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全集|“月光女神”造星计划:《可凡倾听》莎拉·布莱曼专访(上)

独一无二的曼妙歌声跨越流行、古典和舞台剧三大领域,绚丽多姿的美丽造型带人们进入如痴如醉的梦幻世界,不论在音乐、视觉艺术还是舞台演绎,莎拉·布莱曼都做到了难以超越的极致。她首次登台就获得了让人垂涎三尺的音乐剧《猫》的演出权;她是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的领衔女主角;她是迄今唯一一位演唱过两届奥运会主题曲的歌手;她与安德烈·波切利演唱的单曲《告别时刻》在全球创下超过1500万张的单曲销售记录;她的音乐专辑《重返伊甸园》、《月光女神》、《一千零一夜》等,销量屡屡登上欧洲、北美和亚洲地区排行榜的冠军;她的心中始终蕴藏着遨游太空的伟大梦想。这位有着广为人知美誉的“月光女神”,时隔11年,再度做客《可凡倾听》,时间都去哪儿了,听莎拉·布莱曼娓娓道来。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观看莎拉·布莱曼专访(上)

曹可凡:莎拉·布莱曼,你好!很荣幸能再次采访你。11年前,我也曾有幸采访过你。

(《可凡倾听》11年前采访)

曹可凡:您的专辑《月光女神》在中国非常受欢迎,您也被称为"月光女神",当你在演唱的时候是否充满了幻想?

莎拉·布莱曼:我喜欢身边的一切,爱看月亮和天空,还有一切美丽的东西,它们让我的生活变得浪漫、美好、安逸和稳定。

2018年,莎拉·布莱曼带着一个神秘的任务来到上海。这个故事还要从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与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创立的英国真正好集团的合作说起。2017年,两家集团公司宣布在音乐剧产业的内容开发、剧目引进、人才培养、影视制作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其长远目标是携手推进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开发制作,打造中国音乐剧舞台上的巨星。为此,韦伯精心挑选了一部他珍爱的作品《周日恋曲》,作为与文广演艺合作的中文版音乐剧的首发之作。《周日恋曲》从头到尾只有1名女演员和6名乐手组成的乐队在舞台上完成演出,对女主角的要求极高。最终经过长达半年的酝酿、选拔和考察,2018年中文版《周日恋曲》也首次在中国被唱响。娄艺潇、徐丽东、李炜铃,三位演员各挑大梁,为观众带来不同质感的演出。对于中文版《周日恋曲》的诞生,同样担任过女主角的莎拉·布莱曼自然也十分关注。

曹可凡:我们来聊一聊音乐剧《周日恋曲》。你如何看待中文版《周日恋曲》?

莎拉·布莱曼:这是一个很让人兴奋的项目,特别是它从东方的角度出发,还有音乐剧整个故事的体验。我必须承认,我自己没有出演过音乐剧舞台版本《周日恋曲》,我参演过电视录制版,所以我没法深入地回答当时导演对演员有什么要求,但我记得很早之前,去看这个音乐剧的时候,其中的音乐让我非常期待,其中的变化和对音乐剧的理解都让我很兴奋。

曹可凡:《周日恋曲》是一部单人秀音乐剧作品,一位女主角从头唱到尾,这对于大多数演员都是很有挑战性的。

莎拉·布莱曼:没错。但是参演单人秀也是一次美妙的体验,这一切都是属于的你,这个角色在她生命当中所经历的所有的情感,其中有许多也是很多女性经历过的,我们有时感到很脆弱,我们也有志向去尝试不同的事物,有时是去一个不同的城市,有时是一个不同的国家,对于我们女性来说这始终都是挑战,这也是一次旅程。在结尾,虽然过程历经心酸,但它有一个美丽的结尾,因为它是充满希望的,虽然你经历过悲伤,最终你回到了真正的自己,也收获了作为女性的自信,所以这是很美妙的。我相信每一个去看这部剧的观众都能够理解剧中这个女孩所经历的情感。

曹可凡:1984年,你出演了《周日恋曲》的女主角,你是否还记得30多年前,当初排练的情景?

莎拉·布莱曼:的确是很久之前了,这是一次很美妙的体验,因为这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我之前接受的是跳舞的培训,后来又学习了唱歌,这是我第一次需要如此深刻地理解角色,然后带领着观众去经历这部剧,当时有一段时间,我甚至都忘记了唱歌,忘记了我是怎么在移动,我进入了角色之中,这就是单人秀所能带给你的,你真正有机会去成为这个角色,去向观众阐释你所经历的,这就是单人秀的魅力。

曹可凡:对于你来说,这个过程是如何演变的呢?

莎拉·布莱曼:我发现如果你深挖一个角色,作为演员,作为表演者,你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实际上,之后我参演了一个类似的音乐剧,我能够把我从之前的歌舞剧当中汲取的经验融入到这里来,从而能表现得更好。所以我想对于演员来说,能够有参加这样挑战性的现场表演,经历这样的角色,这是很好的经历。

随着上海文广演艺与英国真正好集团的音乐剧产业战略合作不断深化,2018年6月,两大集团携手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了“魅影中国计划”战略发布会。计划包含了韦伯经典音乐剧《剧院魅影》在五年内进行“英文版中国巡演、寻找中国魅影、制作中文版音乐剧”的系列计划,而莎拉·布莱曼也将作为“中国魅影”选秀的首位明星导师加入评委团队。

曹可凡:英国真正好集团和上海文广演艺集团SMG live宣布启动“魅影中国计划”,据称你将会成为特邀导师参与选角制作,你对于选角有着怎样的标准?

莎拉·布莱曼:这个计划是为了音乐剧《剧院魅影》寻找“魅影”,我们会寻找其中的“魅影”一角,这是很令人激动的,因为竞争者将需要参加试镜。在我之前的职业生涯里我参加过许多次试镜,当时在《猫》里面,我参加了可能10-12次试镜,之后才通过,但是在试镜的过程中,不管参与者最后是否赢得“魅影”一角,他们都会学习到很多东西。他们最开始可能有一些原本的期许和认识,但他们将会面临挑战,他们对自己声音的认识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演技、舞蹈或者一切舞台上需要的都会改变。

曹可凡:据称中英合作方希望通过中文版的《剧院魅影》推进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开发制作,你觉得这对于中国音乐剧有什么意义,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莎拉·布莱曼:对于我来说,我参演过很多音乐剧,也一直在关注英国真正好集团,现在能看到这些理念进入中国,如果观众能够享受音乐剧,我觉得这是很棒的。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我们在生活中经历的情感是共通的,我们会恋爱,会悲伤,会面临死亡,也会迎来新的生命,所有这些生活的寻常之处都是共通的,所以我相信观众会喜欢音乐剧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表现的都是人性。

曹可凡:1986年,你出演了音乐剧《剧院魅影》,作为女主角,当时对你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莎拉·布莱曼:我对这段经历是充满感情的,当时我还是作曲家(韦伯)妻子,可以说我也是他的“缪斯”,这部剧的创作灵感源于我当时的一些经历,这给了他灵感去挑战自我,创作出这样一部音乐剧。他当时也目睹了我作为年轻歌手的培训成长,先是舞者,之后是歌手,当时我所有的情感,我作为一个年轻的表演者,作为一个渴望拥有成功歌手生涯的年轻女性,给了他很多角色创作的素材,而且当时我们是彼此相爱的,这是充满感情的一段经历。有时这对我很困难,因为我需要从这种情绪中跳脱出来,不去帮助他,只是去关注角色,因为我需要在台上有很好的表现,观众当时对我也有很高的期待,所以最后我只在伦敦表演了六个月,在纽约表演了五个月,但是这个角色还有我当时的表演是那么的真实,因为这几乎就是我自己的故事,也是我前夫的故事,这种感受在音乐剧中依然保留了下来,仿佛这部剧蕴含着一枚美丽的人类珍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因为此,这部剧才十分特别,因为对这部剧的“缪斯”和作曲家而言,取材自十分真实的经历,仿佛这些故事真正发生过。

曹可凡:你觉得这是你最佳的作品吗?

莎拉·布莱曼:我觉得这是我前夫(韦伯)最佳的作品,我真的是这么想的。

莎拉·布莱曼,这位全球最畅销的古典、流行跨界女高音歌手,童年学习的竟是芭蕾,她甚至一度认为舞蹈将是她追逐终生的目标。作为家中6个孩子的长女,她颇有主见,从小就认定自己要成为一名艺术家。从芭蕾到歌唱,究竟是什么转变了她童年的意志?对于家中的弟弟妹妹,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趣事呢?

曹可凡:有意思的是,你从3岁就开始学习芭蕾,当时是自己想学,还是父母安排?

莎拉·布莱曼:我本来就很有天赋,即使那时候年龄还很小,我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弹钢琴了,她说,我有很多能量,我父母都有很美妙的嗓音,但是他们不了解音乐界或者娱乐业,正巧我家附近有一个很棒的芭蕾学校,我是在一个小镇长大的,所以我妈妈就决定送我去学芭蕾,让我消耗掉一些自己的能量,因为我整天在跳舞、唱歌、弹琴,所以那是我学习的开端,当时我开始学习跳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等曲子,所以我们必须要理解这些乐曲,这是我对古典乐最早的理解,当时年纪也很小,这样的经历很棒,因为它开启了我对古典乐的学习,让我了解了之后我会去唱的东西。所以我是这样开始芭蕾学习的。

曹可凡:众所周知芭蕾是一门有些残酷的艺术。

莎拉·布莱曼:脚趾会流血,我知道。

曹可凡:所以你是如何学习芭蕾的呢?

莎拉·布莱曼:对于年轻女性来说,我们总是渴望穿上尖尖的舞鞋,因为作为艺术家,芭蕾是非常美丽的,观众在欣赏芭蕾的时候也很幸福。

曹可凡:但你必须要付出代价。

莎拉·布莱曼:是的,你必须要付出代价,美是需要代价的,就是这样。

曹可凡:你从芭蕾的学习当中收获到了什么?

莎拉·布莱曼:通过我的舞蹈学习,我现在认为舞蹈是艺术领域最棒的学习体验之一,可以作为你艺术学习的开端,如果你之后想要往别处发展,不仅仅想做一名舞者,从舞蹈当中你会学到自律,还有如何应对始终存在的不舒服、挑战、疲惫的感觉,舞者必须学习的所有内容在我之后的职业生涯当中都极大地帮助到了我,因为没有什么像舞蹈学习一样,你需要极大的自律。

曹可凡:你是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有唱歌的天赋呢?

莎拉·布莱曼:可能从我在学校的时候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每当我开始唱歌,我们早上会一起唱赞美歌之类的,那个时候每个人都会听我唱,我的声音是最清冽,最响亮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从很小就有的天赋。但是,当然在年纪太小的时候不能接受声乐培训,所以我得等待一些时间,但是等我一到16岁,16岁到18岁,我就开始正式学习声乐,我找了一个老师,非常迫切希望往这条路上走。

曹可凡: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家中有六个兄弟姐妹,你是长女,从小是否也要承担起一部分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莎拉·布莱曼:是的,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这一点,我曾经跟父母说,你们已经有我了,为什么还要生这些弟弟妹妹呢,但是你知道,有兄弟姐妹的好处是你能学会分享,在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最好就已经学到这一课了,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确需要分享,有的时候我们不想要分享,但是我们必须分享,这是很重要的。有兄弟姐妹是很好的经历,当父母年纪大了,能够和兄弟姐妹分担,可以商量要做什么,怎么照顾父母,父母的医疗等等,到了我这个年龄,我现在觉得能够拥有兄弟姐妹是很幸运的事情,我们可以彼此依靠。

曹可凡:小时候和弟弟妹妹们之间最难忘的是什么事?

莎拉·布莱曼:我们家排行老二的妹妹,我记得在她小的时候,我只比她大3岁,那个时候我非常妒忌她,因为当时我妈妈的一个朋友要结婚了,想要请我妹妹做伴娘,我以前当过一次伴娘,在婚礼的前一天晚上,因为我妹妹有一头漂亮的卷卷的长发,我用剪刀把妹妹的头发全都剪掉了,这样她在婚礼上就不会那么漂亮了,这是当时做的傻事,我们之间有好多好多的童年回忆。

13岁时,莎拉·布莱曼首度以音乐剧“我与亚伯特”登上舞台,之后她又进入正统的表演艺术学校就读。随后又加入了大型流行舞团,开始在舞台上崭露头角。1980年,20岁的莎拉·布莱曼参加韦伯音乐剧《猫》的甄选,由此赢得韦伯的高度欣赏。两人在1984年韦伯生日时正式结婚,其婚姻持续了6年。

曹可凡:我知道你早期专注的是流行音乐,当时还加入了流行乐队Hot Gossip,后来是如何与音乐剧结缘的呢?

莎拉·布莱曼:这完全是机缘巧合。当时是生计所迫。我本来没有想到会参演音乐剧,我之前接受过很好的培训,从3岁开始就在艺术学校学习舞蹈、唱歌、演戏,我很了解这个领域,小的时候也在剧院工作过,但是我从来没想过会参演音乐剧。当时我的流行音乐职业生涯终结了,那时我只有十几岁,我必须找工作,当时也没什么钱,我看到了《猫》的试镜机会,决定去试一试,那是一个开放的试镜,当时我在自己的国家还是有一些知名度的,我走进试镜房间以后,大家都在说,你不是莎拉·布莱曼吗?你出过那么多大热单曲,为什么你会在这里?你的经纪人呢?我说,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来只是想要这份工作。之后我去见了作曲家,也参加过很多次试镜,这就是我转型参演音乐剧的经历,完全是机缘巧合。

曹可凡:我们再来聊一聊韦伯先生,你始终和他保持着友谊,并且继续音乐合作,你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你是如何看待他的?

莎拉·布莱曼:我觉得我们的关系非常好,这也很有趣,有的时候我们会有很多年前关系密切的朋友,可能是同学、初恋对象等等,然后你们很多年后再见,你们很久没见面了,你们开始交谈,感觉像是一直没断过联系一样,我们就是这样的关系,彼此很容易相互理解,能拥有这样的关系很好。

END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视频全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