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退位时,心里都很悲痛,这个皇帝退位时为何却很高兴

末代皇帝退位时,一般都会很悲痛。但是东晋的末代皇帝司马德文退位的时候,却长舒了一口气,显得很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呢?

司马德文是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同母弟,虽说是一母所生,但司马德宗生下来就是个傻子,司马德文却聪明睿智,能言善书,完全是两个极端。

(司马德文剧照)

由于司马德宗是嫡长子,晋孝武帝司马曜按多年封建王朝的传位制度,还是将他立为了继承人。

一个白痴做皇帝,自然不能服众,所以司马德宗在位时,权臣当道,武将也纷纷自立,皇帝的威信几乎降到了冰点。由于大权旁落,军阀混乱,饥荒四起。国力衰微的东晋,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布衣出身的刘裕在乱世之中,凭着过人的军事才能击败桓玄,平定叛乱,收复失地……由于他一直打着保卫晋国的旗号,俨然是乱世中的救国英雄。再加上他能力卓著,为人公义,因此深得朝野拥戴。在朝中亦被封王称爵,显赫无比。

权势滔天的刘裕,很快就通过排挤打压的手段,独掌大权。朝中事务皆由他决定,司马德宗不过是形同虚设的傀儡。

为了能早日取代司马王朝,刘裕一直伺机除掉司马德宗。

司马德文窥破了刘裕的阴谋,日日都紧随司马德宗左右,不敢有一丝怠慢,唯恐司马德宗遭遇不测。

不幸的是,司马德文有次闹感冒,只得回府中养病,结果他前脚走,后脚司马德宗便“暴病而亡”。

(司马德宗剧照)

刘裕除掉司马德宗后,本想登基称帝,但此时却有一道图谶横空出世,称“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

刘裕是个非常迷信的人,他深信此时若是称帝,王朝不稳。为了从长远计,他又把司马德文立为皇帝。

虽说司马德文明智有文采,但他这个皇帝已是明面上的傀儡,朝中大臣压根不以他为尊。他的身边也皆是刘裕安排的人,一举一动都有人报告给刘裕。因此他这个皇帝无权无势,做得非常窝囊。

刘裕已经57岁了,有生之年若不能称帝,势必成为他的遗憾。所以司马德文在位仅1年,他便迫不及待地拟好禅让诏书,逼迫司马德文禅让帝位。

司马德文早知道会有这一天,与其皇帝当得战战兢兢,不如早下台心里轻松。所以,他不免长舒一口气,很高兴地配合刘裕的表演。还在公众场合声称当初桓玄篡位时,晋国就已经灭亡了。之所以能多延续20年,全赖刘裕的功劳。所以他禅让是完全心甘情愿的。

刘裕和平取代东晋后,建立了刘宋王朝,并将司马德文封为零陵王,让他在封地中在正朔、服饰和车驾上都依旧享受晋朝的规制。

(刘裕)

然而,刘裕毕竟是布衣出身,由于对出身的不自信,也担心他死后,司马王朝又东山再起。所以他视温顺恭敬的司马德文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仅安插了眼线盯着司马德文的一举一动,司马德文和褚皇后生的儿子也被他扼杀在襁褓中。

司马德文知道刘裕为人凶狠,担心小命不明不白就交待在他手中了,所以一切饮食,都让褚皇后亲自打理。并时时和褚皇后呆在一起,不给刘裕害他的机会。

然而,褚皇后的兄弟褚秀之和褚淡之为了巴结刘裕,不顾亲情,故意引开褚皇后。刘裕的亲兵趁机跳进院墙,抓住手无寸铁的司马德文,逼他喝毒酒而死。

还想苟活的司马德文,声称自己是信佛之人,若是自杀,便不能转世为人。

可惜亲兵忙着完成任务,没有空和司马德文磨叽,直接拿大被把他捂死在了床上。

(参考史料:《晋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