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和楚平王有什么深仇大恨?何至于要鞭尸掘墓?

伍子胥与楚平王有血海深仇。但向一个君王复仇,谈何容易?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二十年后,伍子胥终于率兵攻占了楚国都城。可那时,楚平王已经去世。

伍子胥无法亲自报仇雪恨,寝食难安。他对吴王阖闾说:“我父兄之仇,未报十分之一,请允许我掘墓鞭尸,才能泄我心头之恨!”吴王应允。

伍子胥掘开楚平王坟墓,劈开棺木,见楚平王尸体用水银殓过,尚未腐烂,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伍子胥高举铜鞭,狠狠抽打了三百下。直至尸体骨折肉烂。

一、血海深仇的原因

伍子胥到底和楚平王有什么样的血海深仇呢?

伍子胥本来是楚国人。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是太子建的老师。

太子建长大后,要迎娶美女孟嬴。但是,在奸臣费无极的怂恿下,奇葩楚平王用掉包之计娶了儿媳妇。事后,二人心怀鬼胎,害怕丑闻泄露。派太子建戍守边疆,远离都城。

二、满门抄斩、九死一生

不久,费无极深恐太子建继位后会清算自己,便设计陷害太子建。他到处散布谣言,诬陷太子建在边疆招兵买马,意图谋反作乱。

楚平王信以为真,派官军捉拿追杀太子建一党,首当其冲的就是他的老师伍奢。

楚平王不但杀死伍奢,还要满门抄斩,斩草除根。伍子胥九死一生、历尽千难万险逃往吴国。伍子胥花费十多年时间,讲吴国从一个野蛮的草莽之国打造成春秋霸主。待吴国国力增强后。他大举进攻楚国,就出现了鞭尸掘墓之事。

三、难消千年之恨:

申包胥是伍子胥曾经的好朋友,也是楚国人。他派人送信给伍子胥说:“你也曾是平王之臣,楚国之民,鞭尸掘墓,太违背天道了。”

伍子胥对信使说:“请替我转告申包胥,说我年事已高,报仇心切,好比是日薄西山,却依然路途遥远。因此才做出这种倒行逆施的事。”

四、快意恩仇、苦乐自知

复仇是快意的,但伍子胥未必能得到解脱。他对自己“倒行逆施”的自我鉴定说明他内心深处对自己行为的否定。

由此看来:复仇,无论成功与否都是一件痛苦的事。因为无论伍子胥如何奋力鞭打楚平王的尸体,他的父亲,他的兄长,他的青春,他的朋友,他的故乡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此时,伍子胥已经53岁了,他在仇恨中整整过了19年颠沛流离的生活。

伍子胥的复仇之举,让劫后余生的楚国君臣大感震惊,同时,也明白了什么叫真正的尊严和刚烈。

新任楚王赏识伍子胥的才干,派人请他回楚国效力,言辞恳切谦卑:我祖父杀了你父亲,是他错了。现在总算扯平了,请回家乡楚国吧,我愿与您共享江山社稷。

伍子胥拒绝道:“国恨家仇,不共戴天,我只能永远做个异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