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走投无路,这个中国人做了啥?让以色列人至今感谢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迫害犹太人的罪行举世皆知,数百万犹太人被关押在集中营里饱受折磨,并最终悲惨死去。而在另一边的中国,却有无数犹太人在这里得到了宽厚的接纳,其中上海是接纳犹太人最多的地方,以至于很多犹太人将上海称作为“第二故乡”。

庞大的历史背景后面,往往隐藏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细节,而正是这些细节,才组成了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当小人物的个人命运沉浮其中时,他们一个个努力奋斗的过程,恰恰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艾立克就是这样的一个犹太人。1921年他出生在维也纳,在十七岁之前,艾立克的生活安定幸福,父亲开设了一家缝纫店铺,凭借着勤劳的双手,家庭生活美满安宁,属于一个令人羡慕的中产阶层。

但在1938年,一切都发生了改变,这一年的3月份,德国吞并了奥地利,这也成为了生活在奥地利犹太人噩梦的开始。一开始,维也纳的犹太人被集中在一起,从事着最为辛苦的工作,比如打扫卫生,清洗标语等等。

但仅仅三个月后,这些犹太人发现事情变得更加不可控制,对那些不听话的犹太人,德国军队就强迫将他们关押在集中营里,开始了各种折磨和虐杀。而暂时未被抓捕到集中营的犹太人,此时也发现他们的身家性命岌岌可危,随时都有可能被德军发现并遭受逮捕,此时的维也纳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

只要有希望,就要逃出维也纳,逃离欧洲,唯有如此才能够活命。对于年仅十七岁的艾立克来说,他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凭借着自身的机灵,开始向驻在维也纳的各国领事馆求救,希望他们能够为他签发签证,获得逃离维也纳的机会。

艾立克第一个想到了美国,然而在美国领事馆中,艾立克遭到了拒绝,因为美国领事表示,名额有限,奥地利犹太人的签证额度已经用完了,实在是无能为力。艾立克一脸失望,只好来到英国领事馆,但英国领事也表示,不方便帮忙,可以去其他国家的领事馆碰碰运气。

就这样,怀着求生希望的艾立克,前后奔波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没有一个国家愿意接纳他们。而雪上加霜的是,此时数十个国家在法国里昂召开会议,明确宣布,停止给犹太难民颁发签证。

几乎要绝望的艾立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中国驻维也纳的领事馆。出乎艾立克意料的是,中国领事何凤山先生和蔼亲切,热情地接待了艾立克,并当场表示:明天你可以来,将你需要办理护照的资料带过来,不管有几张护照,我全部签发。

艾立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叫做绝处逢生,他平生终于有了第一次深刻的体会。第二天,艾立克带来了二十个人的资料,何凤山一一签发,而这二十张签证,成为了艾立克一家人宝贵的“护身符”。

何凤山在危急关头对犹太人的照顾,使得至少超过两万名犹太人死里逃生,他因为也被誉为“中国的辛德勒”,并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国际正义人士”荣誉称号,以示不忘当年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