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如何?

郭汪旭


在网上流传一句关于辅导员工作的话:“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XXX的心。”虽然不一定很恰当,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辅导员的情况:工资待遇不高,工作压力较大。其实还有两个问题:辅导员工作要求较高,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按照规定,高校应按照1:200的师生比例配备辅导员,辅导员全程是思想政治辅导员,顾名思义其主要工作职责是思想政治教育,另外还减负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比较通俗一点就是,学生的吃喝拉撒睡辅导员都得负责任。

目前高校的辅导员,基本要求硕士研究生以上,(部分高校已经提高到博士)招聘时一般是人事代理制度,简单说就是没有编制,有的学校工作几年考察合格后可以转编,不过是越来越难,原因在于编制越来越少(以小编所在学校为例,实行退二进一,也就是退休两人才能有一个人获得编制),在待遇上跟在编人员倒没有太大差别,只不过在职级晋升等方面在编人员会有很大优势。

辅导员的收入,一般分为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两部分,这是高校老师都有的,只是按照职级不同而有所区别。虽然同为教师身份,但是老师的课时费,科研经费等辅导员都是没有的,当然辅导员一般是硕士研究生,而任课老师一般是博士以上,这一点来说这也是正常现象。有的高校会按照人数,适当给予辅导员一定补贴(比如每带一个学生2-5元每个月,每月能增加几百到一千元的收入),所以总体上来说,辅导员在高校里算是低收入人群。但与外面的工作相比,不同学校会有较大不同,好的学校应该能达到同一城市的中等收入水平。

随着对高校思政教育越来越重视,辅导员的待遇在逐渐改善,首先体现在个人的发展上,很多高校把担任辅导员作为职级晋升的必要条件;允许辅导员在职攻读思政类,管理类博士研究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辅导员的出路问题,相应收入等待遇也会逐渐提高。不过目前来说,高校辅导员队伍较庞大,流动性也比较高,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工作压力和待遇不十分匹配。


象牙塔里讲故事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多年专注于高校人事人才工作。

要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待遇,首先要了解高校辅导员的岗位定位。高校岗位一般分为三大类——高校教师、其他专业技术和管理三种。辅导员的具体岗位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岗位”,因为沾着教师两个字,所以在高校岗位管理中,参照教师岗位序列执行,即走教授三、四级(一般不会设立一级、二级),副教授一、二、三级,讲师一、二、三级和助教一、二级这个序列。但是,由于思政教师的职责与高校教师相差很大,所以,在设计绩效工资标准的时候,辅导员又是按照“其他专业技术”序列执行的,一般来说,比高校教师岗低一些,比管理岗略高。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情况。应该说,同样条件的毕业生(一般是硕士研究生)要到高校工作,选择做辅导员比选择做管理岗性价比更高。辅导员最大的优势是“两条腿走路”,即同时具有职称和职级,工资待遇就高执行。研究生毕业后担任辅导员,进校从助教干起,2年可评讲师,而管理岗进校是九级职员,2年转八级职员或提任副科,工资低于讲师三级。辅导员讲师5年后,从年限上就可以评副教授了,而管理岗副科3年后提正科,正科最快也要3年才能副处,工资低于副教授。而且,辅导员评副教授的难度比正科提任副处的难度小很多。

最后看看高校辅导员的其他收入组成。高校辅导员除了正常的工资奖金外,还会有一些其他合理收入,当然,都不算很多。一是有的辅导员会承担就业指导、思政教育、军事理论等课程,这是有课时费的;二是辅导员会承担学院的事务性工作,比如兼做党务秘书工作,在年底学院核算绩效时会考虑这部分工作量;三是其他一些兼职收入,看个人能力了,反正我了解的辅导员就有在外面与人合伙做生意的。

以上就是高校辅导员的工资待遇在学校里面所处的一个地位,不算高,也不算最低,至于具体的数额,还是要看学校的地域、层次、经营情况等等。据我掌握的情况,在东部较发达地区的部属高校,刚进校辅导员应该能拿到7万左右,到副教授或者副处就能拿到15万以上。省属院校整体要低一些。如果放到整个社会上来看,一般处于同一个城市里同学历人才收入的中等位置,跟公务员差不太多,但稳定,也更自由,性价比很高。


高校人才真经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很多高校大量招辅导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前几年这部分高校不重视辅导员的配备,没有按照国家规定1:200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近年来国家强调学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为了保证我们的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服务,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最可靠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要求各高校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配备专职辅导员。二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的增长迅速,原有的辅导员数量不能满足不需要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需要补充。

关于高校辅导员的待遇问题。按照国家规定,高校辅导员既是干部又是教师,他是双重身份。但是客观上讲,这只是文件规定在实际过程中他仅仅是一个老师,而且是越来越不受学生和专业教师待见的老师。辅导员既然是教师,那么他的待遇就与自己的职位职称挂钩,和普通教师没有什么区别。需要说明的是刚进入学校工作的辅导员和刚进入的专业课老师,在同等情况下基本工资一致,只是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进行授课会获得一定的课时报酬。当然专职辅导员也会进行一定的课程的讲授,一则比较少二来不是专业课程,很不受学生待见,因此课程收入比较少。

关于辅导员的工作压力。在现行体制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压力非常大,可以说学校大小事务都与辅导员有关系。高校辅导员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么轻松,也不是繁琐的问题,而是压力非常大,自己的时间非常少。你选择高校辅导员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比较艰辛的高校教师之路,需要有耐心有信心,也需要牺牲你陪伴家人的时光。

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关注收藏。你也可以在下方评论或者私信与我一起交流。


涛哥说教育


辅导员工资待遇如何?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做出一个确切的判断,因为辅导员的工资还是与具体的高校相关的。辅导员的工资取决于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职务水平

辅导员系列在高校来讲从职务晋升方面是比较快的一个系列。如果将高校行政管理与辅导员相比较的话,目前我们国家制定了辅导员职务晋升的明确的规定,一般是两年一晋级,也就是说,辅导员一般工作两年以后,就可以晋升为副科级,4年以后一般可以晋升为正科级。再往上就比较困难了。所以说高校里面的辅导员待遇一般可以达到科级待遇的水平。以我所在的高校为例,科级待遇一个月大概是5000左右。

第二,职称水平。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对辅导员系列也有特殊的政策。目前国家已经制定了特别的辅导员教师晋升职称的系列,称为思政教师系列。这个教师系列相比较于其他的教师系列评审条件相对要低一些。特别是对于科研方面,要求要低一些。目前正常来讲辅导员到高校一般是硕士学位,根据职称评审条件,一般硕士毕业两年就可以评定中级。所以目前大部分辅导员都是中级职称。当然,部分辅导员如果自己相应的科研教学做得比较好,也是可以晋升副高职称的,目前还很少正高职称的辅导员。

第三,附加津贴。

相对来讲辅导员工作是比较辛苦的,要随时与学生保持联系,学生有任何事情可能直接想到的就是辅导员。所以,作为辅导员一般都会有津贴,这些津贴主要包括电话费补助,班主任补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补助。有些学校还要求辅导员与住在学生宿舍,那么这样一些,也有一些专门的补助。

总体上来讲,辅导员的工作非常的辛苦,当然也有一些补贴,辅导员的待遇那就要依据辅导员的职务和职称来决定。


义哥说教育


工资不高,轻松但是有时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