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标,一字之差,竟然差这么多!

在之前写招标行话 那一期,讲过了“暗标”“明标”,但是没有认真说过双方的做法以及优劣。那本期就来说下暗标、明标在评审阶段的不同之处。

一个项目评标,商务标一般采用明标评审,技术标则采用暗标评审。将技术分、商务分、价格分汇总后给出最终得分并作为中标依据。

一、明标评审的做法:

1、由评审委员会中负责商务评审的专家对投标人提供的标书、营业执照、人员组成、审计报告、业绩、行贿犯罪档案等资质原件提交的情况进行符合性审查,并依据评标办法给予打分。

2、负责技术评审的评审专家对技术标书中的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符合、评审打分。

3、代理机构根据项目规定要求评标办法计算出投标人的报价得分。

4、由评审委员会将商务、技术、报价的得分汇总后得出的总分,作为中标依据。

二、明标评审存在的问题:

1、明标评审时标书上都有投标人的名称及其他相关信息。若评委会成员中有个别人员与投标人相识或有利益关系,就会出现人情分,使评标过程失去公正性。

2、明标评审容易使评审专家同不法投标人勾结、里应外合,内外串联进行围标、串标,破坏正常的交易秩序,侵害交易各方利益。

三、暗标评审的做法:

1、暗标评审时招标文件对所有投标文件技术标书的制作、字体、格式、封面、装订、包装、上传都有严格、统一的硬性规定。

2、标书上不得出现任何带有投标人名称、信息以及同其他投标文件有区别的暗号、标记。

3、暗标评审的程序:由负责技术评审专家先进行技术标书的符合性评审,符合性评审通过后由负责技术评审的专家和负责商务评审的专家各自独立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评审打分。不符合要求的则做作废标。

四、暗标的优势:

1、评审专家无法辨认投标文件对应的投标人,做到了评标者不知情、知情者不评标,增强了评标的保密性。

2、评审专家在技术评审时能够做到“一碗水”端平,客观公正的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并提出合理的评标结论。

3、暗标评审很大程度的增加了投标人围标、串标的难度,提高了评标、竞标质量。

4、招投标工作更加规范、严谨,有效的维护了交易各方主体利益。

五、暗标招标风险

1、投标人注重形式多于内容。为达到暗标评标要求,不被作为废标处理,投标人往往更注意排版、格式、装订等细节,对于技术方案、进度、质量保证和施工措施等内容反而不重视,降低了投标方案的质量竞争。

2、暗标流于形势。暗标评标达到公平、公正与否,关键在于投标标书属于哪一家单位不能让评委知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保证标书秘密,例如,告诉评委标书第几页最后几个字,或一共多少页,或多少条目录等等,反而更容易产生评标的不公平和不公正,较好的投标单位反而因容易格式不满足暗标格式要求而被废标。

3、暗标的安全性风险。因为标书的版式都一样,只得事先编号。编号时一般是投标人或招标人不在现场,是招标代理机构或地方招标部门监督人员在编号。编好号后,再由工作人员送到评标室进行评审。从编号到送交评审的过程中,投标文件的安全性风险较大。监督不到位,将难以保证投标人的标书和编号的一致性,容易被混编错编或标书被掉包,也难以保证某份标书在编号过程中做上标记。一旦发生上述情况,一方面难以保证投标人利益,也难以保证招标人利益。

通过以上,我们知道无论是暗标评审还是明标评审都各有各的优势,都有各自的适用情况,不管是哪一种评审,把握好评审过程中的每一个关卡,中标结果一定是公平、公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