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阜的成名作《满腹经纶》,属于文哏相声吗?有文学价值吗?

陳名芳


苗阜最近混得还算可以,毕竟榜上了主流相声这条大腿。就算水平再差,最起码还饿不死,有口饭吃。

实事求是的讲,苗阜的《满腹经纶》非常不错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巅峰时期,苗阜也不例外。一个人能混到现在这个地步,你说没点相声根底,也很难说过去。

就算主流相声再不堪,一两段绕口令,三翻四抖还是能说明白的。当然,除了个别主流相声艺人外,因为他们实在是不太懂。

苗阜最早出名的时候是在04年左右,那时候只有一小撮人认识他。再后来,郭德纲与北京台闹僵,苗阜顺利上位。演变至今,青曲社也能排的上前五了,在相声社团里。

苗阜早年间的作品中,满腹经纶算得上比较优秀的代表作,以至于在诸多场合都表演过。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苗阜只有这么一段代表作

除了满腹经纶和与之相类似的作品外,还能想出哪段特别出众的?很困难吧。

一招鲜吃遍天,理论上是可行的。可现在网络极度发达,吃遍天难度太大了点。

苗阜最近创造力实在是有些不堪,好像没什么能拿的出手的作品。偶尔骂两句德云社,就当是蹭流量了。

文哏相声,和文学价值没什么直接联系

之前郭德纲就说过,相声先搞笑吧,不搞笑就太搞笑了。

相声作为娱乐性的节目,如果真的悟出什么文学价值,那是观众自己的造化。但在此之前,相声演员还是不要刻意的营造价值的好。

可以对比下欢乐喜剧人上的几组狗血小品搭档,每次自我点评的时候总是那么几句:有笑点有泪点,观众一定学到了什么什么,有什么什么价值。

结果呢?连个亚军都没得到。


虾仁儿谈娱乐


苗阜王声的满腹经纶文哏”很有味道,也能够符合相声艺术的“三番四抖、先褒后贬、阴错阳差、一语双关、自相矛盾、表里不一、歪讲曲解、违反常规等数十种”风趣幽默的“包袱儿”的表演形式要求,满足相声的基础性需求!但是苗阜本人很是不喜欢,创作能力太差,至今也就记得他有这么一个像样的作品!


z但求无愧我心


万莫骑露底了!就是个小电工文化水平,还是电工行里瞧不起的那种,整天靠蹭活着,还狂吠邀功请赏要骨头吃。


用户16744671143


苗,王,装傻充愣,不认识字,没啥文化底子,以念错字找乐,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瞎整,在相声里纯属文盲。不值得看。


肇盟


恕我直言,喜欢听就听,不喜欢就扔一边,别谈文化跟价值,别把相声捧太高,也别把说相声的捧太高,目前就有好些说相声的把自己标榜成大师,博士,语言专家,艺术家等等,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但在天津,就是皇上他二大爷说的不好倒找钱也不听,没空搭理你,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别在这胡沁


137525758


我觉得很不错,很久没听过像样的相声了。就像相声届的一股清流,听了好几遍。很有侯宝林,郭启儒大师的风范,学的有模有样!希望他们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创作更多更好的相声段子,中国的相声才有美好的明天!


单弦音1


作为传统艺术,相声,就盖有向候宝林大师哪样满腹经伦,传播古典文化::,语言:灰协,优默,所以说苗普,王声的满腹经纶,有大师风范,值得研究,太经典了,苗普,王声,加油👄😎😎😎


用户2015322859529


先是蹭,再是炒……

这两年只顾忙着当“教授”呢……;都多少年前的作品了,还拿出来博嘘头……

这“问题”也问的多余,他都升为“教授”啦……早年的作品有无“文学价值”哪还不是明摆着吗??领导拍板决定就是喽!!!

……领导有方,这“主流”界才会:人才济济啊……






明镜亦非台30


相声如果跟政治挂钩那就啥都不是乐了


游击队44


就一逗乐的玩意,你还想从中学到人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