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汤扬国威于万里之外,为何回国却被隔离审查,多亏他说了一句话

虽然“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知道的人不少,但是,你要问这是谁说的,估计很多人会答不上来。这话是西汉陈汤说的。

但是,你知道吗?斩杀郅支单于后凯旋而归的陈汤、甘延寿等人,并没有被各地夹道相迎,也没有马上得到朝廷的嘉奖,其原因有很多。

首先是因为私仇,权臣石显曾经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结果被甘延寿拒绝了。你说,石显能给陈汤、甘延寿他们说好话吗?

其次是出于公愤,丞相匡衡、御史大夫张谭对陈汤假传圣旨的行为深恶痛绝。于是朝中形成了一股不认可二人功绩的风气。

听说陈汤利用这次出使的机会搞了不少非法收入。司隶校尉就给沿途郡县发送公文,命令他们逮捕陈汤手下,严加审讯。

于是陈汤上书说:“我率领部下扬国威于万里之外,理应受到迎接和犒劳。现在手下将士却被逮捕审问,这不是在为郅支单于报仇吗?”

汉元帝一听,这话有理啊!怎么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呢,当即下令释放所有被捕官兵,并让沿途郡县准备酒食犒劳凯旋将士。

等到甘延寿、陈汤回到长安,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石显、匡衡等人先后跳出来攻击甘延寿、陈汤假传圣旨,擅自调动军队,犯下大罪。

他们认为,陈甘二人罪不可恕,不杀已经是万幸,如果再给他们裂土封侯,那么就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甚至给国家带来灾难。

虽然汉元帝心里还是很赞许二人的,可是又不便当面与石显、匡衡等人争论。于是,陈甘二人被隔离审查,论功行赏的事儿久拖不决。

关键时刻,石显的敌对势力终于出手了。因反对石显独揽朝政而被贬为庶人的前任宗正刘向给汉元帝上书,说:

郅支单于囚禁杀害汉朝使者,在西域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威严,陛下在朝会上多次提到,欲报此仇。

甘延寿、陈汤等人秉承圣上旨意,凭借神灵保佑,统领百蛮之君,集结城邦军队,砍下郅支的人头,扬国威于万里之外。

不仅西域震动,万国慑伏。就连呼韩邪单于看到郅支伏诛,也望风归附,叩首来朝,愿守北疆,累世称臣。试问,群臣中还有谁的功劳比他们更大?

《诗经》中有多首诗称颂周朝大夫方叔、吉甫为周宣王诛灭猃狁这件事,现在甘延寿、陈汤干得这事比方叔、吉甫厉害多了。

可是甘延寿、陈汤不但没有受到祝贺,反而被一群舞文弄墨的刀笔吏侮辱,甚至被隔离审查。以后还怎么砥砺奋勇杀敌的将士?

贰师将军李广利攻大宛,牺牲五万大军,耗费亿万钱财,历时四年之久。即使如此,汉武帝还封了两个侯,提拔了三位卿大夫、一百多位二千石级别的官员。

今昔对比,甘延寿、陈汤不用内地一兵一卒,不费国库一粒米粮,就拿下了郅支单于,所建立的功德超过贰师将军李广利一百倍。

若论威武勤劳,甘延寿、陈汤超过周代的方叔和吉甫;若论功大过小,甘延寿、陈汤超过贰师将军李广利;若论功劳大小,甘延寿、陈汤超过常惠和郑吉。

大功得不到表彰,小过却一再受到指责,令人痛心不已!应该马上解除审查,恢复他们的人身自由,赦免他们的小过,赐给他们爵位。

刘向的提议正和汉元帝之意。于是,汉元帝下诏赦免甘延寿、张汤的罪过,不再追究,令公卿商议封赏之事。

大部分人认为应当按照“捕斩单于令”赏封,但匡衡、石显则认为:“郅支单于本来是个亡国之君,逃亡到绝域假冒单于封号,不能算是真单于。”

汉元帝准备封二人为千户候,匡衡、石显还是不同意。最后,甘延寿被封为义成侯(一等彻候),陈汤被封关内侯(二等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一百斤黄金。

这时,又有人想起汉宣帝时,冯奉世不奉诏击破莎车国的事了,于是杜钦上疏请求加封冯奉世的。汉元帝以那是先帝朝的事儿为由,不再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