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二战时是如何维续经济的?

陆地神仙570


德国在战时是如何维持自己的经济呢?首先我们来说说德国是如何恢复一战后经济大萧条的困境的。

首先是大背景,纳粹上台的大背景是美国经济系统性崩盘,西欧经济也好不到哪里去,失业率几乎跟今天的希腊差不多。

希特勒背后的经济大脑并非浪得虚名之人,亚尔马沙赫特是德累斯顿银行前行长并亲自参加一战的赔款谈判。后来,沙赫特又主导了“地租马克”的发行,因为当时魏玛共和国出现恶性通胀,货币与今天津巴布韦无异。沙赫特通过绑定国家的土地和工业产品,成功抑制了恶性通胀的持续,避免了德国成为今日拉美的先驱。

一战战胜国做得最蠢的事就是向德国要求巨额赔款,但现代战争费用之巨是任何战败国也负担不起的,因此战胜国不得不进行经济援助,事实上,战胜国虽然没收了十亿镑的德国资产,却又给了德国十亿五千万镑以上的贷款,使得德国迅速复兴。尤其是美国大量援德(比如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德国在战后四面八方借钱,贪婪地吞食每一笔向他慷慨提供的信贷。而赔款的支付方式多种多样,要么让出在国外的资产和外汇,要么利用美国的庞大贷款变戏法。

希特勒时代,准确说,他是通过一系列国家社会主义手段把德国管起来,纳粹的货币新改革,废除了黄金与股票交换,只进行货货交换,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大规模开拓福利,补贴工人。同时迫害犹太人,将犹太人财产没收补贴德国选民,换取支持。其他的兴建公共工程、军工复合体、大量军事订单刺激容克企业,就不多谈了。魏玛时代在经济大萧条下600多万人失业,通过国家社会主义的做法,确实做到了降低失业率,促进工业发展。

摆脱了经济低迷的状态,进入二战时期,德国如何来维护战时巨大的经济开支?

邱吉尔认为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走的东西运走,驱使战败国人民负担永久或暂时的劳役。”

直接掠夺是解决资金来源的一个手段,在战争彻底爆发前,纳粹在国内对民众进行了掠夺。

犹太人一直是纳粹针对的目标,纳粹上台后,大量犹太人遭到迫害,财产被直接没收。这些钱当然被用来发展军工。不过令人深思的现象就是,华尔街的犹太资本帮助纳粹德国恢复了军工业,而纳粹用这些武器去迫害德国的犹太人。由此可见,金融资本是毫无人性可言,他们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同胞。

纳粹上台后,制定了一系列法案,包括劳工法案。工资是固定的,虽然表面有上涨,但相对于隐秘的通货膨胀,实则是下降了,只不过纳粹通过价格管制,让民众感受不到。通货膨胀其实就是对民众的隐形掠夺。


纳粹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要自给自足的计划,尤其是农产品和原材料,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军工业的畸形发展,消费领域的投入严重不足。本来应该拿去发展消费的资本都进了军工业,也就是所谓的“要大炮不要黄油”。

除了对国内民众的掠夺,纳粹在战前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到期的短期银行券,缓解了危机。


演我司马


二战时期,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增幅都是低的可怜,但是德国的经济增幅却是大幅领先。希特勒上台后,德国的失业率从原来的百分之三十降到了零,不得不说,德国经济的改善与这位首脑有这重要的联系。希特勒在执政方面有非常出色的头脑,在他的带领下德国从濒临破产的国家转变为了世界顶尖经济强国。

二战前的德国,对于平民的教育十分重视,拥有发达的教育系统。德国当时是第一个将高中普及的国家,凭借着出色的教育系统,这就使得当时的德国人才济济,那时诺贝尔奖大多来自德国。所以德国在很多科技方面的研究远远赶超其他国家,科技带动生产力,从而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二战时期,德国的军工企业也是飞速发展,短短几年,其军火产量远超英美。德国的工业快速发展,工人百姓过上了好生活,百姓感激希特勒,所以就产生了一个良性循环。

还有就是德国的以战养战的方法,进攻他国后,迅速占领,获得补剂,通过掠夺他国经济来补充自己,所以德军作战迅速,不脱离带水。有闪电战之称。


小沈聊历史


战争机器全速开动,以此带动的全民皆兵全民皆工,再没遭受轰炸之前,经济民生还是可以的


大熊爸爸2


财政汲取是一方面,从欧洲各国也拿了不少,其中从美国人那里也骗了不少钱,其中福特汽车的创始人和很多美国的大企业都给纳粹德国送过钱,反正就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