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王:乱世之“玩偶”——《掌上明史》2

小明王:乱世之“玩偶”

——《掌上明史》2

黄波

秦末陈胜造反,在鱼肚里藏书“陈胜王”,元人治理黄河,民夫云集,韩山童也等到了这个机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先让此谣传唱,后埋独眼石人于河中,石人出河之日,皆惊顾失色,天下至此不安矣。

在所谓“农民起义领袖”谱系中,知道神教设道的韩山童也算是一个人物。可惜死得太早了一点。其妻杨氏和儿子韩林儿东躲西藏,直到韩山童的原部下刘福通找到了他们。刘福通借韩家名义号令部众,拥韩林儿称帝,建国号曰“宋”,改元“龙凤”,又称小明王。韩林儿似乎否极泰来,其实正是悲剧命运的开端。

以小明王为号召的红巾军(韩宋政权)一度声势极盛,几乎所有造反武装都自称隶属于红巾军系列,元璋最早效命的郭子兴的部队也不例外。子兴死,韩宋政权给子兴之子和元璋等人授爵,《明太祖实录》中称元璋对韩宋授爵不满,说“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史臣增饰之笔往往如是。以元璋之智商,其对红巾军和小明王的妙用难道还不清楚?

小明王被张士诚围困,元璋惟恐士诚效曹操故伎“挟制天子”,不惜“亲援之”,军师刘基认为切不可行,因为小明王有帝王之名号,又为元璋所表面尊奉,担忧“救出来,如何安置?”刘基号称足智多谋,但到底是书生。如何相机行事处置小明王,于元璋来说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大敌陈友谅已死,张士诚的最后据点苏州城指日可下,元璋霸业可期,此时的小明王对朱元璋的价值已趋近于零。原来把小明王放在滁州,朱元璋突命大将廖永忠迎归南京,船走到江苏一个叫瓜步的地方,船翻了,小明王“沉于江”。

小明王之死,是否出于元璋授意,史籍闪烁其辞。元璋即帝位后廖永忠被赐死,《明史》称原因之一在于元璋对廖永忠当初之私弑小明王不满。稍知中国历史者都会明白,除非元璋准备把即将到手的帝位让给小明王,否则小明王不明不白地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就是一件迟早要发生的事,可笑修史者还拿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来忽悠我们。

痛骂元璋对一个“玩偶”心狠手辣毫无意义。若非元璋,而是操控小明王最久的“农民起义领袖”刘福通,其最终“起义”成功,小明王之结局又将如何?史载,当小明王还在刘福通手里的时候,刘福通“自为丞相,加太保,事权一归福通”,“林儿本起盗贼,无大志,又听命福通,徒拥虚名”,对韩宋政权里的大臣,刘福通也是想用谁就用谁,想杀谁就杀谁。易言之,小明王在刘福通还是在朱元璋手里,对小明王本人来说,区别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