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字可能鲜为人知,但他的作品在关键时刻能救人一命

本文共1595字,阅读时长约3分钟

关键词:冷战、核危机、反战主义

电影《终结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天网系统接管了美国境内的所有核弹发射装置,而拥有自主意识的天网始终认为人类会对自身造成威胁,于是乎“它”擅自发射核弹,消灭了90%的人类。

现代人可能都感觉核战争离我们很遥远,但回顾历史人类在冷战中不止一次的走在核弹末日的边缘。

美苏双方针锋相对频繁试爆新式核弹,还导致了古巴导弹危机,若不是双方领导人在关键时刻选择各退一步(苏联从古巴撤走导弹,美国从土耳其撤除导弹),但凡有个不要命的,人类文明早就毁灭了。

人类最接近核战争的时刻

老一辈的人应该还记得那个年代的口号“深挖洞、广积粮”,全国挖了不少防空洞,目的就是核战争爆发大家有地方躲。而在美国,这样一个标志无人不知:

它名为辐射避难所标志,带有这个标志的建筑物里一般会堆满水和食物,按照规模大小可以维持数十到上千人几周的生存。

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们代表了城市遭受核弹打击后生存下去的希望。

设计这个标志的人是布莱克利,当时只是美国工兵部队一个负责后勤事务的小官,这个任务交给他也只是机缘巧合。

布莱克利

1961年柏林危机爆发,美苏之间的核竞争、核威胁达到白热化。美国人民对核弹恐慌也达到顶峰。

当时学校普遍开设防核爆课程

,从小就教育大家当核弹来袭如何躲避。比如遇到附近有核弹爆炸,白光一闪,不管在做什么事,首要任务就是趴在地上,双手护头。

路上骑小黄车骑得正高兴,白光一闪就要弃车卧倒。

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后来被暗杀),在全国范围内宣布设立公共辐射避难所,用他的原话说“以免我们的人民不知道炸弹落下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应该到哪里躲避。”

计划已经下达,勘测选址的任务自然落到陆军工兵部队身上,他们向全国派遣小分队对工厂、学校、政府机构...各类建筑进行评定,选出其中抗打击能力强、适宜做避难所的。

肯尼迪总统

但为公众指示如何找到避难所的标志显然是被白宫、五角大楼和工兵部队忽略了。工兵部队副长官基思·巴尼陆军少校(Maj. Gen. Keith R. Barney)到了事后才想起来,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布莱克利。

这种标志“必须是能引起人们注意并为他们指示方向的东西”,因此布莱克利用金属材料保证它的耐艹性。

在家中的地下室里用反光漆反复尝试过之后,布莱克利决定标志的主色调为橙黄和黑色。他将三个倒立等边三角形放在一个黑色圆形背景中央,底部标注避难所的容量,后边是文字“辐射避难所(Fallout Shelter)”和方向指示箭头。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布莱克利竟然是在抱孩子的时候产生的灵感。而且他的上司很快就批准了他的想法,并交给工厂生产,仅1961年当年就生产了140万张,遍布美国各地。

由于几乎所有美国人都认得这个标志,它也渐渐的被赋予新意义——成为冷战的象征和反战的符号。经常出现在艺术作品中,也会用在竞选徽章、冰箱贴或专辑封面上...

鲍勃·迪伦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中它的身影

随着冷战结束,人类进入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笼罩头顶的“核恐怖阴云”似乎慢慢消散。年轻一代对冷战的记忆恐怕就只剩教科书和《红色警戒》里的“Warning!Nuclear missile launched”...

辐射避难所标志从无人不晓,变成了一种遥远的记忆,随着人们关注度的下降,这些“贴片”开始生锈、脱落,抑或静静待在建筑物墙上再也无人问津。

随着这些标志老去的还有布莱克利,但他很平静地看待这一切:“我们走在街上,其中一个孩子会说,‘爸爸,这里有一个你做的标志。’不过,你也知道,除此之外它其实就像生命中的很多事情一样,只是例行公事而已。”

布莱克利在今年10月31日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5岁,和他一同离去的还有那个时代的回忆。

但五花觉得,布莱克利和他的标志不应该湮灭在历史红尘中,反而应该为世人铭记——希望那个疯狂的时代永远不要重演。

记得关注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