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文明史怎么由八千年前提前到五万年前的

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记录片《北京猿人》,给我的印象特深,一直我都在想,南昌有没有古人类活动,直到许多年前有报道在南昌市安义县发现旧石器并填补了全省旧石器考古的空白,为南昌、江西乃至全国的旧石器文化研究提供新的珍贵资料,同时也把南昌、江西的文明史从距今八九千年提前到5万年前,我委实感到振奋,至今不忘。那是怎么发现的呢?

1988年9月,南昌市安义县食品厂工人胡贤钢,19岁的他是个考古迷,在位于安义县城北1.5公里的彰灵岗,偶然间,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引起他的注意。他拿回家认真地与《古人类论文集》一书手绘图片作比较,二者几乎一模一样。这下令他兴奋不已,几夜未眠。于是,他起了个大胆的念头,去北京找专家给鉴定一下。同年12月,将家里一头猪杀了,买得450元作为胡贤钢的路费。到了北京,几经周折,胡贤钢来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恰好遇到当年39岁的李超荣。当时,李超荣基本认定带去的石器来自5万年前。很快由李超荣将这把石斧递交给中科院资深院士,我国旧石器泰斗贾兰坡手中进行鉴定。时年80岁高龄的贾老也激动起来,他认为,如果能现场调查确认,那么就可以填补江西旧石器文化发现的空白。因为地表面见到的石制品只能作为参考,必须在地层发现石器,才能得到确认。于是他就让李超荣到安义县进行调查。1989年5月,胡贤钢和李超荣与现任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的徐长青一起来到安义县,对潦河流域彰灵岗、凤凰山、台山上徐村3个属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活动点进行为期1个多月的考古调查,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遗物数十件,其中就有石斧。

26年过去了。

2015年3月27日,胡贤钢再次在安义县黄洲镇的一处山坡上找到8件大型旧石器时代文物,包括尖状器、砍砸器等。他将文物的照片传给李超荣与徐长青,引起两位专家的高度关注。同年5月7日,两位专家带领考古队来到安义,对潦河流域的史前文明线索进行调查。专家及工作人员在黄洲镇茅店舒家垄水库附近,找到一块红得发亮的丘土,即现在的野鸡垅遗址,也是旧石器早期遗址。这种植被稀疏、沟壑纵横的“红色荒丘”景观被专家称为“旷野遗址”。”2015年5月9日,李超荣继续带领考古人员对该县曾经出土过旧石器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调查。他们在黄洲镇、鼎湖镇又采集了很多旧石器标本,当天上午11时10分许,李超荣突然跳进一个起先挖好用来种树的坑。“快来看,这里有好东西!”李超荣指着一块距离地面约50厘米的粘附在红土上的石块说,“这就是一件石器。”他轻轻地用地质锤在石器周围敲打,将石器取出。“这是一件典型的刮削器,你们看,这里有明显的二次加工痕迹,还有明显的打击痕迹。”李超荣从坑中跳出,在另一侧的坑中,他又找到一件石核和一些石屑。

2015年5月10号,考古人员在黄洲镇茅店舒家垄水库又有重大发现,在遗址上找到硅质岩的砍砸器和石英质地的石球。从上述调查的几处遗址表面的网纹红土壤可推断这些遗址的地质时代属于中更新世,距今约5万年,这也意味着,在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南昌地区活动。

按照李超荣的说法,初步调查,将人类活动在江西地区活动的历史推前10多万年。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在江西地区活动距今已有15万年左右。

“在江西地区,旷野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并不多。”徐长青说,除了在安义县潦河流域发现旧石器之外,26年前,他在新余市渝水区,也发现了旧石器。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他在如今靖安县博物馆位置,也发现一件长约20厘米的手斧。“那件手斧,后来经国家旧石器考古专家、厦门大学蔡保全教授鉴定,距今约有20万年。”也就是说,在20万年前,就已有人类在靖安县一带丘陵地区繁衍生息。“可惜的是那件旧石器是孤品,没有再找到其他,因为无法找到更多佐证。”

胡贤钢为此受到省文化厅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