政的谢太皇太后(宋理宗之后)宣布投降,临安南宋宗室被举族迁往元大都,没有传说中的杀戮,只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无奈。


大国布衣


蒙元政权灭金时,将金朝皇室基本杀完,而灭南宋时,却没有对南宋的皇室痛下杀手,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蒙元对于金国,特别是金国统治者完颜家族可谓是深恶痛绝。

在金国统治下的蒙古各部落收到了残酷的剥削与统治,蒙金之间用血海深仇来形容也不为过,从成吉思汗起,蒙古经历了三代首领才最终灭掉金国,按照蒙古人的一贯风格,家仇国恨一起报,屠戮金朝皇室并不难理解。

同时,不应忘记的是,在攻灭金国的战争中,是蒙宋联合,共同伐灭,在攻破蔡州时,也有大量的宋兵冲入,“靖康之耻”让宋朝人压抑了一百多年的怒火终于得以发泄,剿灭完颜宗室,也在情理之中。


其次,元朝此时的统治者为忽必烈,要是换了别人结局可能真就不一样了。

相较于之前的蒙元统治者原始部落式简单野蛮粗暴的管理思维,忽必烈的汉化程度较深,并且具备一定的封建管理水平,他将藏传佛教萨迦派萨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大师奉为国师,用宗教的力量统御蒙藏,并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开设行省制度,都是很大的管理创新,同时,忽必烈极力推崇儒家文化,这些都让忽必烈对于占领国的统治态度较之前的铁木真、拖雷、窝阔台和蒙哥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换了之前的几位,别说宋朝的皇室,就连宋朝的臣民都很难自保了。


再次,蒙元在灭宋时是联军,有过合作的友谊,宋朝还间接成全了忽必烈的继位。

要是没有宋朝借道蒙古绕后,迂回包围,蒙元灭宋的进程还要持续很多年,这一点对于蒙元帮助巨大。

虽然蒙宋在钓鱼城之战,因为蒙哥的战死使得蒙宋有了过节,但是蒙哥的战死对于忽必烈来说确实一个莫大的好消息,正是因为蒙哥的突然战死,他才有机会绕开忽里台大会,通过武力夺取汗位,并且在灭金、灭大理、灭宋的战争中,汉人刘整、张弘范等都是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期间对于文天祥等南宋忠臣也是极力招降,宋元之间没有那么大的仇恨,特别是对于忽必烈。


最后,就是忽必烈内外统治环境的需要了。

对于南宋皇族,除了被陆秀夫背着跳海的幼主,投降的宗室或多或少都有优待,就连同幼主一样有继位资格的另外一位皇子,也被送到西藏学习佛教,最后终成一代大师。这样做也是为了安抚宋朝的人心,亡国之民谁也不乐意去做,特别是被异族统治,辽金就是证明,与此同时,这个时候的元朝又不能不依靠宋朝治下的汉族地区,一方面,南宋地面上有钱,有人,有实力,当时的日本,越南,缅甸都没有打下来,还是要依靠汉人的力量去打;另一方面,蒙古帝国分裂为元帝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虽然忽必烈依然为元帝国皇帝兼任蒙古帝国大汗,但是统治力已经不如他的前面几位,为了巩固汗位, 也需要有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这都促使他保持与汉族阶层,特别是士大夫阶层的关系,所以选择优待皇室,在统治初期以起到笼络人心的作用。


雍亲王府


大唐盛世之后,出现了另外一个王朝,这就是宋朝。宋朝的命运是坎坷的,他没能再创大唐盛世的局面,反而却经常受到侵略,最后还亡了国,举国臣民成为了俘虏,成了砧板上的鱼肉。这是大宋子民的不幸,那段时期对于大宋子民来说无比黑暗。

蒙古在灭亡南宋,俘虏南宋皇室之后,忽必烈并没有对其赶尽杀绝。相反,待遇还是十分优厚。而忽必烈在面对金朝皇室的时候,却是另一种做法。他并没有留给他们生路,而是将完颜氏基本屠杀干净。之所以区别如此之大,我认为原因很可能有以下几个。



第一,完颜氏与蒙古乃是世仇,他们的恩恩怨怨早就是几代人的积累,算得上是大仇。在蒙古还很弱小的时候,金国每年都会入侵蒙古,并且展开血腥的大屠杀,这让每一个蒙古人对金国恨之入骨。如今金国被灭,他们自然要报仇雪恨。


第二,忽必烈的眼光已经不同往日,他们以前侵略他国,战胜了之后无非就是让别人赔钱赔东西,如果心情不好,就会来场大屠杀。而现在忽必烈是想要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而不是接着回去过他的游牧生活,因此他需要收拢人心。而优待南宋皇室,就是为了此。


麦地传奇


我始终认为,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政权,金朝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政权。

金人建立政权,早于元朝。

但大家一定要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历史上所谓的蒙古,是整个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总称,那才是我们历史上的大蒙古国——元朝。

大家一定要记住,外蒙古自古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对于蒙古人屠杀金朝皇室,是有历史根源的。

我翻了相关史料,史书记载,金朝建立后,每三五年年都要到蒙古草原去,把高于车轮的男人杀掉,把年轻女人带走,供他们玩乐。

这个政策叫定期屠杀,就跟过年过节杀猪一样。到了这个节点,就要去蒙古草原杀人。

而且不仅于此,还让蒙古人把最好的马匹和牛羊进献给金人,年年欺压他们。

曾有一个蒙古人到了金国,被活活钉死在马车上,他死前发誓,他的后人会来复仇,而且要杀死所有和马车轮一样高的金国男人。


金人采取定期屠杀的是血腥的屠杀政策,这简直就是把蒙古人不当人,可见,金人对待蒙古人是多么的凶残暴戾。

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金人欺压蒙古人,蒙古人一直忍气吞声,蒙古人和金人的世仇就此结下。

所以,蒙古建立元朝,灭金之后,也采取了疯狂的屠杀政策。

史料记载,蒙古人攻下金国后,大肆屠杀金国的皇室完颜氏,以至于完颜氏从元朝之后消声匿迹,而且蒙古人对金国的人口也进行血腥大屠杀,以至于当时黄河流域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消失。

后来,到了蒙古人与南宋的战争时,蒙古人攻破临安城,却没有屠杀临安城的老百姓。


元朝保留了南宋的皇室,将他们押解到元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城,赐与他们官爵和宅地,将他们好好的安置下来了。

蒙古人杀金人皇室,保留南宋皇室,是一种政治需要。杀金人是为了报仇,这一点不容置疑。

不杀南宋皇室,是因为不想把全天下的汉人都得罪,以此维护统治。清朝不也是拉拢汉人吗?

毕竟华夏土地上,炎黄子孙的汉人才是千古流传下来的正统民族。


雄观大历史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种下恶因便结恶果,种下善因便结善果。金国人种下的恶因终究结出了恶果自己吃下去。

蒙古和金国是世仇,成吉思汗的先祖就被金国人钉死在了型架上。为了防止蒙古强大起来,金国对蒙古采取分化政策,挑起蒙古各个部落之间的战争。另外,为了限制蒙古人口发展,金国人会不定期出现在蒙古草原上,他们会杀掉那些他们看到的男女老幼,以限制蒙古人口的增长。但成吉思汗太厉害了,统一各个部落,蒙古强大起来,蒙古人对金人的仇恨和报复也越来越强烈。

金国人与北宋结盟灭了辽国,随后金国背弃了盟约灭了北宋。天真的宋徽宗宋钦宗竟然命令名将种师道、李纲不准攻击金国兵,导致了金国两次围困东京(开封),最终宋钦宗投降,宋朝皇室女性1万多人,以及徽钦二宗沦落为俘虏,女性被送往浣衣坊(妓院),男性或被杀或称为奴隶。至此,宋太宗一支全军覆没,唯一逃出去的第九子赵构,也因为在和妃子啪啪的时候被金国攻城受到惊吓而无法生育。于是,南宋第一位皇帝是宋太宗的儿子赵构,传位给太祖赵匡胤的第七世孙。

金国灭了北宋后,就离开了苦寒之地;有了物产丰富的中原。金国的首都也从东北迁到了大都(北京);汴梁作为(南京)。时间久了,金国不免有些飘飘然。南宋向他称臣纳贡,蒙古被他压制向他称臣。于是,金国高傲的无法无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金国人不再是彪悍的骑兵民族了,他们的很多贵族甚至已经不会骑马了。

蒙古强大后不停的攻打金国;最终金国从大都迁都到汴梁。为了灭金,西征完了的成吉思汗首先选择灭西夏,以西夏为跳板灭金。脑子抽风的金宣宗,在挫败了蒙古的几次战役后,居然拒绝了南宋提出宋金联盟抗击蒙古的要求,想出了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办法——从蒙古损失的土地从南宋打回来。结果金宣宗南下侵略南宋,被南宋名将孟共在长江一代打的大败。此时蒙古趁机起兵袭击了金国。并且围住了京城。金国急忙和南宋和解回来援救。金宣宗不想做亡国之君,就传位给了金哀宗(是不是和徽钦二宗很像),金哀宗真是悲哀,又想出了堤外损失堤内补的办法,在金国剩下最后一支军队,还要攻打南宋,妄图占领南宋弥补损失。结果被孟共等南宋名将直接打了大败。金国拒绝宋金联盟,同时有攻打南宋,直接导致了宋蒙联盟灭金;蒙古攻入金国首都后,对金国皇室毫不客气,屠戮殆尽。金哀宗自杀,侍从为了防止金哀宗受侮辱,火化了他,结果被宋金联盟军灭掉火,金哀宗被分成两块,分别被宋孟共和蒙古将领带回国当战利品领赏去了。

宋朝有一个奇特的地方怎开始的就怎么结束,开始多坏,结束时候就多惨。北宋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对大臣以及投降的南唐后主、蜀国国主等都十分宽容,而宋太宗赵光义毒死哥哥赵匡胤,霸占皇位不遵守金匮之盟;毒死南唐后主李煜、霸占小周后等;最后北宋亡国时候,徽钦二宗被俘虏受尽屈辱。

蒙古为何礼遇南宋皇室,答案是:南宋把蒙古打服了。孟共死后,南宋确实没有太厉害的名将了,南宋军事实力确实不如蒙古。但是蒙古在灭宋的过程中,足足打了五十年,死了一个皇帝蒙哥,最后蒙古灭掉吐蕃,再灭掉大理,南北夹击才灭掉南宋。气节骨气真的可以征服敌人的灵魂。

襄阳大战,蒙古兵勇猛的往前冲,他们发现这些南宋的士兵真的不怕死;不像之前遇到的敌人那样,会被自己的屠杀所吓倒。即使是孤城,面对死亡威胁,这些守城官员也不投降;合州大战,钓鱼城下蒙哥遭受到了南宋一炮轰击而身死。后期南宋投降的官员很多都要求保全百姓。南宋的皇室没有投降,因为小皇帝没有投降,太后没有投降;陆秀夫背着小皇帝投海殉国了。深深了解汉文化的蒙古丞相耶律楚材告诉忽必烈——攻心为上。

最后,忽必烈对南宋皇室礼遇有加,以收买人心——毕竟蒙古只有100万人,南宋有将近1亿人,更何况自己共打南宋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


嘟嘟读读


过中原因嘛,主要有两个:

1、蒙古和金国是世仇;

在金国强盛之时,金国就处处想压制和削弱蒙古诸部势力。金熙宗时期,金国就将蒙古的首领,成吉思汗的祖先俺巴孩汗诱捕并钉死在木驴之上。



不仅如此,金人为了阻止蒙古强大,避免他们报复自己,每隔三到五年就会派军队进入草原进行减丁,屠杀许多手无寸铁的牧民……

因此,蒙古和金国是有着比宋朝更深的历史仇恨的。早在成吉思汗发兵讨金时,就于在祭奠腾格里的仪式上明确指出,伐金的目的就是要抱这个血仇的。所以,蒙古军队对金国的入侵相当的残忍,不仅是对金国皇室赶尽杀绝,而且还习惯性的屠城杀戮……



2、灭宋时的蒙古帝国文明程度进化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消灭金国后,蒙古帝国统治者也接触和吸收了一部分汉族文明的统治思想和理念,文明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再像过去那般残暴、冷血。



加上灭宋战争持续时间长达近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元朝都建立起来了。这个元朝是忽必烈在吸收汉家文明和借助中原汉族势力的支持下建立的,是一个一定程度上汉化的封建王朝,而不再是过去野蛮的部落联盟帝国。

因此,对于南方的宋朝自然就不像过去对待金国那般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