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是曹操的谋臣,为何最后都帮着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

三国时期司马懿在曹魏第三位皇帝曹爽的时候发动了一次军事政变,趁曹爽离开洛阳到高平陵扫坟祭祖时,起兵发动政变并控制京都,史称高平陵事件。这次政变有很多大臣当初都是曹操的谋臣,但为什么却要协助司马懿发动政变呢?我们先来看看曹操的这些谋臣都是谁?

孙资

第一位,孙资,字彦龙,曹操时期的谋臣先为功曹,后任计吏参丞相军事,受尚书令荀彧称赞,曹丕继承父位后,谋划篡汉,孙资为其得力心腹。魏明帝即位后,孙资权势益重,备受宠幸,孙资掌权近二十年,处理日常政务、出师用兵等大小事,中书省的权力极大,官员们一听“中书”之名,都奉行不敢违背,同时在孙资的干预下,辅政大臣也变成了曹爽和司马懿。孙资与司马懿应该是联盟关系,因为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对孙资很是倚重。

刘放

第二位,刘放,字子弃,曹操时期的谋臣,历任参军事、主簿记室,明帝即位后,愈加宠任,朝廷诏令密命,多由其所为,参决大政,权倾一时。刘放和孙资二人怕自己失权,所以设法让曹爽和司马懿辅政,其中安排司马懿托孤,是为高平陵之变的根源,也为自己谋求利益。

王观

第三位,王观,字伟台,文武双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时,以夺取朝廷大权,王观亦被任命为行中领军,占据中领军曹曦的军营,并接管其军队。

高柔

第四位,高柔,字文惠,善治法。单制法,从小吏任起,二十年后,官至九卿,72岁时出任司空,随后仕途高升,在高平陵之变时支持司马懿,所以高升飞速,可算是获益颇多。

蒋济

第五位,蒋济,字子通,曹魏重臣,四朝元老。曹爽执政期间,蒋济与司马懿暗中谋划,准备推翻曹爽,后来蒋济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诛杀曹爽,成为司马懿篡权最重要的帮凶之一。

之所以这些曹操当年的谋臣一边倒的帮着司马懿发动政变,除了司马懿长期的笼络和在曹魏政权中一贯的良好口碑外,更重要的是曹爽咎由自取,这些谋臣大多都被曹爽培养的亲信所取代,担任一些无关紧要的虚职,而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等曹爽大力提拔的亲信在关键时刻个个都成了怂包,既没本事为他挡子弹,也没能力为他出点子。所以,最终导致司马懿发动了政变,成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