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是不是真心要传位于宋太宗?

对于宋太祖赵匡胤是不是真心要传位于宋太宗赵光义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说没必要讨论,因为赵光义在历史上就是宋太宗呀,可问题是宋太祖赵匡胤有儿子呀,还都已经成年了,一个是26岁的赵德昭,一个是18岁的赵德芳。

试问宋太祖赵匡胤凭什么要把帝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并且在宋朝历史上还有一件谜案“烛影斧声”?

“烛影斧声”这件谜案是记载在《宋史纪事本末》:冬十月,帝有疾。壬午夜,大雪,帝王召晋王光义,嘱以后事。左右皆不得闻,但遥烛影下晋王时或离席,若有逊避之状。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声谓晋王曰:好为之,俄尔帝崩时漏下四鼓矣,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

简单翻译下就是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大病,招晋王赵光义议事,左右不得问。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 当夜,太祖驾崩,宋皇后让王继恩去叫秦王赵德芳来。但在这时,王继恩忽然叫道:"晋王来了!"宋皇后见赵光义,大吃一惊!对赵光义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后晋王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改元太平兴国。

当然这《宋史纪事本末》也不一定靠得住,但宋太祖赵匡胤帝位不传子传于弟,这对于帝王家来说是一件特别反常的事,都知道无风不起浪“烛影斧声”恐怕不是空穴来风,大家还可参考《续湘山野录》中关于“烛影斧声”的记载,不过直到现在这谜案也没解出来,大家觉得宋太祖赵匡胤是不是真心要传位于宋太宗赵光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