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杀了“西洋火炮专家”,中国热兵器从此落后西方三百年

公元1632年9月7日,孙元化在北京西市被斩首,年仅51岁。孙元化死了, 他的《西法神机》《经武全书》留下来了,这是中国最早介绍西洋火器、战术的军事著作,可惜未能引起重视。孙元化之后,再也无人懂炮学,清朝康熙帝要造炮,还得仰仗洋人。

孙元化是上海嘉定人,学贯中西,当年大明火器部队总司令,他任登莱巡抚时,甚至组建了一支拥有27名葡萄牙人炮手的外籍军团。

徐光启是孙元化的老师,老师将学生带上西学之路,学生潜心研究西洋火炮,写出了专业著作《西洋神机》,成为明末独一无二的火炮制造和弹道学的专家。

明朝文臣武将,先是抗拒西洋火炮,等到努尔哈赤崛起,所向披靡时,他们终于发现了“神器”的厉害,属于孙元化的辉煌时间开始了。他协同袁崇焕驻守宁远,主张筑城制炮,在著名的“宁远大捷”中,面对骁勇无比的后金铁骑,宁远城头11门西洋大炮成了恐怖的超级大杀器。《明季北略》一书记载,当攻城者密密麻麻冲过来时,大炮“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后金勇士再凶悍,亦顶不过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热兵器。

这次战役中,努尔哈赤也受了炮伤,他一生身经百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宁远一城不下,遂大怀忿恨而回”,八个月后,在郁闷中死去。而明朝文武百官则为这场关键胜利欣喜若狂,一门主力大炮,还被皇帝封为“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

孙元化受到重用,逐渐高升,他领先时代的军事思想也迅速得到实践:其一,明军当时有火器,但射程短,甚至比不过后金的弓箭,他主张用射程远的西洋大炮来解决问题;其二,后金骑兵天下无敌,他主张大炮架在城上,而不是放在旷野中,坚城与大炮互相依存,发挥火器威力。被破格提拔为登莱巡抚时,造炮练兵,使得登州成为当时中国引进西洋火器技术的中心。他雄心勃勃,想练就一支掌握火炮、战术先进的劲旅,收复辽东。

然而,壮志未酬,他麾下辽籍军人发起“吴桥兵变”,连陷四城,兵临登州。孙元化一心想招抚,却因种种掣肘,错过机会,结果城外的孔有德串通城内的耿仲明,杀入城来,孙元化被叛军所执,自刎未果。他坚拒叛军拥他为王的计划,离开登州进京,被逮捕下狱,最终遭到冤杀。

他的死,影响了历史进程:徐光启拯救学生失败,心灰意冷,从此告别军事,不久病故,明朝造炮人才出现枯竭,武器改革遭受重创。

而后金,却成为大赢家。1633年4月,在孙元化死去7个月后,孔有德、耿仲明在山东无法立足,渡海投奔后金,带去了13000多人,数百艘船,最关键的,还有大量西洋火炮与娴熟的火器手。这支明朝最精锐的火器部队的叛逃,使明、金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后金如获至宝,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亲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并使用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相待。从此,后金有了入主中原的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