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会给前朝崇祯上谥号?

蝶鱼智能科技珠三角区


对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庙号和谥号,我们所熟知的是明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这是南明弘光帝时期给崇祯立的。而这一时期,北方的清朝也给崇祯皇帝上了一个庙号和谥号,为明怀宗,守道敬俭宽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那么为什么清朝也会给崇祯上庙号和谥号呢?

1、减小入主中原的阻力。清朝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在汉人看来他们就是蛮夷,所以必定会受到汉人的反抗,而且自古以来开国皇帝都说自己是真命天子,讲究一个“天命所归”,而清朝则缺少“天命”,所以他给崇祯皇帝上庙号和谥号,并且为他举行隆重的葬礼,将他厚葬于十三陵之中,这其实就是演戏给汉人看,让汉人承认他们的正统地位,收买人心,同时也显示满清的仁慈和大肚,从而减小入主中原的阻力。

2、将崇祯塑造为末代帝王,亡国之君。大家都知道,清朝在入主中原后,全国还没实现统一,在南边还存在南明政权与之对抗,而清朝给崇祯上谥号就是不承认南明的存在,即明朝末代皇帝就是崇祯,而之后的南明则是反抗势力,并不合法。再来看看清朝给崇祯上的庙号“怀宗”,“怀”字其实有贬低崇祯的寓意,因为谥法上“慈仁短折曰怀”,也就是说将崇祯帝比作一个短命皇帝。


我兜里有糖糖哟


中国古代改朝换代时,新朝代的统治者对前朝要做两件事,一是替前朝修国史,二是替前朝最后一任皇帝上谥号,原因很简单,为前朝办国事彰显自己为正统王朝,在前朝遗留的大量子民面前标榜立新,比如我们认可的二十四史,大部分国史都是后朝替前朝修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替隋炀帝杨广上谥号、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替后周恭帝柴宗训上谥号。

崇祯死后,最早是李自成将其收敛于田妃墓。

清朝入关正朔王朝后,摆在顺治面前也是这两件事,但因为满清是极少数人群统治中华大地,统治者的心理是比较妖的,为了巩固统治屠杀了大量汉人和明宗室,最后虽然血腥镇压,但各地烽烟四起,顺治为了稳定局势也是煞费苦心,替明朝修史,从顺治开始一直修到乾隆,为了满足爱新觉罗的私欲和奴役心理,修了近百年才勉强拿出手。

顺治时期,将安葬崇祯的田妃墓,改建为皇帝规格,也就是后来的思陵。

在替前朝最后一任皇帝崇祯上谥号这事上,顺治也是绞尽脑汁,为了达到用怀柔的政策欺骗世人,又能当了婊子又立牌坊,顺治开始曲解事实,顺治一朝认为明朝不是满清灭的,而是贼匪李自成,崇祯也是李自成害死的,最后也是满清南下荡平了贼匪,算是替崇祯报仇了,随即顺治一朝开始对崇祯歌功颂德、推崇备至,这样的做法在历史上实属罕见。

顺治又将与崇祯一同殒命的太监王承恩葬于思陵外,让其守护皇陵。

首先顺治对崇祯进行隆重的安葬,亲自主持葬礼,颂碑文,甚至嚎啕大哭,喊着崇祯为兄长,无限拔高崇祯治国方略,还夸赞崇祯书法造诣高,在对崇祯上谥号时开始以怀念的方式谥为怀宗,后又因太同情崇祯的遭遇改为庄烈帝,在修明史时再三嘱咐史官对崇祯要倍加尊敬。


图文绘历史


大清给崇祯帝上谥号——明怀宗。这不但是中国几千年来朝代更迭的传统,更是统治者们的政治需要。



大清入关打的旗号可是为大明皇帝报仇来的,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投降大清的名头也是借兵退李自成,为崇祯帝报仇。大清入关后,前期可没有直接取代大明朝的政治口号的,而是协助大明扫清匪患,没想到没扫几下,李自成及各大起义军土崩瓦解了,这个时候大清才顺势定都北京,顺治登基,才有大清朝建国,征伐南明王朝,平灭各地的反清势力,建立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的中原帝国。



由于大清得到整个天下算是异族入主中原,多尔衮及大清统治者是很清楚中原文化的血统性和接纳程度的,为了更好的树立一个尊重中原文化和尊儒家学说为正统的形象,大清在建国前期的对汉政策是比较合适的,顺治帝不但亲自祭奠了崇祯帝,据说还在坟前痛哭一场,痛斥了李自成等乱臣贼子。

大清朝建立初期,民间的反抗势头是很强硬的,明的南明王朝的正规抵抗势力,暗的有什么天地会之类的,这对大清的统治相当的不利,为了缓和这种民间敌对情绪,大清是很尊重大明皇室的,据说康熙帝都去南京祭拜过朱元璋,同样也是处于政治目的。



崇祯帝有两个谥号,一曰思宗,南明王朝给上的;一曰怀宗,大清朝给上的。我觉得’“思”更适合崇祯皇帝。

另请赐教:爱新觉罗·溥仪死后,有谁给上谥号吗?


沉墨9527


延揽人心!清朝是利用明朝未年明朝内部混乱之际才得以"巧取豪夺”中原的。在取得中原的初步统治权后,他们要直面几个问题:1,明朝遗民对满清的排斥心理,大量有才华的前明知识份子抗拒满清的科举考试,不为清朝效力!而治理如此庞大的新取得的土地是急需巨量人才的!2,中原大地上的各路反清力量的抵抗和袭扰。3,由于"剃发易服"改变了內地百姓所恪守不渝传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并由此导致中原人民的反抗。而清军一昧釆取镇压的手段,屠戳了大量无辜民众,留下了大笔血债!4,为了宣扬以清代明的法理正确性,清朝以明朝的继承者自居。所以清朝才会修复明皇陵,康熙更是南巡谒拜明太祖之陵。为什么呢?还是为了笼络人心!5,清朝认为自己的天下是从李自成手里抢过来的!而不是从崇祯帝那里夺取的!(尽管这种说法有些自欺欺人~~~皇太极几掠中原,甚至兵临北京城下,还能说他们没有夺取明朝天下的野心吗?不过有一点倒是可以明确,那就是:清朝在吴三桂献关前,从末想到夺取中原之路会是那么势如破竹!他们原本设想的得寸进寸,得尺进尺的成果得以大大地膨胀)6,清朝承接了明朝的各项制度,并在其上进行了某些改进使其更适合于自己。既然承接的是明朝“法统″那么当然就要“贴″上明朝继承者的金招牌了。综合上述,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异见者″和反抗者。为了尽最大可能笼络前明精英为已出仕效力。为了使自己的统治显得理直气壮,是受天命所使的,是天意使大清取代了大明…清初统治者都必然也必须给崇祯上谥号,借以巩固统治!!




北疆同心


总结三点:①满人玄烨做为资深汉学家深知诛心的重要性,一个名号兵不血刃的诛了汉家学子的心,值了!②做为一个从刀山血海里走出来的的优秀政治家用一个名号换取正统的政治属性,值了!③做为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和主要推手,他需要以汉抑汉,他更需要朱家旧臣为新朝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用一个名号消除经济复苏的障碍,值了!千古一帝不是浪得虚名!抛开民族观念,玄烨对得起他在位的一整甲子!


开心读史吧


一是为了顺畅统治中国,尤其是汉南人。他知道南汉把元蒙一掀而腾,连命铺盖也未卷逃往漠北。

二是麻痹国人,满统汉助,达長治久安。其中特别提醒范仲淹的子孙,范冰冰的先祖范文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大汉奸作用,甚至起到了吴三桂洪承畴起不到的作用。应批臭,后裔不得重来。


萧湘居士__


皇帝死,后帝立。新君点评前任皇帝的功过,古儿有之!这是历史上所有的君王都必须得经过的!所以清朝点评,明朝崇祯皇帝的功过是可以的!

个人观点!


可可潘琴


这是统治集团的一种策略。

崇祯是被李闯王逼死的,和我们满清没关系。吴三桂请我们来,是为你报仇了。为了给你报仇,我们牺牲的不少将士。吴三桂屠杀汉人,是他不会统治天下。我们满清,是为了你崇祯造福人民了。至于不留辫子就杀头,是不服我们满清替你统治的人。给崇祯一个谥号,是为了统治汉人,笼络汉人的心,为了给满清当狗奴才。


海阔天空146023514


何止给崇祯上庙号,康熙不常去拜朱八。?乾隆不经常去拜拜朱棣?

当然,老朱也同样给元朝建太庙呢。。。老朱把忽必烈搬进帝庙供奉。。。

不给前朝的亡国之君上庙号,追谥号,修陵墓,还得有空去拜拜前朝的盛世君主,不然何来的传承,何来的正统,怎么立足于天下。。。

中国改朝换代,但从不亡国,是有原因的。。。


我才是余虞鱼


这个源于康熙对于明朝的一种收买人心的策略,通过这样可以收买汉心,进而匡扶天下,巩固统治。同理,康熙多次去明太祖朱元璋陵祭奠也是出于此目的,毕竟要明白的让天下人明白我清庭也是可以治理天下的,而且不比明代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