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游戏:他写了本书,立了块碑,结果被诛九族

公元450年,一场空前惨烈的文字狱灾难,降临在北魏帝国宰相崔浩身上。

这场灾难的惨烈程度,远远超过崔浩的想象,他为他的轻率,付出了百倍不止的代价。

多年贵为帝国肱骨之臣,崔浩以为他的权势和富贵已经相当稳固了,然而此刻看来,竟是脆如纸张,好一场,荡悠悠三更梦。

梦醒之前,他活在权力编织的迷梦中,曾经有过这种状态而最终结局悲惨的,是大秦帝国丞相李斯。

图1 南北朝十六国,英雄逐鹿场

南北朝十六国,胡人乱华的年代,数不清的鲜血,沾染大江大河,数不清的头颅,盖满山川盆谷。那是个权力和嗜杀的欲望空前结合的时代,杀杀杀,杀他个大地茫茫一片真干净。

在这场原始血性的人肉森林里,崔浩一直是人生赢家,事实上,他也只输了最后那一次。

人们纷纷尊称他北魏帝国第一谋士,这绝不是虚言和吹捧,而是——算无遗策,真的是算无遗策的强悍智谋。

从北魏道武帝立国开始,崔浩就不断为北魏帝国的建立呕心沥血,他凭借一手高深的星象之学,加上对人心时势的精准把握,帮助北魏帝国击灭胡夏,平定北凉,大败柔然,帝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而且解除了来自北方和西北方的致命威胁,最终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商道。

图2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

时间来到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时期,崔浩的政治智慧早已炉火纯青,他的权势地位已经荣宠无比。太武帝拓跋焘在镇压盖吴起义的时候,亲眼看到寺庙里的僧人藏匿武器,平素笃信道教的崔浩趁机建议太武帝崇道灭佛,拓跋焘欣然应允。一时间,北魏境内寺庙尽数拆毁,僧人或死或逃,佛像也被捣毁,史称“三武之祸”。

当时天师道的代表人物,同修道教的北魏国师寇谦之,看不下去崔浩驱使官吏兵士大肆屠杀僧人,苦求崔浩罢手,但崔浩并没有给他面子。

独揽大权的崔浩,已然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大笔一挥,推荐十数人出任郡长,太子拓跋晃表示反对,太子也想安排一些自己人啊,可是崔浩却坚持对抗,最后拓跋焘按照崔浩的意见办理了。中书侍郎高允知道此事后,对身边人叹息:“崔浩恐怕难得善终,他被权力弄昏了头,为了一己私欲,竟然和太子这样有权势的人物对抗,未来必出大祸”。

图3 崔浩是北魏第一谋士,立功无数

崔浩没听到高允这些话,就算他听到了,恐怕也只是冷笑置之。以他的智谋眼光,此举得罪太子为首的鲜卑贵族,他怎么会不知道,然而长时间的大权独掌,已经让他得意忘形。

神庆二年(公元429年),太武帝交待崔浩牵头,与高允邓渊等人一起编写《国史》,拓跋焘亲切的握着崔浩的手,告诫他:“写本朝国史,一定要真实,是什么,就是什么!”崔浩光荣的接受了这个任务,精心编写,终于在十年后的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写完《国史》。

然而此时,猪队友出现了,著作令史,也就是编写团成员闵湛,郗标等人为了拍崔浩马屁,力劝崔浩把这本《国史》全文刻在大石碑上,立在京城的交通要道两侧,让全国人都来目睹瞻仰一下这本杰作,崔浩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于是耗银三百万两,动用数十万人劳力,花费数年终于把这个工程竣工。

高允曾劝阻崔浩:“闵湛这样的小人,给你出的是个馊主意啊,你把文章刻到石碑上,让全国人都来观看,只要有一个字的差错,恐怕会成为你崔氏一门不测之祸啊!”然而崔浩根本听不进去。

图4 高允的智慧是更高深的智慧

石碑刻成了,整部《国史》基于太武帝制定的“一定要真实”的标准,把拓跋焘先祖们的身世和经历,如实描写下来,来来往往观看到这本书的鲜卑族人,果然被其中真实的内容震撼,进而感到愤怒和羞愧,一向让他们骄傲的先祖帝王,竟然是如此不堪的败类过往,他们纷纷向拓跋焘告状。

拓跋焘也怒不可遏,召见崔浩询问,然而聪明了一世的崔浩,此刻辩才全无,只是在那里出冷汗,而且感到迷糊——太武帝啊太武帝,不是你让我如实描写吗,怎么反过来怪罪我?

那么,《国史》里面哪些内容让拓跋焘及鲜卑族人感到愤怒羞愧呢,实际上这已经是千古之谜了,然而细细查询历史缝隙,我们可以看到拓跋焘的爷爷和太爷爷们充满了手足相残,父子互害,比如,当年的开国道武帝拓跋珪,就曾经在苻坚大军的追击压力下,用武力把自己的老爹拓跋什翼键绑起来交给苻坚,卖父求荣。

图5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曾经卖父求荣

而拓跋珪登基开国后,染上服食寒食散(可以作为一种春药)的习惯,性格刚愎自用,公元409年十月十三日,他的次子拓跋嗣之母贺夫人犯下过失,拓跋珪把她幽禁冷宫,随时准备杀死。拓跋嗣与宫中宦官及守卫士兵串通好,当晚带人翻墙入宫,把拓跋珪刺死,然后拓跋嗣登上帝位,是为宣武皇帝。

这一切秘闻,对当时担任宰府的崔浩来说都是知道了,现在他都写进了《国史》里,皇族尊严荡然无存,鲜卑贵族和鲜卑族人感到无比尴尬,恼羞成怒自然正常。

太武帝拓跋焘下令斩首崔浩,把他的部署,妻妾家人和奴仆一共128人,全部诛杀九族。这种杀戮,已经是毫无人性的报复和泄愤了。崔浩在被押往刑场之前,被装在一个四周是栏杆的囚车里,送到了平城(今山西大同),放在繁华的十字路口,任凭行人参观唾骂。守卫士兵几十个人,争相往崔浩头上,身上,脸上撒尿,崔浩嗷嗷惨叫,路人指指点点。

此情此景,崔浩在权势煊赫之时何曾会想到。

受到崔浩牵连的,还有和他有姻亲关系的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尽数被屠灭全族。这等惨烈株连,后世恐怕只有洪武帝朱元璋的三大案有得一拼。

写了本书,立了块碑,却换来家族的万劫不复,不知崔浩在死前会有怎样的想法,权力的甜滋味一面他早已尝遍,只是没想到另一面的滋味竟然是血腥味,苦涩味,以及尿骚味。

千不该,万不该,悔不当初,然而当初何曾想到过会后悔。

罢了,罢了,人生终究一场大梦,几度新凉斗转,几番潮起潮落,人头落地的那一刻,一切也都成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