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冷知识你掉鸡皮疙瘩?

红雨说历史


古罗马人曾用尿清洁口腔,非但如此,他们对尿源还非常挑剔,贵族一般都会选择从葡萄牙运来。被誉为世界上最荒唐的皇帝——尼禄大帝,还曾为此专门收税,美其名曰“漱口税”。



实际上现在看来,这是非常荒唐的事情,但是在当时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尿液确实有保健牙齿的功效,因为尿液中含有尿素,尿素分解后会产生氨,这也是尿有刺鼻性气味的主要原因。但是氨能够中和口腔内的酸性物质,减少酸性物质对牙齿的腐蚀性。

现代牙医之父皮埃尔费查甚至曾发文称,对于口腔问题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早晚接一些新鲜尿液用以漱口。甚至还曾有人认为,尿液可以消毒。在我国古代也还一直流传着童子尿可以治病的传闻,甚至直到现在还有人对此深信不疑。但是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早已经搞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当然可以制造出同样功效,但是更加干净卫生的替代品。

在我国古代也有专门清洁口腔的方法,比较富裕的家庭一般会用茶水漱口,在红楼梦中对这一段有描述

饭毕,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接了茶又有人捧来痰盂,黛玉也漱了口。又盥了手毕,然后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大文豪苏东坡还专门撰文《茶论》,讲述了用茶漱口的好处。

以浓茶漱口,烦腻既出,而脾胃不知;肉在齿间,消缩脱去,不烦挑刺,而齿性便若缘此坚密。

当然也有专门用以牙齿保健的配方被称为熟水,最常见的配方是白豆蔻,甘草,石菖蒲煮成的熟水,被称为豆蔻熟水。李清照曾写到:“豆蔻连稍煮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当然用茶漱口也是有原理的,茶中含有氟,可以防止龋齿。而且茶叶中的茶多酚也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当然比较常见的还是用盐水漱口,如果连盐都用不起了,那只好用白开水了。


渔耕樵读


今天来介绍一些历史上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些事情听了会让你禁不住打冷战。现如今我们每个人都打扮的光鲜亮丽,从我们几岁时,尤其是女孩子,父母就告知我们要穿内裤了。内裤是目前人们必备的东西。

那么为何人们要穿内裤呢?内裤到底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内裤是汉朝时期就有的物品了。汉朝之前,大多数王朝的大臣包括平民百姓们,都是直接双腿交叉盘坐在地上的,他们盘坐在地上吃饭,下棋,写诗,喝酒,正如现在的韩国人一样,一天一天的过着。

但是中国人还是习惯坐在凳子上的,毕竟盘坐时间久了,两腿又疼又酸的,而在那个时代,没有内裤这种物品,所以人们不得不盘坐着进行各项事情,这样才能防止走光,封建时代走光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了,他们可能也不愿意一直那样坐着,但是也是无奈之举。

后来在汉昭帝时期,人们心中的作战大英雄霍光竟然发明了内裤。当时皇帝性格软弱,看似坐在皇位上,但拥有实权的还是霍光。大权已经握在手中了,但是他还是不放心,想尽办法巩固自己那无人能及的地位。

当时的国母是他的外孙女,他期待着外孙女能为皇上诞下一个龙子,这样只要皇后抓住了皇帝的心,那就等于霍家得势了。

但是历代王朝都有这样普遍的现象,那便是皇后并不是皇帝最宠爱的人,尽管他的外孙女貌美如花,仍然吸引不了当今皇上,经过多次努力无效后,霍光决定寻求其他的办法,所以他就发明了内裤,果然在此之后,他受到皇上的大力嘉奖,从那开始,内裤便成了各朝各代都依赖的物品了,霍光终于得到了他想要的。


在武则天时代,有一位人物在朝堂上十分跋扈,他叫周兴,平时干尽了坏事,众多朝堂上的忠臣都遭到过他的陷害,武则天虽然是一代女皇帝,但是管理朝政的能力却不亚于男人们,她很早之前就看出来这个人是必要铲除的,否则难以稳住大臣们的心,所以等他做尽了坏事之后,她实在忍无可忍了,就派另一位大臣去他家里把他铲除掉。

大臣来到周兴家里,告诉他圣上派他去除掉一个奸恶之人。周兴一听十分欢喜,他最近发明了一个让人痛苦不堪的刑器,他指着眼前的瓮告诉大臣,这个刑具是用来蒸犯人的,外边是金属做的,所以不用担心犯人们万一携带了利器来损坏金属瓮,犯人进入瓮里之后,马上加大火焰去烧瓮,火力越大,犯人身上的水分被蒸发的越干净。

大臣听了之后觉得毛骨悚然,怎么会有如此狠毒的刑具,也只有眼前这个恶毒的人能想出这样的处罚方式了,他心里十分愤恨周兴,强忍着怒意对他说:"圣上要我处罚的那个人正是你,现在请你进去吧。"就这样,朝廷的一大败类被他自己发明的东西处死了。



几十年前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如果他们没有完成任务时,常常选择割开肚子去死,那种画面简直惨不忍睹。

这就是历史上令人掉一身鸡皮疙瘩的事情了,没想到古人背后还有这么多奇怪又有趣的事情呢。


小小嬴政


1、武大郎其实并不丑

从古至今,武大郎留给后人的印象就是丑、矮、矬。很多影视剧里的武大郎也是一个丑陋、矮胖、性格懦弱又没有什么能力的男人。其实历史上的武大郎是一个高大男人。史料记载,大郎身高八尺,专家考古发掘陵墓考证身高有180cm,放在现在也绝对算是大高个了,仪表堂堂。而且武大郎是明朝人,而非宋朝。

历史上武大郎和潘金莲也确是夫妻,潘金莲也确实美貌无双,但并未影视剧中所显示的那样,潘金莲出轨于西门庆,其实他们与西门庆并不认识。据史料记载,武大郎原名武植,在家中排行老大所以唤做大郎,大郎自幼家中贫困,读不起书,潘金莲是当时大家闺秀,千金小姐,自小仰慕武大郎,两人也早已私定了终身,婚后两人育有四个孩子,生活很幸福。


武大郎之所以被传成丑陋的形象完全是因为被抹黑。武大郎有一位好友黄堂,黄堂有年家中失火,武大郎知道了以后悄悄为他出钱帮他重建,但是武大郎没有把这件事告诉黄堂。是黄堂希望武大朗接济一下他,让他有钱重建家园,可是武大郎过了几个月丝毫没有借钱的意思,他心里十分的不平衡。于是黄堂非常气愤的离开了,并且一边走一边散播谣言,丑化了武大郎,还说她的妻子。就在黄堂散播谣言的时候被路过的施耐庵听见了,于是就写进了《水浒传》里。


2、和珅其实是一个美男子

影视剧中塑造的和珅是一个肥胖油腻、奸诈的大贪官,其实历史上的阵势的和珅不仅长相俊美,而且武艺高超,是一个文武全才。


3、古代的入洞房源于男人将女人打昏,带回洞穴。

入洞房的说法起源于远古时代,那时候并没有什么伦理纲常之类的,原始男人如果喜欢上一个原始女人,不会有上门提亲的行为,而是直接将女子打昏,带回洞穴。所以“婚”字是由一个“女”和“昏”字组成。



3.相传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将八国联军引入北京


龚自珍之子龚橙早年迫于生活困窘在他人的介绍下投靠了英国人,在英国人帐下当幕僚。据传八国联军侵华时,龚橙给英法联军带路到圆明园。不过这都是传言,因为没有真实可靠的史料可以证明龚橙给英法联军带过路。包括英法侵略者在事后的回忆录也未提及龚橙此人,更证明了龚橙给英法联军带路为虚构之事。



4、金庸是徐志摩表弟,琼瑶是金庸表外甥女


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当代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其实是徐志摩的表弟。金庸先生本名查良镛,他写下了多部著名作品《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连城诀》等等,很多受观众喜爱的古装电视剧均是根据金庸先生的小说拍摄,可以说很多知名明星都是由老先生的小说捧起来的。

徐志摩大家也很熟悉,著名的现代诗人。他的一首《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不知迷住了多少人的心。徐志摩的老爸是金庸的舅舅,徐志摩自然就是金庸的表哥。而热播影视剧《还珠格格》小说的作者琼瑶则是金庸的表外甥女,同时也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锦鲤的希望


1,汉朝最长寿的人-张苍,张苍晚年人老牙无,靠饮人奶而活。



西汉丞相张苍,因为貌白肤美,天生一副好皮囊,贱淫妇女被刘邦赦免死罪,最后告老还乡,纳妾成灾,数量堪比皇帝,好色成性,只要是喝过奶的女人坚决不再碰,听说谁家有刚生过孩子的妇女便重金召开喂奶,终年104岁。

2,四大美女杨玉环患不孕不育症。



大家知道大唐宠妃杨玉环一共侍寝过两个人,先是唐玄宗儿子寿王李瑁,结婚五年没有生育,后来被唐玄宗李隆基召入宫中,立为贵妃,朝夕相处,夜夜生欢,结果十一年间也没有怀孕症状,最后魂断马嵬驿。

3,皇家最早的性交易。



后梁太祖朱温登基之后,好色成性,夜夜笙歌,不但学大唐,宠幸儿媳妇王氏,张氏,甚至儿媳妇和皇帝公爹谈起了交易,请求侍寝后把自己丈夫立为太子,而朱温居然还答应了。想想都是奇葩。

4,明清时期结婚前检验女子是否处女。

明清时,人们对于女性忠贞十分看中,结婚第二天如果鞭炮齐鸣,说明女子处女,亲事一切如旧,如果第二天,男家安安静静,则女子没有通过检验,会被直接送回家,聘礼全部退还,而且还有赔偿。

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并不是李白守床边而作。



大家知道李白的“静夜思”,独自一人抬头望月,看到明月想起自己的故乡,其实李白那时候正在井池旁边,并不是诗中所写“床前明月光”。


无花台


【失控的欲火,原来你是这样的潘神】

时常关注中国的古代历史,外国的古代史中古代神话很少提及,今天咱就聊聊古希腊中比较冷门的神话历史,从标题上大家肯定可以猜到内容会很劲爆,是的,你猜对了。


在古希腊,也有一套和人间构成类似的神仙队伍,他们分别掌控这山河,大地,森林,乃至天上的星辰,甚至于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智慧等等,但今天的主人公确实一个比较独特的神仙,他被人们成为“牧神”,顾名思义他是掌管羊群等畜牧之神,他的样子也很奇特,其上身为人,但头上却长着羊角,下身直接是羊的腿。下面是雕塑上他的形象。

这位神仙有一个巨大的特点,那就是特别的好色,他经常藏在树林中,草坑中,专门等待那些貌美的女子经过,然后便会突然出现与之求爱,搞的“十里八村”的女子都躲着他走,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位丑陋的田园痴汉的故事便被传开了,他拼命追求女子的形象也被做成了古希腊壁画,见下图。有人分析,造成潘神这样多情的原因很可能是他半兽人的基因,所以他时常有着野兽一般的性欲,随后潘神的形象竟然成为了中世纪恶魔的原型~

这位痴汉神仙也有专情的一面,据说,在某次他遇到了山林女神绪任克斯,毫不例外的他又爱上了这位美貌的女神,于是乎又开始了狂热的追求,但女神对之厌恶非常,不想理他,这位潘神便满草原的追着女神狂跑,当跑到一条大河边时,由于山林女神不会游泳,只能求助狩猎女神帮助她改变样貌(颇有孙大圣72变的意思),说时迟那时快,在潘神马上抓到她时,女神突然变成了一根芦苇,这时候的潘神绝望了,眼神里充满了落寞,只见他拔下了芦苇,做成了短笛,并默默的走到河边,吹起了十分忧伤的旋律。

看到这,原来神仙世界七情六欲一点不比人类少嘛,这潘神活脱一只多情的二哈,真是干天干地干空气......


老猪的碎碎念


日本是一个没有都城的国家

在日本的历史传统中,他们并没有都城的概念,一般他们的天皇去到哪里,那他们就会把天皇所在的城市暂时设定为他们的都城,而要是天皇离开了这座城市,那都城的荣耀就会从这座城市转移到另一座城市中。

这种局面一直在日本维持了很多年,在日本天皇家族存在的多年时间中,一直没有发生过任何的更改。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没过几年,日本就战败成为了美国的占领地,在美国占领日本的前几年时间中,他们曾牢牢地掌握了日本上下所有的权力。


也就在他们占领管理日本时,在他们的操纵下,日本首度在法律上把东京确定为了日本的都城。

在那段时间中,日本其实是有确定都城的。

但是美国人占领管控日本没多少年就把权力重新归还给了日本人。

在日本人重新掌权后,他们把美国人在法律上确定东京为都城的事情给推翻了,在他们推翻了这个法律之后,日本又变成了一个没有确切都城的国家。


其实不仅我们对日本都城有误解,很多日本人对此也有着误解。

曾经有节目专门在日本对日本人进行过采访,问他们日本的都城在哪里,许多人的答案都一致指向了东京。

但是当他们真正在网上搜索的时候,却发现日本是没有都城的,这就是很尴尬的一件事情了。

旧上海穷人吃大闸蟹

大闸蟹肉质鲜美、膏黄浓郁,在现如今的市面上拥有着很昂贵的价格,一般的工薪家庭想要吃大闸蟹,都是要论只计算着来购买尝鲜的,更不说什么吃得尽不尽兴的问题了。

其实不仅在现在,大闸蟹在古代也非常的受欢迎,在各种记载以及演义小说中,都有描写过大闸蟹的美味和高价值。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红楼梦中,里面有一段情节是有人给贾府送了一些大闸蟹,然后贾府就用这些大闸蟹专门举办了一个宴会, 宴会中,大闸蟹通过其美味,征服了贾府上下人等。

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可以知道大闸蟹无论在哪个年代都是非常受欢迎的。

但是谁能想到,在旧上海时期,大闸蟹竟然是一些穷得吃不下饭的岸边渔民们填饥的食物。

在民国时期,因为先后受到战争的影响,各种粮食在上海滩周边异常紧缺起来,由此也导致各种粮食的物价开始疯狂地飞升,使得很多普通百姓开始揭不开锅来。

在这种吃不上饭的情况下,上海一些底层的百姓们就凭借着上海附近水网的密集,从一些溪河中捕捞了大量的大闸蟹,开始把大闸蟹当饭吃了起来。


而也因为大闸蟹寒性太重,导致当时不少百姓在大量食用后,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的状况。

最开始飞机是用手枪、砖头、斧头作战的

现如今的战斗机拥有着极为迅捷的速度以及强悍的武器装备,一架架的战斗机飞行在天空中,就如同着那静默或者怒吼着的恶龙,在天空中向世界宣泄着它们的怒火。

而谁又能想到,在飞机最开始参与战争的时候,用的武器竟然是砖头之类的物品。


飞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被初步应用到战争之中的。

最开始时,它们起到的最主要作用是到敌人上方去侦察敌人的阵地。

在飞行员侦察敌人阵地的时候,他们会在天空中用照相机把敌人阵地的部署细节给拍摄下来,然后带回去交给军队的长官。

而作战双方的空军在天空中侦察的时候,是免不了经常碰面的。

一开始战争温和的时候,他们会平淡的擦身而过,但是在双方都打出了怒火后,双方之间的飞行员开始针锋相对了起来。

后来,他们会在飞机上准备一些砖头、石头、斧头之类的物品,然后在双方飞机准备擦身而过的时候,用这些物品袭击对方。

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在飞机上一板砖过去。

不过随着战争的推展,他们使用武器的威力也开始提升了起来 。

他们接下来先是在飞机上配备了手枪,然后又在飞机上架上了机枪。

原本天空中的飞机就如同一个个温和而没有杀伤力的传信员,但是在加上了机枪后,这些飞机就如同传信员配上了利刃和长矛,战斗力开始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开始在天空战场中彰显出了它们无匹的实力。

所以说这就是一些我觉得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历史冷知识,至于这些知识冷不冷,就得看大家的看法了。


孤客生


它是夜市烧烤摊上的奢侈品,是传说中男性的“健康密友”,有着“一个吃不饱,两个太土豪”的名号。

如果有人能一次性请你吃这种食物吃到管饱,听我一句,豁出脸也要交这个朋友!因为他肯定不是大款就伙夫!

想必你已经猜到了,这种食物就是生蚝!俗话说壕无人性,生蚝简直就是夜市土豪级食物的代名词,贵到啥程度呢?

这么说吧,每次烤生蚝上面的最后一粒蒜蓉,咱也得吃得干干净净!掉了一颗,得心疼一天!

但你或许不知道,在早期生蚝可没这么金贵,特别是在欧洲,它就是穷人家的食物。

不过这并不是因为生蚝不受富豪们的欢迎,实际上生蚝的美味和营养是公认的,更被成为海洋中的牛奶,富人们喜欢像品红酒一样品尝它。

还记得《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贵族吃法么?(生蚝其实就是牡蛎)

顺带一提,因为生蚝壮阳的传言很早就传开了,所以它深受某些纵欲过度的贵族子弟的喜欢,素有“一个提神醒脑,两个永不疲劳,三个长生不老!”的不靠谱传言。

而比起在贵族圈混得风生水起,生蚝在欧洲平民阶层更是红到发紫,因为当时捕捞技术的进步,捕捞生蚝对渔夫来说简直是新手级别的操作。

这就导致当时欧洲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小贩在摆摊卖生蚝,并且价格相当便宜,一便士四只的生蚝,不分贵贱人人都买得起。

并且因为由于鲜嫩的口感,饱满的蛋白质,生蚝很快就成为国民级美食,以最爱炸鱼和薯条的英国人为例,生蚝在他们心中的地位不比这两样食物低。

以此类推,当时的生蚝简直相当于中国人餐桌上的米饭和面条!

人们把生蚝当零食生吃,当下酒菜腌着吃,还用来代替比较贵的牛肉做各种黑暗料理。

据说当时的一个现象就是,越是穷的人越会疯狂吃生蚝,各种菜品都要加生蚝,没办法,穷人想吃肉,生蚝是最好的选择。

当时有一道最受下层欢迎的维多利亚时期菜肴大名就叫牡蛎派,并且定律是越穷的人往里面的生蚝就加得越多……

但是我们知道,就像当年一包辣条五毛钱,依旧有很多小朋友买不起一样。尽管当年生蚝如此便宜,但依旧有些外国人吃不起。

可是和吃不到辣条懂得乖乖回家的小朋友相比,当时的某些外国人就不太厚道了,竟然吃霸王蚝!!

大约在1830年左右,伦敦城出现了一名令所有生蚝小贩闻风丧胆的生蚝控——爱德华·丹多,其实他爱吃生蚝没啥,没钱也没啥,但没钱吃霸王蚝就有点过分了。

更更离谱的是,他不是吃一顿霸王蚝,而是天天吃,顿顿吃!

他长期在各个生蚝摊溜达,然后找一家人多的,老板有点忙的摊位坐下,点上个一批生蚝和一些啤酒面包,一次性全吃完,然后跟老板嚣张地表示:“我从不付钱,只用身体付款!”

据说丹多每次一点就是二三十打,一打等于12个,这家伙一顿白吃了两三百个生蚝!放到现在烧烤摊估计要被打得送抢救。

而听到他这么无赖的话,显然每次他都会被摊主胖揍一顿,但揍完之后,这家伙会撑着最后一口气慢慢爬起来,然后去下个摊点继续吃!


而即使有人忍无可忍,将他送进了监狱,丹多依旧不改对生蚝的热爱,据说他出狱的当晚就 迫不及待地冲进一家饭馆吃了顿霸王蚝,然后再次被胖揍一顿。

后来他简直成了生蚝贩的噩梦,当时的鱼市场有一种告示叫做“小心丹多出没”,报纸也经常追着他的动向,告诫人们“防火防盗防丹多”。

丹多一生吃过的霸王蚝无数,身上的伤痕就是他的“功勋章”,据他的医生回忆,他临终前还回光返照拼命吃了八只生蚝。

最后丹多被埋在监狱院子里面,大家很有人文关怀的用生蚝壳子铺满了他的坟墓。


菲李


所谓冷知识,有让人听了震颤不已,不由自主的冒鸡皮疙瘩的;还有听了以后拍手称奇,不得不掉鸡皮疙瘩的

而那些震颤人心的冷知识,我想来的更有营养一些。毕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令人啧啧称奇算一种,让人叹为观止又算一种

绿帽子这一说法古来就有,而且发明者还是个国君

春旗时期的著名骚人齐庄公,就是绿帽子的创始人兼发明者,当然了他不是被别人戴了绿帽子,而是他给别人戴了绿帽子

齐国大臣崔杼曾娶了一个二婚女人,而这个女人容貌生的是十分美丽,用齐庄公的话来说,就是寤寐思服,求之不得啊!俗话说的好,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锲而不舍的齐庄公往返于王宫和崔家之间,久而久之竟然把这个人妻给搞定了

于是乎,骚浪的不行的齐庄公没事儿就往崔杼家跑,当然是趁崔杼不在的时候。你说去就去了,悄没声的不好么,可齐庄公竟然在一次幽会归来的时候,带回了崔杼戴的一顶绿帽子!不仅如此,他还大肆吹牛并将这顶帽子赏给了别人,一时间被人戴绿帽子的崔杼,估计气的脸都绿了!当然了他没有立刻发作,而是忍了下来

一次,齐庄公喝了点小酒,竟然再次跑到崔杼家找人妻,不仅如此他还抱着柱子唱起了歌(拊楹而歌),可谓是骚出天际,只是早有准备的崔杼,提前安排好了打手,竟然给这个一国之君灭了口,可谓是狠狠的出了口恶气

可怜一代君王竟然死于殴打,着实可叹,而原因则更是搞笑不已,让人笑出猪叫声

写出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豪迈诗句的大齐皇帝黄巢,竟然是个吃人狂魔

唐末藩镇割据,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是避免不了的,而盐贩子世家出身的黄巢,竟然也混不下去了。这个算得上是土豪级别的黄巢,义无反顾的选择散尽家财来进行一项极具风险但受益颇高的生意,也就是造反

有人说,黄巢之所以下定决心造反,是因为他考不上秀才,所以对中央愤恨不已,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学,所以扯起大旗造了唐朝的反。不得不说,写出“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这样的诗句,证明黄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可问题是他也就是这一句拍脑瓜造出来的诗比较知名,因为历史对他在文学上的评价是四个字——粗通文墨

就是这样一号人物,不说是一代英雄,至少也是个枭雄吧!可问题是这伙计是相当的残暴和变态,比如他的部队不准备军粮,而是喜欢吃人。为了吃人更方便,他甚至设立了专门的部门,研究出专门的工具,用来规模化生产人肉罐头。先是把人洗净,然后放到巨大的铁臼中,经过一阵乱捣,然后大锅煮熟,连骨头带肉一起吃掉,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吃人不吐骨头

虽说那个时代粮食比较紧缺,但你这以人做军粮的行为,是不是有些太过变态了

睡遍儿媳的乱伦老公公梁太祖朱温,年轻的时候也是个痴情的人儿

提到朱温,我想第一个特点就是这个人的乱伦情节。比如说他特别喜欢安排自己的儿媳妇侍寝,甚至因为儿媳妇伺候的好,萌生了改换太子的想法,结果最终被太子叛变,杀死于寝宫

除了好儿媳,他还喜欢大臣家的女眷,比如他曾到大臣张全义家中常住,并安排所有的女眷轮流侍奉他,可谓是让人大跌眼镜,可就是这么一号人物,竟然也有一段催泪的感情故事

这要追溯到他年轻的时候,那会儿的朱温,也不叫朱全忠,而是叫朱泼三,纯贫农出身的朱泼三,有一次上街,偶然看见太守妻女到庙里烧香拜佛,就是下轿的那一瞬,让他看到了太守的女儿,就这一眼便钟情不已;为了多看她一眼,朱温不惜在寺外等候至下午,只是为了一睹太守女儿芳容

就这样,怀揣着仕宦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伟大梦想,朱温参与了黄巢的造反大军,并成功成为将军,此时的他已经拥有无数侍妾,却依旧对太守之女念念不忘,算是一块心病。而后,他重返故里,在左右手下的努力找寻下,竟然找到了当年一见钟情的女子。随后该女子嫁给朱温,并在其多年的征战中常伴左右,这位张姓小姐像马皇后一样,在残暴的朱温身边,扮演着知书达理的贤妻良母

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原来朱温还有这温情的一面,着实令人不可思议

历史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有趣,让人着迷

如果不是古人记录下来,我们哪能知道一代大诗人孟浩然,竟然是死于海吃胡喝(明明患疮不能吃发物,却一个劲儿的喝酒吃海鲜)。而写下《滕王阁序》这样千古名篇的王勃,如若不是因为风向转变,根本就赶不上这次集会,总之太多的巧合拼凑成了必然,而这些必然又向我们展示了什么叫做人,什么叫做人性

能征善战的窝阔台,就爱喝酒,一喝就得喝醉;甚至都中过风了,还不知道收敛;得!终于在一次狂饮美酒后,因为酒精中毒挂了!

这是什么?这是命!毕竟,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啊!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1、不小心吃进肚子里的豆子真的会发芽


如果你不小心吸进了一颗豆子,它真的有可能在你肺里发芽长大,俗称“顶你的肺”。


美国一位倒霉蛋就中了这万中无一的机会,这位名叫莱恩·斯维顿的男子由于总是咳嗽不止,身体日益衰弱。


奇怪的是,为他治疗的医生一直找不到病因,最终,医生从他的肺部X光中终于发现,居然有一棵碗豆苗在他的肺里生长。

这颗豆子在他的肺中发芽生根,长成一棵近4厘米长的植物,导致他肺功能衰竭。


经过手术,医生为他取出了这颗长期折磨他的豌豆苗,而他手术后的第一顿饭配菜赫然就是豌豆!

2、玩偶村


日本有一个村落叫Nagoro村,曾经是个热闹的村落,随着年轻人外迁和留守老人的去世,越来越显得冷清。


当地有一位孤独老妇,每当看到人们离开或死去,就会做一个和他们一模一样的玩偶作纪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目前村里已经有350具人形玩偶。

这些玩偶被放在村落各处,都有名字和人设。现在,这个村落已成一一大景点,每年都有超过十万人次来此参观。

这样的村落,就问你敢不敢去?


从另一层面上讲,也凸显了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


朝闻历史


王昭君

王昭君,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王昭君自持美貌,不愿意贿赂画家毛延寿,结果导致一直未被汉元帝召见,后来汉元帝派王昭君去和亲。汉元帝在昭君出塞的当天看到王昭君的如此美丽动人,天仙一样,亏大了,但也无何奈何,只好让昭君和亲。

日常所见的食物

我们每年夏天最常吃的西瓜,在宋代之前是中国是没有的,是宋代时引进的;在明代之前中国也没有马铃薯、红薯、玉米,这是由印第安人培育的;清代前也没有辣椒,西南地区爱吃辣是近清代才形成的;西红柿在清朝前是当做观赏植物。

以上是怪探的看法,如有其它看法,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