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知道蜀国有个"南阳卧龙” 却不知还有位"“带汁诸葛亮”

王昭远孤贫出身,13岁时给东都僧人知諲当童子。五代十国时,孟知祥得到晋王李克用的赏识,出任西川节度使,知諲和

王昭远得到机会进入孟知祥日常起居的府署。孟知祥发现王昭远聪明伶俐,就让他留下来,在自己儿子孟昶身边做伴读书童。

后来孟知祥就在蜀中割据自立,创建后蜀政权。他死后,孟昶继位,王昭远作为孟昶的亲随,也就得势,成了蜀国的朝中重臣。王昭远非常崇拜诸葛亮,喜欢模仿魏晋人物。喜欢读兵书,手上常拿着铁如意,自比诸葛亮。

当时北宋已经开始了统一行动,派悍将王全斌入蜀。王全斌是当时出名的猛将,声震天下。孟昶皇帝是个精通中医、书法、诗词的全面人才,但惟独不会治国也不会打仗,当时就非常害怕,叫王昭远出主意。

按说根本没带过兵打过仗的王昭远也应该害怕才是,可是王昭远敲着铁如意,谈笑风生,很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风流气质,向孟昶大吹自己会如何羽扇纶巾,让王全斌灰飞湮没。孟昶的自信心都被王昭远激发了起来,于是孟昶让从来没打过仗的王昭远也初出茅庐,来一个博望坡重现,让王全斌当一回经验包。孟昶命王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为副招讨使,率兵抗击宋军,并对王昭远说:“今日之师,卿所召也,勉为朕立功!”

王昭远此时也是信心百倍,自以为自己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时候到了。于是就握着铁如意,仙风道骨地带兵御敌了。

宰相李昊有些战战兢兢地给王昭远践行,王昭远很是潇洒地喝了践行的酒,挥着胳膊就豪迈地说:“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然而,在宋军攻势下,王昭远三战三败,狼狈逃窜到利州,焚毁桔柏津的桥梁,留部将守剑门关,自己逃到汉原坡。追杀的宋军来临后,自比诸葛亮的王昭远吓得腿软了坐在逼格很高的胡床上起都起不来。等到保护他的都监赵崇韬被擒,王昭远才回过神来,丢了甲胄逃到老百姓家里,然后连哭带叫地被宋军活捉。

王昭远投降后,获得一个外号“带汁诸葛亮”。“汁”是眼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