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高考,六选三选择化学、生物、历史,将来能选择什么专业?对就业有什么影响?

金属盛宴


从浙江的七选三,上海的六选三专业组,到山东等地的3+3模式,再到河北等地实行3+1+2模式,新高考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一直在探索道路上前进。

面对频繁变化的高考模式,家长和学生刚开始接触的时候,难免一头雾水。为了适应变化,也不得不多学习一些选科的知识,期望得到更好的结果。

一,新高考3+1+2模式

为了避免前期新高考模式下严重的弃物理现象,3+1+2应运而生。物理、历史是其中的1,也就是说给学生大体定一个框架,然后再从化学,生物,政治,地理这四科中任选两科。

这种情况下,高考模式3+1+2就比高考3+3模式的20种选择中少了8种选择,现在变成了12种选择。

说实话,这是一种进步,主要是改变原来老理综老文综的选择中的弊端。

这种探索,给了孩子更多的选择,但是,同时,由于刚实行新的模式,很多孩子和家长比较盲目,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不知道如何结合自己以后的就业方向,更要慎重一些。

二,科学的选择应该怎么选?

我的建议是,学霸最好选择理化生,大学对物理,化学,生物要求比较多,而有些专业要求三者必选。中游可以考虑政史地。找到自己的优势科目,科学选择,优中选优,努力让自己成绩提高,让自己的排名靠前,这就是王道。

学习中游的孩子,为了避免和学霸们碰到一起, 比如老文科,政治,历史,地理。

但是不论怎么选,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以后就业的方向。比如以后学医的话该怎么选?以后学建筑类的话怎么选?

三,看一下化学,生物,历史这个选择。

1.化学,生物,历史这个组合,可以报考92.2%的专业,还是不错的。

2,我们结合一下山东省的选课的人数情况来看,占比是3.62%,相对来说占比是比较低的。相信大家的选择,为什么选择的比较少呢?肯定是有原因的。

3,化学,生物,历史这个组合,在学习的时候也有弊端,在这个组合里,前两个科目是理科,后一个科目是文科,在学习起来绝对不一样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开展。学校里报考的人数少,可能要走班,给学习带来一些不利。而且,化学没有了物理做前提,很难起到作用。

四,选择化学,生物,历史这个组合,可以报考的专业。

大学选科,除了龙头老大物理之外,其次是化学,生物,历史受限最小,所以说这个组合,报考专业时,受限比较小,百分比是88.7%,综合来看,占比也是挺高的。

具体到哪些专业我们再来看一下,

环境科学类专业、生物工程类专业、食品类专业、生物类相关专业、医学类相关专业、制药工程、园林园艺等环环境类,法学类、历史学类、建筑学、护理学、中国语言文学类等等。

总之,选择化学,生物,历史这个组合,只要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各种选择没有好坏和优劣之分。因为我们选择科目的第一要务就是提高成绩,先能考上一个不错的学校。那么在选择时,要考虑学生首先是三科成绩比较出色,其次要喜欢自己所选的科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还有学校在这三课的师资力量上如果雄厚更好。

如果是你来做选择,你会选化学+生物+历史的组合吗?评论区聊聊啊?


缪老师妙笔生花


这个组合看似没有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不伦不类的组合,并不是一个好的组合,不建议学生这么选。“赢在高三”老师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个组合进行解读。

一、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组合?

很明显,这个组合是用历史取代了老理综中的物理,适合物理不是很好,但是又想学理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在选考科目中,物理可以说是最难的一科,因为物理非常的抽象,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之前文理分科时,我带的很多文科班的学生,都是因为物理不好而选择了学文,实际上他们的化学和生物并不差。

新高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让学生完全可以避开物理去学习理工科,选择历史、化学和生物的组合也就变得合理了。在实行“3+1+2”模式中,由于物理和历史为必选,而且是二选一,所以选择这个组合的人数会更多。

二、这个组合可报专业有哪些?

报专业是选课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如果单纯从大学的选课要求来看,选择了化学和生物,可以选择90%以上的专业,但是这里面很多有很多专业都是要求必选物理和化学的,也就是只选化学,不选物理,不能选择。

选择化学和生物的组合,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牧副渔、医药、材料、化工和环境地质类等领域、

三、这个组合有何明显的弊端?

说这个组合的弊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3+1+2”组合中,物理和历史为什么不能同时选?

首先,从教育部的解释来看,物理和历史都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重要到什么程度呢?历史是人文之母,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告诉我们过去从哪里来;物理是科学之父,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告诉我们未来到哪里去。

按照正常情况下,这父母结合才是最好的吗?但是教育部为何不能让他们结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从上层的设计看,学生如果选择文史类专业最好选择历史;选择理工类专业,最好选择物理。

在大学,几乎所有的理工科专业都会学习物理或者要求学生有物理基础,尤其是大学的化学,对物理的要求更高,以至于有大学化学教授直言:相比化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他们更喜欢物理竞赛一等奖的学生,由此可以看出物理对化学的作用。

据说很多大学,为浙江和上海的考生专门设立了高中物理课程,帮助学生弥补不学物理的弊端。

由此可见,既然选择了化学和生物的组合,那么最好选择物理;如果选择了历史,最好以后选择偏文的专业。这个历史+化学+生物的组合,显得不伦不类,也许考学不成问题,但是专业会是大问题。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