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委屈的“谋士”,不受袁绍待见,曹操:得此人可得天下!

三国是大家是最为熟悉的时期,就现在演绎出的三国演义、三国杀,甚至就最近几年特别火的王者荣耀里,也是经常会以三国人物来做角色,小说上那也是一大名著,电视就更不用说了。说到三国厉害的王者,大家第一个会想到的是曹操吧,说到三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卧虎那首当其冲是诸葛亮,说到武圣那非关公关羽莫属。我们知道,三国时期暴产谋士,但是为人熟知的却不多,难道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及与诸葛亮所以才被刷下历史舞台?其实不尽然也,在三国能个时候也是有很多观天下暗涌,侍机而动的卧虎,可惜,还是逃不过纵使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却不常有的悲哀啊。

我们先来看看那些领导者的自身硬件,刘备虽为皇家的后裔,但是这层关系却没有给刘备带来好的硬件标配,年少的他只能与母亲织席贩卖为生,生活很是拮据还要小心翼翼,可以说在那些领袖中刘备的起跑线是最低的;而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家族有一定的名望,相比刘备他的起跑线要好许多,但是却不及袁绍,袁绍身家非常好,出自于当时的一个势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在当时是多么的威风;而袁绍凭借高配档硬件的却被历史淘汰,反而什么都没有的刘备最后闯出自己的一片国度,而曹操也成了魏王,形如实际的汉朝皇帝。而袁绍最终还被破了城墙斩杀在历史舞台,看过《甄宓传》的小伙伴们一定有印象,何等辉煌的汝南袁氏一际之间被曹操攻破,甄美人也被曹家俘虏。

这袁绍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落此下场,战场的局势变化莫测,结合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袁绍基本占了,剩下的就是在人和方面,归根结底还是他没有识才的本事。相反曹操刘备,对于有用的谋士那是热烈欢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曹操迫不及待就光足迎接谋士,而袁绍呢,说实在他手下的谋士那是高质量高数量,可惜,不知人不善用,就他的四大谋士田丰、许攸、审配、逢纪为人众知,但是鲜为人知的是,袁绍的四大谋士却被曹操一眼识破障碍,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一句话就倒出曹操是知人善用的伯乐。也因为袁绍的识人有碍,导致了一位天才就此陨落,被埋葬在历史长河中,才能永远不得展现,没有伯乐的千里马,怎能驶千里之路。他就是沮授,可能大家听都没听过吧,那他的才能谋略究竟达到什么程度?

大家都是知道诸葛亮这位大人物,卧虎藏龙,观天下之暗涌,被刘备请出草庐,伺乱世机变而动,朔风卷尘,为刘备铺抓一缕王朝的余晖,出谋策略,我们熟知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空城计,都把刘备从一穷二白的领袖拉到顶峰,诸葛亮有此名声全拖刘备的惜人,诸葛亮才能得以展示,并一鸣惊人。而沮授的能力可以说和诸葛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诸葛以机智出名,沮授以谋略出色,奈何袁绍有眼无珠。曹操是十分羡慕袁绍手陇才子多,做为敌人的他一眼就能看出沮授是一大谋士,才能出众,并称得此人得天下的肯定。

相比沮授,郭嘉、贾诩能力虽称不上可以与沮授比肩,但是他们跟随了曹操,被曹操善用,在三国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的功绩还被记载的历史上,更甚郭嘉死后曹操更是悲嚎大哭,对于郭嘉来是,得此伯乐可谓是大幸了吧。再看看吕布,其实吕布和袁绍的失败是有共同点的,但是吕布比袁绍要好点,所以卢布手下的第一谋士陈宫相比沮授要好点,陈宫被吕布赏识,至少这一点沮授却没有得到袁绍的重用,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是一样的,可以说吕布和陈宫是袁绍和沮授的一个缩影,当时在下邳城中,吕布就刚刚好在那个关键时刻不听陈宫的计策,导致最终在与曹操的对战中失败被捕,就那一次不听陈宫进言就输的一败涂地,可见识人善用在战场上也是多么的重要,而陈宫和沮授一样都是受曹操赏识的谋士,在俘获吕布时给了陈宫活命的机会,但是无奈陈宫忠心于吕布不肯倒戈,就被曹操斩杀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预测沮授的命运,在历史上确实与陈宫一样,先是受曹操拉拢诱惑极具抵抗后备曹操斩杀,我们通常会是时势造英雄,但是英雄也得有好的君主赏识啊,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领袖,说的一点也没错,袁绍即使有强大的团体手下,但是不知善用也终究成了一盘散沙,我们再看看历史。

历史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知道是从哪开始的吗?当时的大家不承认汗献帝的时候,只有曹操站出来迎接汗献帝,就是从那开始曹操就以皇帝的名义在三国的时局里掌控了主权,曹操曾说过:德此人得天下,可见此人的能力,但是迎接汉献帝这个策略其实沮授早就跟袁绍说过,但是袁绍却和当时很多诸侯一样认为这样不妥,怕此举会被时势判出局,就不了了之,没想到却给了曹操机会,如果袁绍能够虚心听荐沮授,那他也不至于把袁家搞垮,可惜啊可惜。

但是袁绍却没有记住这次教训依旧不重用沮授,在官渡初战面对沮授的战术不仅不采纳,而且竟然在心里对沮授埋下猜忌的种子,与沮授更是离了心,这下可真是冤枉了沮授了;在官渡与曹操争持的时候,沮授更是不忘的向袁绍进谏,认为此时应该与曹军打持久战,不能太急于功利,可是,袁绍仍然我行我素,对沮授更是无视,直接一举进攻,得了,这袁绍的决定每每都是利于曹操,这次战役无疑大败。

孟子曾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可惜了袁绍如此对待沮授,可沮授至死也不愿投靠曹操,赤子之心,雄才大略,就这样被袁绍给践踏了。也是历史的一大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