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墉桥区蒿沟乡地名的来历,这里还有阿灵王墓的美丽传说

蒿沟位于墉桥区东北,新汴河北岸,东临孙瓦房,西接灰古,南连新汴河,北靠高滩,距墉桥区政府所在地22公里,属墉桥区。

蒿沟乡很古老,距今有两千多年历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实行中央集权制。蒿沟是秦始皇侄子阿灵王辖区,叫阿灵郡。阿灵郡面积很大,东至陈家,西抵马桥,南到展桥,北达朱渡口,方圆数十里。城内遗迹很多,有著名的七十二庙,至今还有部分痕迹。阿灵王墓是阿灵王在位时,为自己建造的坟墓。墓高三丈余,占地面积三、四亩。远远望去,高大雄伟,如座丘陵。墓室方砖砌成,做工细致,形状精美,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关于阿灵王墓,当地有个美丽传说:

相传,阿灵王墓边有一块菜地,因菜长势良好,种菜人非常爱惜,每天都到菜地去,看看菜的长势。近来种菜人发现:每天夜里,菜地里都有个马驹子,偷吃他的菜。种菜人非常气愤。一天夜里,种菜人带了把斧子,找个隐蔽的地方埋伏起来。到了半夜子时,马驹子终于出现了。种菜人轻轻地接近马驹子,趁马驹子低头吃菜时,他扬起斧子大吼一声,向马驹子砍去。马驹子听见吆喝,头一闪,正好斧子落在一侧,砍下了马驹子的一个耳朵。马驹子疼痛难忍,腾开四踢风一般地逃跑了。种菜人随后追赶,追到阿灵王墓前,马驹子不见了。第二天,种菜人发现,砍掉的那个马耳朵,却是一块金子,顿时恍然大悟,知道偷吃菜的是个金马驹。

话一传开,便来了很多人掘墓。他们掘去土层,发现大门是石头的,紧紧地关闭着,怎么也打不开。石门上刻有十个大字,“欲要开墓门,须得十兄弟”。于是他们就找一母同胞,兄弟十个的家庭。可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这样的家庭。有一家人,同胞兄弟九人,又认了个干兄弟,恰巧凑够十人。就请他们来开墓门。眼看墓门要打开了,一个兄弟说:“干哥,你用劲!”只听“哐啷”一声,墓门又关闭了,自此再也没人能打开。原来墓门上的字,是教人诚实的,不准弄虚作假。

至今,阿灵王墓依然存在,虽经历了两千多年,看上去却依然宏伟高大,峨然伫立,仍然能显示出阿灵王当年的威风来。但它已不是皇权的象征,而是人们参观旅游的一个好去处。

蒿沟,真实的名字来源于唐朝。史载:公元初年,因连年水灾、火灾、地震,郡城陷落,周围数十里成为荒草湖泊。唐朝至德元年,安禄山叛乱,运粮大臣庄见,为运输需要,在此开挖一条运粮沟。几年后,运粮沟里长满了荒草,以蒿草为主,人们便取名为蒿沟。后来,移民增多,形成村落,逐渐形成集镇。

解放后体制历经变更:1954年设为蒿沟乡,1958年设为蒿沟公社,1969年并入灰古公社,设蒿沟大队,1980年恢复蒿沟公社,1984年设蒿沟乡,现在为蒿沟乡。

现如今,京沪高铁宿州东站坐落与蒿沟乡,规划建设是一座高铁新城。未来的蒿沟是宿州城市副中心 ,相信蒿沟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