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猫眼石的故事



出自康熙手中的猫眼石

康熙三十年六月,康熙爱女固伦荣宪公主年芳19。

在数百位达官和240户陪房的簇拥下,渡过西拉沐沦河,下嫁巴林右旗扎萨克乌尔衮郡王。

作为陪嫁,康熙送给爱女一件珍贵的猫眼石。

据记载,清康熙年间在清朝宫廷之中,一共有三颗猫眼石,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固伦荣宪公主对这颗宝石异常珍爱,在56岁临终时嘱咐将宝石入墓陪葬。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此物消失,但几经周折,又失而复得。

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文革”期间,一部分人在“破四旧立四新”口号的蛊惑下,把巴彦尔登固伦荣宪公主墓捣毁,这吓坏了时任昭乌达盟文管所主管文物的苏赫。他马上布控收缴文物,经清点只少了一颗猫眼石。

一天,来巴彦尔登草原放羊的牧民,赶羊路过此地,用羊叉取土垃垰,圈散去的羊。不知何时羊叉上捞上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

他拿回家左看右看不知何物,但到了晚上,珠子会借微弱的烛火发光,且中间有一条光线像猫眼。



数天后他借放羊替班,怀揣此物来到巴林南乌丹文化馆,问有件东西,你们要不要。工作人员走到近前,一看,这不就是历史记载的猫眼石吗?

“这东西那来的?卖不卖。”

“卖,你给多少?”

“10元。”

“不行,太少,我到别地方看一看再说。”

工作人员用当时的摇把子电话拨通上级请示。

得到回复说:“高价收,不要让此物流失掉"。

电话一落,回头再找此人已不见踪影。



珠宝商的猫眼石由于平时过分招摇,被逛琉璃场的外国使馆人发现,

“此物卖不卖?”

“给多少?”

“一千!”

“啥?”

“一千美金!”

“成交”

外国使馆人猜到,出猫眼石的地方一定有很多文物,于是他们来到了巴林淘宝。



没料到,那时,国家安全部门对使馆人员管理很严,国安员看到外国人出这么多钱并长途跋涉去外地,心中疑惑。

便跟着他们到了巴林,之后,经多方交涉,将猫眼石留在了故里。



险些流失海外的猫眼石,几经周折失而复得。

如今这件国宝展藏于赤峰市博物馆。