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现代人会吃,其实,古代人更会吃,并且,坐在家里就能吃到嘴

打包形式是最早出现的外卖形式,虽然古老,却延续至今。随着电话、手机、网络的普及,外卖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那么,外卖是现代生活的产物吗?不,不,不,其实,中国人在外卖上的智慧,从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宋太祖过生日,慌乱间只能叫“外卖”完成寿宴,历史上真有这样的事情吗?

宋朝皇帝过生日叫做“圣诞节”,宋朝一共十几位皇帝,每人都有自己的“圣诞节”,宋宁宗的生日是十月十九日。话说,有一年的十月十九日,宋宁宗下旨:邀请临安城所有六品以上的官员参与自己的寿宴,这里面就包括岳飞的孙子岳珂。

这是岳珂第一次参与皇帝的生日宴会,他的心里自然是非常高兴与激动。首先,是因为他的官职较低,只是司农寺主簿,这相当于国家粮食局的副处级官员,所以,平常是没有资格面见皇帝。其次,是因为常年与金国开战,国库紧张,皇帝也没有太多兴致,所以,大宋朝很多年都没有举行过大型寿宴了。

而且,南宋时期曾有几位皇帝过生日时,只让百官拜寿却不给饭吃,连续七十年都是如此,今年,邀请百官进朝饮宴,还真的非常是难得的好机会。七十年没有操办过大型寿宴,百官和皇帝都忘了礼法,不记得应该怎么拜寿了。歌舞弹唱,还是饮酒作乐,谨献给皇帝什么生日礼品,似乎大家都不记得了,好在,有档案可查,也有家法可循。

礼部官员查档就知道了当年太祖皇帝的寿宴是如何操办的,于是,这次的寿宴干脆就按照太祖皇帝立下的规矩办。

回想起太祖皇帝赵匡胤,因为,他本人骁勇善战,为人也非常爽朗,所以,在其第一次过寿宴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准备足够餐饮。御膳房等有关部门慌乱的告知了这一情况,谁曾想,太祖皇帝大手一挥,对他们说:“不必做了,叫外卖就好,买到什么吃什么就成了。”从这一小细节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赵匡胤的性格还是非常果断的。

得到了皇帝的指令,大家迅速行动了起来。光禄寺负责布场,御膳房负责桌椅,内库里负责酒水。同时,派出多人去宫外集市上买回了非常多菜品和主食。百官进宫,太祖爷吩咐开宴,大家度过了一个热闹却也有些草率的生日会。由此开始,皇帝寿宴点外卖就成了家法惯例。

宋朝正式的饭局上,喝酒吃菜都是有规矩的。

按说是:喝一杯酒,至少要换一道菜。太祖安排大家举杯的时候,第一道菜还没买回来呢。于是,几个聪明的小太监,当机立断跑到果子库,拿了大一堆的干果蜜饯到宴会上。所以,太祖皇帝生日宴会上的第一杯酒和第二杯酒都是就着果子喝下去的。

喝到第三杯了,外卖还没送到,太祖传旨:“上旋鲊!”这里,所谓旋鲊,其实就是指现切现调的生鱼或者生肉,类似于日本的刺身。其实,关于这道菜品由来还有个故事:当年太祖宴请吴王之际,为让吴王吃的顺口,于是,便命御膳房做些特色菜。

之后,御膳房现杀了一只羊,以模拟刺身的吃法,干脆弄了几盘羊肉刺身。现今的我们不知道当时的吴王是否喜欢,但是,太祖可是非常的喜欢这道菜。喝到第四杯酒的时候,外卖终于买回来了,按照冷热荤素的顺序,逐步上了后面几道菜。

可以说,“昭示俭训”就是办这场寿宴的宗旨,太祖给世人做了表率,勤俭节约则是美德,不应该因一场寿宴就造成太大的浪费。之后,这一传统也被流传下来,宋宁宗时期便参考这一旧礼而行,就算是御膳房准备妥当,但也需要再叫个外卖。

据岳珂描述,前三道外卖分别是:“侑食首以旋鲊,次暴脯,次羊肉,虽玉食亦然。”第一道是刺身,第二道是肉干,第三道是羊肉。群臣吃这些外卖,皇帝也吃这些外卖。只不过,宋宁宗用的餐具比百官高级得多:“... ...且一小楪,如今人家海味楪之制,合以玳瑁而金托之,封其两旁,上以黄纸书品尝官姓名以待进... ...”

其实,在宋朝,不仅是寿宴有点外卖的习俗。在元宵节庆的时候,皇帝也喜欢点外卖。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宋代皇宫紧挨市井人家,听到外面热闹的叫卖声,他们不禁也想试试宫外的小吃。与民同乐的热闹节庆里,跟百姓同乐也能更好的体现其“亲民”姿态。

再有,御膳房每天给皇帝做两顿正餐,时间长了,菜品难出新意,干脆让小太监买些市井吃食,尝尝新鲜口味。皇帝做出典范,市井百姓也有点外卖的习俗。到了南宋时期,经济商业发展迅速,甚至,推开门楼下就有饭馆。

在南宋笔记《三径野录》中,如此描述苏州风俗:“苏州妇女比较懒,不肯下厨做饭,该吃饭的时候,在楼上打开窗户,喊外面的小贩然后告诉店铺自己想吃什么菜,然后,用一根绳子从楼上垂下一个小竹筐,筐里装着钱,做好后顺着原路在返回食客家中... ...”

但宋朝市井人家“点外卖”的方式比较单一,基本靠“吼叫”,商户听到后,也会给食客回应一声,做好后,就会给食客送家里去。当然,也有一群“闲汉”专门承接配送工作,很像现在外卖平台的那些配送员,他们把菜品从商家那里送到食客家里就能获得一些打赏。

大家一定知道《清明上河图》这个闻名于海内外的画作吧,其内容就记载了宋朝时期发达的经济的状况。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这张图的上面,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个非常小的细节:一个手提饭盒的伙计,从一家店里走出,其实,他正是在给人送外卖去了。

并且,相比于现在的一次性饭盒和袋子,宋代时期简直是要高大上的多。温盘、食盒等等,有木、竹、珐琅、漆器等材质,其中,又以木质的居多。甚至,宋朝服务意识比较先进,还有小买卖人干脆挎着篮子到街上售卖小吃,送到食客前面,在宋话本里对此有着非常多的描述。

【《雅舍谈吃》、《三径野录》、《清明上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