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倾举国之力来犯,众官员被吓住,只有他才最合朱元璋心意!

在朱元璋夺取金陵城以后,便把当时的金陵城当作是自己的大本营,但是好日子不长,他很快就收到消息,西边的陈友谅正举全国的力量来金陵城攻打自己。

这就让朱元璋感到很是担忧,毕竟敌我双方力量悬殊,陈友谅有67万大军,朱元璋却没有30万,几乎是自己的一倍还要多。

所以就在这个时候,朱元璋阵营的很多将军们就开始担心起来,在朝堂上议论纷纷。



一大早这些将士们都来了,在朝堂上议论一阵子以后,朱元璋还是没有出现,熟不知朱元璋就在大堂的屏风后面,正拿着小纸条记录这些官员们所说的话。

朱元璋在将士们议论一阵子后,终于出来了,对将士们说,你们把你们议论的,自己想说该怎么办的都说出来吧。

那些将士们只有三种观点,分别是主战,主和和主降。



这三个战略都不是朱元璋想要的答案,就在这个时候,突然一个将士跑出来说主攻。

这两个字一下子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朱元璋问道为什么要主攻了?

他说陈友谅举国之力来攻打金陵,必定经过长途跋涉,再加上水土不服,战斗力肯定是大打折扣,所以这是最好的进攻时机。

这位将士就是朱元璋的义侄蓝玉,没想到蓝玉刚说完,台下的官兵们就开始嘲笑起来,都认为蓝玉简直就是鸡蛋碰石头,主攻那岂不是自找死路嘛。



可是那些人不知道的是,蓝玉的话正好说到了朱元璋的心里,也是朱元璋最想要的答案。

因为蓝玉分析的是十分准确的,朱元璋也想到了这一点。

之后朱元璋问道刘伯温怎么想的,刘伯温推辞说自己还没有想好,其实刘伯温也是赞成主攻。



最后朱元璋找到刘伯温,问到他是否看到自己在屏风的后面,刘伯温直接回复上是。

朱元璋说人在最危急的时刻最能看到人心,说完就走了。

之后那些官员将士们也都让朱元璋对他们有了充分了解,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朱元璋记在小纸条上,成为以后朱元璋诛杀他们的依据。

后来的蓝玉不负众望,顶住了陈友谅的进攻压力,为朱元璋取得了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和陈友谅一决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