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之战中,南宋出兵40万,为什么还会惨败?

萧晓四姑娘


首先要纠正一下,

富平之战南宋军队的四十万只是个号称的数字,确切的数字是步骑十八万。但这十八万大军,却是当时风雨飘摇的南宋王朝,最后且最雄厚的反攻本钱。

富平之战前,这支南宋大军,
由坚决抗金却志大才疏的枢密院事兼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统领,驻守在陕西地区。他们的前身,正是北宋末年时痛击西夏的精锐。比起靖康之变前后,那些金军铁蹄下一触即溃的“大宋禁军”来,这支十八万人规模的宋军,战斗力却是十分凶悍。建炎四年(1130)春,也正是这支铁军,在陕西邠州硬杠金军名将撒利喝,杀得“满万不可敌”的金军伤亡惨重,竟把撒利喝吓得失声痛哭,落下了诨名“啼哭郎君”。

以当时的形势说,凭着这支强兵打哭金军的实力,外加陕西大地优势的防御条件,别看宋高宗正被金军“搜山检海”般吊打,但南宋守住陕西毫无问题。只要陕西守得住,南宋就有反攻中原的绝佳跳板,所谓“中兴当自川陕始”,正是大有希望。

可是,当被金兵追得惊心动魄后,急上火的宋高宗,却全然不顾陕西当地残破,暂无力发动大规模反击的事实,死催张浚动用这最后的家底,主动从陕西出击金军,以减少自家压力。军事能力票友级别的张浚呢?也是毫不含糊,一口气就动用了十八万人,还把西北能用的七万匹战马也全带上,等于是掏空了家底,朝着金军狠砸过来。

于是,建炎四年八月(1130),张浚大摇大摆发布了檄文,五路大军齐发,一路势如破竹,果然杀得金军节节败退。到是年九月时,成功会师的张浚大军,与金军对峙在富平,即将开打这场南宋赌国运的大战。

虽说决战时机并不成熟,但由于金军措手不及,张浚的运气也是大好:大军到达富平后,与张浚相隔八十里对峙的,是金将完颜宗辅,完颜娄室率领的主力部队,还在着急忙活赶路。如果宋军能主动发起进攻,一口吃掉完颜宗辅,那么立足未稳的完颜娄室,也只能掉头撤退。南宋收复国土的战局,也就一马平川。

但就在这大好机会前,张浚票友本色发作,麾下明明有吴玠等名将,他却半句良言不听,只是大大咧咧朝金军下战书,要和金军约定如期决战。谁知金军根本不按照套路出牌,管你怎么叫阵,就是不和你打,结果一来二去,完颜娄室及时赶到,金军形成坚固阵线,大好机会就此错失。

而在金军稳住神后,张浚的蹩脚军事水平,也被人家看了个满眼。作为经验丰富的战将,完颜娄室轻松就把张浚布阵的漏洞,全都看了个遍。尤其要命的是,宋军明明以步兵为主,却偏偏扎在低处,正有利于金军发挥骑兵冲击优势,这下完颜娄室胆肥了:十八万精锐又如何,摊上张浚这个草包做对手,就是机不可失,打!

于是,九月二十四日,双方正式开打。
恰如金军战前谋划,以低攻高的宋军攻击受挫,张浚低能的布阵水平,更叫战线门户大开。五路大军很快陷入各自为战。虽说宋军依然骁勇,一度将完颜宗弼的精锐包围,但金军的骑兵,依然抓住漏洞冲击成功,宋军大将赵哲战场跑路,十八万宋军顿时大溃,战局,已无法扭转。

一场宋金主力大决战,就这样以宋军溃败告终。随后金军高歌猛进,几乎占领陕西全境。南宋只能凭着川陕山地苦苦支撑,收复中原的最重要本钱就此赔光。与其说,这是因为金军能打,不如说,这就是个草包主帅张浚,坑惨全军的虐心一战!

外行瞎指挥的教训,看看宋军这一败,就知何等沉重!


历史风云录


建炎三年(1129年),张浚向宋高宗提议,认为欲中兴宋室,必从关陕(即陕西,古名关中)开始,并自告奋勇前往陕西主持战局。张浚的这一构想,正是欲效法秦汉据关陕而夺天下的战略。十月,张浚抵达兴元。十二月,任命曲端为宣抚处置司都统制,刘子羽为参议军事,吴玠、吴璘兄弟为统制,积极备战。

谁知张浚尚未出击,便遭当头一棒。

金国大将完颜娄室以重兵攻打陕州(河南三门峡),知州李彦仙拼死抵挡。张浚命令曲端前往救援陕州,哪想曲端向来嫉妒李彦仙,无意出手相救。娄室以十万之众轮番攻城,于建炎四年初终攻破陕州,李彦仙死难。在之后几个月里,宋金在关中激战,互有胜利,然而曲端多次对友军见死不救,遂被张浚罢免兵权。

当时兀术的军队在横扫江南后,已撤至淮北。已成为惊弓之鸟的宋高宗十分担心金兵再次南下攻略,遂指示张浚分道出兵,由同州、鄜州、延安府主动出击,以牵制金兵南下。

驻守关中的完颜娄室顿时面临南宋军队巨大压力,便紧急向兀术求援。兀术遂引兵赴陕,与娄室会合。与此同时,金太宗又遣完颜宗辅入援陕西,打算深入陕川,彻底打败张浚。

一场大战已是在所难免。

在金兵纷纷入陕之时,张浚业已集结一支庞大的兵力,包括熙河、秦凤、泾原、环庆及永兴军五路人马,共计四十万人,马七万匹,欲与金兵决一死战。然而,这个部署遭到八字军首领王彦的反对。他认为陕西兵将向来不相联络,五路大军齐出,根本没办法协同作战,不如令各路大军驻屯要害之地,遇到敌人攻击时可以互相支援。

张浚未尝不知王彦所言有理,但他有自己的战略考虑。如今东南残破,已经难以再经受金兵的再次打击,若能在关陕一战击败强敌,那么就可能成为抗金战争的转折点。可以说,张浚是要赌上一把。

可惜的是,张浚并没能赌赢。

建炎四年九月,南宋军队与兀术、娄室的金兵在富平丘陵地带展开决战。宋军人数虽多,在部署上却很不慎重,安营扎寨于平原地带。统制吴玠向前敌总指挥、熙河路经略刘锡建议说,军队应该先占据高地有利地形,凭险为营,否则这一带平原地区,容易遭到金国骑兵的进攻。

然而吴玠的意见却没能得到重视,诸将以为,此带虽地形平坦,然多沼泽,纵是金兵铁骑前来,也难以驰骋。前敌总指挥刘锡面对诸将议论纷纷,一时间也没了主见。事实证明,吴玠的看法是对的,因为沼泽根本挡不住金兵铁骑。

金国骑兵纵横南北,对付区区沼泽不在话下。完颜娄室早有准备,令部下备好了许多木柴与装填沙土的囊袋,移土担柴,填泽铺路,很快在沼泽地开出足以令马匹行进的道路。胡马本个头高大,金兵揽辔而过,直逼宋兵营。娄室攻宋军左翼,兀术攻宋军右翼。起初,南宋军队凭借着人多势众,与金兵杀了个平手。但是很快,宋军其中一路溃败,最终导致了战斗的全线失利。

富平之战的失败,宣告张浚全面夺取关陕、进击中原的计划破产。宋军被迫撤退,关、陇六路几乎都落入金人之手,只有阶、成、岷、凤、洮五郡以及凤翔之和尚原、陇州之方山原仍控制在南宋手中。

只要再攻下和尚原,金兵就打开从陕西通往四川的大门。

倘若不是吴玠力挽狂澜,在和尚原击败进犯的金兵,南宋帝国的西疆恐怕就保不住了。


君山话史


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三月,被金兀术一路追击的宋高宗抱头鼠窜到浙江温州,准备随时下海逃遁。但是金兀术却不追了,满载财宝开始回撤。当回撤到黄天荡(在南京的东北方向),遭到了韩世忠的伏击,突围受到重创后回到了洛阳。于是,惊恐未定的宋高宗又重新返回了绍兴。犹恐金兵再度南下的宋高宗,为了牵制淮南的金军不能再次集兵,即令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在陕西向金军发动攻势。八月,张浚命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攻取长安,命环庆路经略使赵哲攻取麟州、延州。初战告捷,张浚大喜,宋高宗大喜。金闻宋军在陕西反攻,急调金兀术率精骑二万由洛阳驰援;令完颜娄室率万余兵马由河东进至绥德,以阻遏宋军东进;令右副元帅完颜宗辅(即讹里朵)为主帅率金兵及伪齐伪军约二万人马向富平聚集。 张浚闻报金军大部队开始入陕,认为决战的时机已到,遂调5路兵马共18万,并筹集了川陕地区的五年赋税作粮饷,向富平集结;便亲自坐镇邠州(今陕西彬县)督战。 九月,宋都统制刘锡率5路兵马进抵富平地区,以芦苇丛生的沼泽地作为屏障,扎营列阵。随后讹里朵也率自己的兵马赶到,与宋军相距约80里。宋将建议张浚乘金兵尚未合兵,尚未部署妥当之机,向讹里朵发动攻击。而张浚却执意地要先向讹里朵下战书,约定好时间再会战。他底气十足,自恃兵多粮足,胜券在握。讹里朵接到战书后,故意不予理睬,以拖延时间。待金军全部人马赶到后,他亲自到宋军阵地前沿去观察,发现宋营的壁垒不固,极易攻破;于是重新调整了作战方案。 张浚下战书约定的日子已到,讹里朵仍然坚壁不出。张浚认为他怯战,更加骄横起来,命人去金营给讹里朵送了一套小女人的服装,以示羞辱。刘锡与诸将商议进兵之策,吴玠建议将阵地移向高处,以遏制敌骑兵。但刘锡却认为,我方阵地前有苇泽阻挡,敌骑兵是不可能穿越的。 24日早晨,刘锡先遣千余兵,去向金营作试探性的攻击,结果被金军设伏全歼。中午时分,金军顺势出动了三千余精骑,用装满土的袋子作铺垫来突袭宋营,引起了宋兵的骚乱,讹里朵乘势发起了进攻,刘锡仓促应战,富平之战终于爆发。宋军慌乱一团,失去统一指挥,5路兵马各自为战,互不应援,孤军又不敌金军,宋兵丢盔弃甲,争相逃窜。战至黄昏,宋军大溃,退往邠州,张浚率残部退守秦州(今甘肃天水)。金军利用缴获的大量粮草、辎重,乘胜向陕西内地大举进攻,至次年三月,陕西全境几乎全都沦陷。

富平之战,宋军指挥上恃兵多、粮草足而轻敌,以致大败。金军及时调整部署,出其不意攻击,以致一举获胜。


麟角1


富平之战为宋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

时间:公元1130年(南宋建炎四年)九月

地点:富平之战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在今天的陕西省富平县城以东至王寮乡的军寨、纳义坊一线。

结果:以宋军惨败告终,导致陕西五路全部失陷。

经过:公元1127年(建炎元年)冬,金国将领完颜娄室开始进攻陕西,宋将李彦仙扼守陕州(现在的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屡破金军。

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秋,知枢密院事张浚(富平之战关键人物)提出经营川陕的建议,后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主持军政。张浚是个主战派,在抗金方面也没少给皇帝进言,曾上奏宋高宗赵构说“愿陛下銮舆早为西行之谋,前控六路之师,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天下大势斯可定矣。”虽然张浚报国心切,但有学界观点认为张浚其人志大才疏,自命不凡,其所谓抗金的言行都是为了迎合当时宋高宗赵构偏安江南的心愿。

公元1129年腊月,完颜娄室率金军10万人攻陕州,李彦仙派人向川陕宣抚使张浚求救,但是曲端(与张浚关系不睦)向来嫉妒李彦仙的功劳在自己之上,完全没有出兵的意思。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正月中旬,金将完颜娄室得以集中兵力,攻破陕州。据记载,陕州保卫战是北、南宋之际最壮烈的保卫战之一,持续时间长达1年半,被围近3个月。金国严令督兵急攻,“死伤者虽满地,而不敢返顾”,为此付出了重大伤亡,在城破之后,李彦仙率士卒巷战金兵,金兵后来屠城,“陕民无噍类”,李彦仙突围后投河自尽。李彦仙的牺牲,也标志着陕西义兵抗金斗争的失败。

金军虽攻破陕州,但当时战事仍处于胶着状态。在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渡江攻宋受挫之后,完颜宗翰的建议集结重兵先攻取陕西地区,将主攻方向由东南转移至陕西。由三太子完颜宗辅代替完颜娄室为攻陕主帅,同时将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的军队由江苏一带西调洛阳其为副手,企图攻取陕西,此时集聚此地的已不再是完颜娄室的孤军,而是由完颜宗辅统领,集合了完颜娄室和完颜宗弼兵马的大批金军主力部队。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对金国的这一战略调整浑然不觉,还在考虑通过与金展开决战来缓解东南地区朝廷的压力。

就在金军做出战略调整部署之际,同年秋天,负责陕西的军事决策的张浚罢免了曲端兵权,让他去管理祠祭事务,贬为海州团练副使,安置到万州。据记载,曲端也是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在陕西军中久负盛名,颇有才干,但又恃才傲物,心胸狭窄,忌妒贤能。与前任文臣陕西兵马节制使王庶就关系不和,李彦仙苦守陕州时按兵不动,其部下吴玠被张浚提拔之后,又同其势如水火,相互指责。而且,在战略指挥上,张浚主张出兵决战,而曲端则主张固守,两人早就存在分歧,导致后来曲端去职。

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是南宋和金两国战争的第六个年头,此时的南宋军队没有了之前靖康之役时一触即溃的颓势,军队素质已较之前大有改观。但在金国重兵铁骑屯集之时,张浚的决战之举,显然有些轻率。虽然内部将帅间有矛盾,但当时多位军事主官都认为,不可轻举妄动,应该据险而守,采取游击战术,消灭敌人,适时发动总攻。例如,曲端也曾提出据险而守的战略,毕竟宋军还是以步兵为主,进行山地战还是有利于己的。不仅如此,吴玠也曾提出建议,凭借有利地形,来防范金兵,但都不被张浚所采纳。

张浚对刘锜之兄刘锡(并非将才,但听从张浚)委以重任,本人则驻扎邠州(今天的陕西杉县),甘、陕五路(秦风、鄜延、环庆、泾原、熙河)兵马聚焦在富平、蒲城一带,号称永兴军,由刘锡统一指挥。而且由四川、陕西积攒多年的各类钱、粮、草、珍宝也是屯积此处,以备军需、犒赏。他所依仗的是兵力年的优势,《齐东野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金史》等都有不同记载,有四十万之说,也有三十万之说,也有二十万、十八万之说,但在当时的补给条件下,集结四十万兵员也不现实,只能说是号称。但即使以十八万的兵力来说,在宋金战争中也是宋朝投入兵力最多的一次决战。由此可见,张浚此役是做出了决一死战的架势。

这时的金兵也进驻了陕西下邽县(今天的陕西渭南市故市镇附近),双方相距约八十里。九月的季节,正是金兵弓劲马壮,活跃善战的季节。而张浚选择了在错误的时间(九月)和错误的地点(平原)与金兵决战。直到会战前,宋军还一直以为“我师数倍于敌”,金后还跟往年一样,主要进攻的力量是在江南,全然不知金军早已换帅,也非完颜娄室的孤军。

战前的军事分析会上,刘锡召集部下开会讨论具体部署,对于部将提出的“宜择高阜据之,使不可胜”充耳不闻,反而是以芦苇丛生的沼泽作为屏障,扎营列阵。各路运送辎重物资的乡民,在宋营外围设寨。后有建议趁金兵未合围之际实行各路突袭,也未被其采纳,张浚执意致书金军约战。对此,早已看透宋兵"极易破"的完颜宗辅置之不理,拖延时间故意示弱,就是不去应战,这使得宋军误以为金兵胆怯,不断以妇人衣服、告示全军等来刺激金军。

二十四日,刘锡派出千余人向金军发起试探性攻击,结果被斩俘殆尽。到了中午时分,没曾想金兵以薪柴与泥土填平沼泽,以骑兵发动突袭,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便展开了。金军人少,但骑兵灵活机动,在平原作战优势明显。冲乱的运送辎重的乡民溃入宋营逃避,一下子乱了宋军的阵脚。而刘锡战场指挥失灵,五路兵马各自为战,不能协同应援。黄昏时分,金军全力猛攻,结果宋军溃败,退往邡州,前述的辎重、粮草等物资大都遗弃。这场大战持续了将近一天,尽管如此,部分宋军战斗还是比较顽强的。据《金史》中记载,完颜宗弼左翼军曾陷入一度陷入困境,被刘锡之弟刘锜的泾原路宋军迎击,并将其包围,斩杀甚众,但未能挽回败局,当环庆路宋军赵哲一部被击破后,宋军全线大败。

兵败后,宋将之间的矛盾白热化,张浚为了推诿责任,又以败军之罪,贬了刘锡,杀了赵哲,此举导致一些将官不服,为了那些压制不服的将官,张浚还杀害环庆路其他一些将官,使得宋将之间矛盾公开分裂化,有的部将叛投西夏,曲端的一些部将后来还投降了金国。

这一役,宋朝几乎掏空了西北的家底,在川、陕的多年积聚毁于一旦,成为最惨的一次败仗。战后,金军乘胜追击,宋朝在陕西五路几乎丧失殆尽,基本丧失了陕西这个重要的战略区域,后来依靠吴玠孤军在凤翔府的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陇州的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仙人关(今甘肃省徽县东南)等蜀道要隘扼守,大败金军才得以与金兵对峙,但已无力克复陕西。也使得金人意识到长时间长距离多线作战并不能一口吃掉南宋政权,宋、金南北对峙局面由此形成。

简要表述一下张浚其人。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4月20日),字德元,四川绵竹人,南宋名相,抗金将领。因其支持赵构继承皇位有功,得到赵构信任,被委以重任,任职陕西期间,虽统一节制,但也导致宋将之间的关系更加尖锐,使陕西宋军更加涣散,进一步削弱了陕西的抗金斗争力量。后世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褒贬参半。本文抛砖引玉略写几句:

褒奖者认为他是个抗金英雄。例如,南宋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评价说:重惟魏国先忠献以至公血诚对越天地,以崇勋茂德镇动华夷,为中兴社稷之宗臣,平生慕望。宋末三杰之一的文天祥曾评价说:卓哉魏公,相国惟忠,名标青史,垂裕无穷。《历代群英歌》中写有:①张浚经略有方,赵鼎力真宰相。②赵鼎秉衡朝士贺,魏公堂轴众心倾。

贬低者则认为他是个误国之辈。例如,南宋朱熹评价说:张魏公才极短,虽大义极分明,而全不晓事。扶得东边,倒了西边;知得这里,忘了那里。明代王崇简评价他说:浚三命为将,三致败,且劾李纲,杀曲端,疑岳飞,荐秦桧,虽为南渡名臣,无可纪之功。清代乾隆评价他:张浚富平之败,心虽可原,然失律之罚不可逭也。

再简要说一下陕西在两宋时的重要性。

北宋建国之后,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拉剧作战,一直到宋真宗时期,其抵御辽军的主战场是在河北一带,因此,"河北最号劲兵之处",也就是说当时宋之精锐主力部队大部分是在驻扎河北,而在宋辽澶渊之盟后,情况大为改观,宋辽长期和平相处。但摁下葫芦起来瓢,西北的党项人也不闲着,后来李元昊自称皇帝,建国“大夏”,不时进犯北宋西北边境,双方是时战时和,在长期战争坏境中,陕西各路取代了河北东、西路,成为精兵的集中地,至北宋末年,人称“独西兵可用”,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情况下,陕西各路兵马成为了当时最能打仗的主力部队了。后来,北宋徽宗任用童贯主持陕西军务,无论是抗辽还是征方腊,都是调集的陕西兵马。在后来北宋抗击金兵时,陕西军曾救援开封,迫使完颜阿骨打次子斡离不暂时退兵。但在后来两次救援太原战斗中,也损折怠尽,太原陷落。

到了南宋时期,陕西仍然是重要的战略区域,可以从侧翼牵制金朝。在当时很多主战派都主张从陕西作为恢复中原的基地。到南宋孝宗时期,陆游曾写诗说:“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在当时陕西人也确实是英勇善战,南宋的大将韩世忠、张俊、曲端、吴玠、吴璘、刘锜、杨政、郭浩、李显忠等人中,陕西人居多。


史说新传


南宋初年的富平之战,是典型的书生误国。在富平的南宋的军队号称40万,实际只有18万,其中有6万骑兵,12万步兵。南宋的总指挥是张浚。

史书上未记载金国在富平有多少军队,我估计大约有6万人左右。当时金军主力仍然在淮南,有15万之众。金军的前敌总指挥是完颜娄室,手下大将有金兀术。

赵构当时派张浚到陕西,让张浚先经营三年,然后再谈收复河山。

吴玠的意见是:依托高山峻谷的地利来守险,不要与金国在平原地带争锋。

当时陕西的都统制曲端说,要十年之后才能谈与金兵决战。(十年之后是绍兴十年,不幸被曲端言中了。)

曲端说,现在金兵的唯一弱点是只有完颜娄室一支孤军,然而金兵训练有素,布阵分合非常熟练。宋军的唯一优点是五路兵马集中优势兵力,然而各路统帅多有调换,训练不够,上下不相识,各路兵马不协调,只是一堆土豆。敌人是一把菜刀,你土豆再多也没用。

最好的策略是用主力兵马守护险要之处,然后用奇兵不断骚扰金兵,春天不让他们耕种,秋天不让他们收获,金兵只好去河东运粮食,不出一二年就可以打败陕西的金兵。

张浚听了很不爽,要等十年,十年胡子都白了,下令把曲端免职。在富平与金军决战,结果大败。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首先需要纠正的是,富平之战中南宋的40万军队只是号称,实际并无此数。关于宋军兵力较可信的记载,《三朝北盟会编》作“兵二十万,马七万”,《金史》则记为“骑兵六万,步卒十二万”。宋史专家王曾瑜认为,宋军的实际参战兵力最多不超过20万人。要想了解南宋为何在富平之战中惨败,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这次战役的经过。

从1130年开始,宋金战争的局势也开始发生变化,陕西地区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金朝方面,由于兀术“搜山检海捉赵构”的南下作战并未奏效,便放弃了武力渡江南下灭宋的计划,转而扶植刘豫的伪齐政权、以期在两国之间建立缓冲地带。为了巩固伪齐政权对华北地区的统治,粘罕等人向金太宗建议:前讨宋, 故分西师合于东军, 而陕西五路兵力雄劲, 当併力攻取。”由此开始,金朝将主攻方向由东南转移到陕西,直接威胁南宋侧翼。金太宗遂命令三太子、右副元帅完颜宗辅为陕西主将,并抽调渡江南征失利的四太子兀术军前往,与完颜娄室合兵作战。

完颜兀术


然而,宋军主帅张浚却对金军的主攻方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仍然认为金军的主攻方向是江南地区,决定主动出击以减轻江南战线的压力。张浚的决策遭到了诸多官员和将领的反对,武将如吴玠、王彦等人,文官如王赏、刘子羽等人, 都反对举行决战,主张稳固防线、坚守不动者甚多。不过,张浚自认为西军骁勇、且有兵力优势,对获胜十分有信心。《齐东野语》卷15《曲壮阂本末》的记载,可说明张浚对宋金形势的估计:

“浚欲大举,未刚其意,先使张彬(宣抚处置使司主管机宜文字官) 往觇之, 曰:公常患诸路兵不合, 财不足,今宣抚司兵已合, 财已足, 娄室以孤军深入,我合诸路攻之不难。万一粘罕併兵而来,何以待之?

这段记载与《宋史·曲端传》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记载大致相同。张浚认为,宋军有兵力优势、且娄室“孤军深入”,因此机不可失、应速速决战。但他的估计与现实不合。实际上,当

讹里朵和兀术率师入关后,陕西战场上不只有“娄室孤军”,金军在数量上并没有明显劣势。此时已经是宋金战争的第六年,虽然宋军的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军队质量仍然弱于金军。在金军增添重兵支援的情况下仍然决战,显然过于轻率。另一方面,金军以骑兵为主力, 擅长于平原旷野纵横驰突、机动性明显占优;而宋军以步兵为主,进行山地战和防御战则较为有利,不适于主动出击。如名将吴玠便进言“高山峻谷,我师便于驻队,贼虽晓勇,甲马厚重,终不能驰突,我据磋峨之险,占关辅之势,贼虽强悍,不能据我尺寸地”八字军统制王彦也认为“陕西兵将上下之情,皆未相通,若少不利,则五路俱失。不若且屯利、阆、兴、洋,以固根本,敌入境,则檄五路兵来援,万一不捷,未大失也”,但张浚并没有采纳这些建议,而是决心孤注一掷。1130年9月,张浚集结熙河路经略使刘锡、秦凤路经略使孙偓、泾原路经略使刘锜、永兴军路经略使吴玠、环庆路经略使赵哲五路兵马移师富平县,以刘锡为都统制迎击金军。金军闻讯后,也进驻距富平县80里的下邽县,决战一触即发。

张浚画像


决战前,宋将建议张浚应趁金军未能合兵之机,先行出击、击败完颜宗辅部。张浚自恃胜券在握,执意致书金军,约定于9月14日正式开战。完颜宗辅接到战书后,故意示弱以拖延时间、等待完颜娄室率军抵达。完颜娄室抵达后,亲自率数十骑观察宋军阵营,并作出了“人虽多,壁垒不固,千疮万孔,极易破耳”的评价。待宋军已经因骄而怠、丧失斗志后,金军于9月24日中午发起攻击,拉开了富平之战的序幕。

为确保骑兵冲锋的战场,完颜娄室先派3000骑兵填平宋兵以为万无一失、并不设防的“ 苇泽”,率先进攻零乱不整、未设防御的乡民小寨。那些各州县运粮食辎重的乡民因没有抵御能力,又得不到宋兵的保护,在金朝骑兵的突袭之下迅速溃败,如潮水一样冲入宋军营寨逃避,导致宋军尚未开战便陷入阵营混乱的境地初战告捷后,金军以娄室率左翼、兀术率右翼,分兵两路向宋阵进攻,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金史》记载“自日中至于昏暮,凡六合战”,激战中,兀术的右翼金兵遭到刘锜所部的顽强抗击,兀术本人一度深陷重围、其部将韩常也被流矢射中一眼,导致金兵右路被迫稍微退却。

刘锜画像


相较而言,完颜娄室的左翼进展则较为顺利。面对娄室的是南宋的环庆兵。当环庆兵遭到金兵强大压力时,其他各路宋兵却都各自龟缩不出、并未提供支援。更加不利的是,环庆兵主帅赵哲非但没有像刘锜一样鼓舞士气、率部死战,反而临阵脱逃,导致环庆兵迅速溃败。环庆兵的溃败也成为战斗的转折点,其他几路宋军眼见友军已经败退,也陷入军心不稳的状态,纷纷开始溃逃。张浚见兵败如山倒,也迅速后撤。从富平后撤的宋军丢弃了所有辎重物资,一直逃至邓州才敢稍作喘息。就这样,动员近20万宋军和整个陕西物力所进行的富平之战,仅在交战半天之后便以宋军的溃败而告终。

宋军虽然在富平之战中战败,但人员损失并不大,张浚收集残部仍得10余万人。但川陕数年之物质积累的损失,却难以估量;这场溃败严重打击了宋军的士气、导致宋军在陕西彻底陷于被动。富平之战后,金军乘胜进攻,导致南宋基本丧失了陕西这个极为重要的战略区。此后有赖于吴玠率孤军扼守蜀道天险,在和尚原、仙人关等战大败金军,暂时稳定局面,南宋才得以保住富庶的四川,但此后再也无法收复陕西。

1141年时的宋金对峙图


纵观富平之战经过,我们可以从战机选择、军队素质和临阵指挥三个方面对宋军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张浚本人应对此次战败负主要责任。


1、张浚选择了错误的时机与金军决战,导致参战将官意见分歧、陷入内部不和的状态,极大影响了军队的稳定性。在富平之战前,陕西战场形势已经不利于南宋,此时南宋处于战略守势的地位。按照军事规律,处于战略守势的一方首先应尽量先避不利的决战、待到有利情况出现时才能追求决战。然而,张浚却忽视这一规律和广大将领的意见,强行集结军队作战,自然影响了将领和士兵的信心。


2、宋金两军的军队素质仍然存在明显差距,金军在单兵素质、协同作战和将领指挥三方面均显著占优。宋军的诸多弱点,也导致他们缺乏金军那样的应付复杂局面的能张浚在战前调集的五路大军看似规模庞大,实则战力低下、组织散乱。正如王彦战前所言“陕西兵将上下之情皆未相通”,加上张浚并未采取措施整合全军,“士不素练,兵将未尝相识”的状况并未改变,加上战前各方将领的争论不一,使得宋军战力低下的缺陷被更加放大。


3、张浚未能及时把握战机,因骄傲轻敌犯下了缺乏应变、错失战机等致命错误,成为导致富平之战宋军失败的直接原因。在完颜娄室部抵达前,完颜宗辅部的孤军
对宋军来说是个有利的因素,待娄室军抵达会合之前,宋军有机会各个击破。可是张浚却因兵力优势志骄意满,不听从诸将先发制人的建议,一定要与金兵约定会战日期,这就给了金军两路会师的时间,扭转了孤军深入的不利形势。两军对垒时,宋军既不选择有利地形、加固防线,也没有充分训练和组织召集的随军民夫,对突发事变的准备严重不足。这样一来,宋军的兵力优势和战略主动皆已丧失,自身缺陷却由于指挥失误而被放大,导致最终溃败


总之,富平之战是宋军在错误的时间(九月秋高马肥之季)、错误的地点(平原开阔地带)由错误的将领(张浚)以错误的指导策略(骄傲轻敌、坐失战机)所进行的一场错误的会战,必然会以失败收场。


平田君Bellatores


关于富平之战,有人这样评价:宋军18万(号称45万)一周时间之内灰飞烟灭,,而金军和金国收编的伪军不过5万人而已。

此战是华夏民族冷兵器战争中最耻辱的一次大败,搞得后代历史书都不好意思提起这次大败!


此战南宋可谓是押上了老本,18万宋军全是陕西一带的西军、宋朝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粮饷方面则是把川陕的赋税征到五年之后筹集的,结果是输的干干净净!

富平之战和800年后的兰封战役有八个共同点:1、参战的我方是国家政府的职业军队。

2、面对的都是外夷入侵。

3、我方数量是敌方的好几倍。

4、我方式本土作战,熟悉地理。

5、我方武器和军用物资补给都被对方充足。

6、试图对敌实行歼灭战役。

7、我方不仅被人数绝对劣势的外夷打败,还差点被全歼,幸亏跑得快。

8、历史书都不还意思写,大多都一笔带过。
高宗赵构


富平之战是宋朝几乎押上了全部老本,可以说这是赵构少有的、硬气的主动向金军进攻的一次战斗,结果由于张浚书生意气的瞎指挥,18万宋朝军队在一周之内遭到全军覆灭,陕川失守。

之后高宗赵构气的大骂张浚,说宁愿亡国也不在用此人……


整个的富平之战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说真的还是真有不少的人不曾知道有宋金富平一战这事。

另外还有当时的宋军总指挥张浚自认为占有兵力上的优势,过度轻敌而导致指挥失误,从而造成了大败。


其实,这只能是其中失败的一个因素。

而真正的因素其实是来自北方的女真金人正处于历史上的强盛时期,而当时的南宋王朝正处在一个国运跌落的时代。

举一个例子说:在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出征世界上著名的波斯帝国时,也仅带了大约三到四万步兵、四到五千骑兵,兵力数量上占绝对的劣势。

但他却能够用如此少的兵力大败波斯军队几十万。

其实波斯军队也并不熊,相比于宋朝军队而言战斗力那是强悍多了。

所以说,当一个走过鼎盛时期的帝国或者军队,在面对一个正在崛起的处于强盛时期的新集团时,即使在兵力上占据数量优势也大多打不过对手。

历史早就证明了这一点,而当时宋金两国的富平之战也是这么一个情况!
张浚石像

在世界战争史上这样的战例很多,中国有外国也有,华夏民族也曾有令人骄傲的秦汉隋唐时代,同时也有令人沮丧的宋代和清代。

发生这样的一个丢人的战役,本身也谈不上什么大的问题。

华夏民族的历史上不是也曾有强秦时代、也有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时代。


东方中华不败


把长城归还给奴宋,奴宋也是要送钱送地的,好多宋粉攻击汉唐和亲,可至少汉唐后面缓过来打的大多数外族国家叫爸爸,就算是后期混乱不堪的唐,在藩镇割据时期都能斩杀对面的国相,甚至两败俱伤,什么大宋不和亲,靖康难,连阳痿构的母亲给金人生孩子都不敢报仇,奴宋皇帝很多都是遗传的尿性靠钱去买和平,对面金人要杀岳飞才能让奴宋跪地求和做狗儿子,结果这阳痿男还真做的下去,也难怪重文轻武,不管岳飞有没有反心,只要金国爸爸随时需要,什么时候都可以南下,南下一次获得的土地财富人口是奴宋几十年岁币都比不上的!


从前我只是普通人


信不信,5万唐军边军战力超过40万宋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